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40年买1200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一册的版本都不同

 昵称53634572 2018-03-26

新疆晨报讯(文/图 记者 秦金俐)63岁的马建国40多年来,最执着的一件事就是买书,而且是买同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1200多册,每一册的版本都不同。这也是马建国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为此他专门腾出房子办了一个《钢铁》展览馆。

马建国是退休干部,他的私人《钢铁》展览馆就在乌鲁木齐青峰路的林业厅家属院里,这套房子他一直没住,因为所有的房间都堆满了他的“收藏”,专门有一间房间四壁搭着高高的书架,用来存放他的1200多册《钢铁》。这些书按出版社分类,共涉及200多家出版社。马建国说,根据这么多年经验,全国有300多家出版社出版过《钢铁》,为了买不同版本的《钢铁》,多年来他走过全国近2000个县市。

“我计划到2021年,集够1500个版本的《钢铁》。”马建国说。

喜欢《钢铁》是一种情结

马建国书架上的《钢铁》绝大多数是中文版,还有十几种英文版。年代最早的是1948年出版的繁体字竖排版,著名翻译家梅益翻译的。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北京旧书市场花了1800元买回来的。家人当时坚决反对他花这么多钱买一本“破书”,关键是他自己钱不够,还问朋友借了钱。

马建国之所以这么执着地买《钢铁》,是因为他有个《钢铁》情结。

10岁时,马建国的家还在和田,一次父母去逛巴扎,花了2元给他在书店买了一本当时最流行的书《钢铁》,“父母都是农民,一年收入不多,舍得花钱给我买书就是希望我能有知识。”他说,当时自己就被这本书迷住了,几乎天天读,能把一些句子背的烂熟。此后的数年里,这本《钢铁》被他反复看,保尔的坚强一直鼓励着他努力学习,人生也得以改变。“可以说,《钢铁》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没有钢铁就没有后来的我,保尔是我的英雄和榜样,后来遇到挫折、心情郁闷时,我都会拿出《钢铁》来看,重拾信心和希望。”

马建国爱写文章的习惯也是受《钢铁》的影响,小时候看了书总想写点东西,时间久了成了习惯。

马建国真正开始收藏《钢铁》是从他20岁开始的。有了工资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买《钢铁》,“版本不一样,读起来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我一买就买好几种。”那时,为省钱很多书是他在旧书摊上买的,他还是废品收购站的常客。

这么多版本的《钢铁》,马建国最喜欢的是翻译家梅益翻译的作品,因为文字美,而且终于原著。1937年,第一版俄文《钢铁》在前苏联出版,1938年,翻译家梅益把英文版翻译成中文,1942年出版,自此《钢铁》进入中国。1958年开始,梅益又在原俄文版基础上对自己的译本进行修改,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

有一年,马建国去上海出差,出于对梅益的崇拜,他打听到梅益后人住址,不敢贸然上门就在附近等了三天,刚开始邻居以为他有什么企图打算报警,后来见到梅益后人,马建国背诵了一大段梅益译本中的段落,让对方十分感动,给他赠送了一本梅益翻译的《钢铁》。

出去旅行一定不忘买书

马建国每年都会去全国各地旅游,说是旅游,买书却也是最大目标。家人朋友都不愿意跟他一起旅行,因为他很少游山玩水,去一个地方就往书店跑。返程时,旅行箱、背包里大部分装的是《钢铁》,坐火车、飞机,他的行李经常超重,需要另外付运费。

马建国说,自从《钢铁》进入中国,每年都有几十种版本出版,成为多数出版社每年必出的书。比如,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钢铁》有11个版本。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了36次。现在,每年全国市场上仍有50到70个种类的《钢铁》出版,它在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每年出多少版本我就买多少。”

这1200册《钢铁》他每一本都认真看过,即使退了休,每年也要看好几遍,“每一次看都是新感受,是享受。”他说,他从没想过卖掉这些书。曾经内陆有人要出50多万元买他的全部《钢铁》,被他拒绝了,“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赚钱,每一本都是花心血得来的,实在舍不得。”虽然不舍得卖,但马建国却有捐出去的打算,他说,如果有关部门能建一个公共《钢铁》展览馆,他愿意把所有的书都捐出去,给更多年轻人带来精神营养,让他们也能传承保尔·柯察金的钢铁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