分享

“农村小伙”吉利先后迎娶“大明星”沃尔沃、戴姆勒,彩礼花的值吗?

 neijia 2018-03-25

2月23日,中国汽车品牌吉利以90亿美元收购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9.6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的消息传遍了全中国。时隔八年,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再次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商业大戏,使得“吉利”再一次成为热议名词。

 

李书福在采访中表示,投资戴姆勒是出于对全球汽车行业即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的考虑,“各自为盟,我们都赢不了,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1吉利收购沃尔沃:超乎所值

 

这不是吉利第一次大胆地拿下一个知名国际汽车品牌。2010年,它就因收购了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而轰动一时。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年吉利“吞下”沃尔沃的全过程。

 

沃尔沃汽车可以说是瑞典乃至整个北欧人们的骄傲。从1924年成立以来,它带来了Jakob(雅各布)、Carioca(卡瑞奥卡)、PV444、PV831 Disponet(总统)、P120等多款经典款汽车,自主研发出多个世界首创汽车生产技术,以象征安全、高质量、耐久性的圆形和线条组合的徽标为世界人们所熟知。毫不夸张地说,沃尔沃是汽车届熠熠生辉的明星。

 

然而,当席卷欧洲的金融危机袭来,作为明星汽车品牌的沃尔沃也在劫难逃,最终造成严重亏损、难以维持经营的局面,不得不在2009年4月发出出售说明。6个月后,吉利成为了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并于次年3月下旬完成并购,以18亿美元买下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份。

 

吉利为何垂涎沃尔沃?很简单,尽管18亿美元会给吉利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但它收获了沃尔沃先进的造车技术、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还有先进的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此次交易对吉利来说简直可以形容为“赚大了”。



2吉利与戴姆勒的合作:充满未知因素

 

不少人用“农村小伙娶到了国际明星”来形容吉利并购戴姆勒,但说起来,戴姆勒未见得心甘情愿“嫁”给吉利。就在去年,戴姆勒断然拒绝了吉利想要买入自己旗下3%至5%的新股的要求,因为一旦吉利购入5% 的股份,那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几乎唾手可得。但在这次的收购竞标中,吉利在短短的时间内成功融资90亿美元,使得戴姆勒对这个中国新贵刮目相看。在采访中,戴姆勒前高管表示,此次与吉利的合作有利于戴姆勒股权机构保持稳定,而稳定的股权结构又有助于抵御资本市场的波动。可见尽管对吉利并未完全信任,但戴姆勒对此次与吉利合作还算满意。

 

那吉利花了90亿美元后,在戴勒姆到底有多少话语权?不少人持不看好的态度,因为作为一个外国股东,无论你入资多少,决定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创始人蔡澈手里。戴姆勒原来的第一大股东科威特投资局持有6%的股份多年来也同样对戴姆勒的经营管理插不上手。


那为什么吉利还是心甘情愿定下了这门亲?相关行业人士猜测:吉利是为了得到戴姆勒的电动车电池技术,而且是迫切地想要得到,因为吉利这几年一直活跃在电动车领域,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并未能取到特别大的成就。


就目前形势来看,吉利可能难以得偿所愿。它迫切地想要戴姆勒的技术,但戴姆勒并不是特别着急想要它的钱,毕竟区别于当年“落难下嫁”的沃尔沃,戴姆勒选择吉利仅仅是为了维持平稳的局面。而不足10%的股份也让吉利难以左右大局,更别说让蔡澈点头同意自己的诉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毕竟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戴姆勒再“骄傲任性”,大概也会考虑金主吉利的感受吧。总的来说,吉利和戴姆勒的明天,可谓充满了未知因素。


 


在外人看来,与沃尔沃和戴姆勒相比,历史只有短短21年的吉利不仅显得幼稚、弱小,甚至有点不自量力。而要吞并一个正面临经营危机的异国品牌,其中涉及的管理问题是难以想象地复杂的。就像要娶一个不同国籍的妻子一样,如何面对强大的文化差异,如何共存,种种问题接踵而来。但无论如何,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面对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国际市场,放手一搏的勇气和胆量还是给了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正能量。

作者:榆木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