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手的学习真相

 会飞的鱼828 2018-03-26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

这个问题一出来,大家心里其实就在想:中国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14年有个美国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了一本书叫《异类》。他的代表作品《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均创造了书市神话。《纽约时报》更是把格拉德威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Gladwell Effect)。



异类-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全书让我总结的成一句话就是:

中上水平智商+10000小时刻意练习+良好成长环境+机遇=成功

不论中国的古训,还是从小老师和父母教授给我们的,还是这个美国的社会影响大咖所阐述的本质:

其实就四个字:唯手熟尔!

我手练熟了,自然就是高手。

古今中外,归纳总结出来其实就是:你要花时间,死磕,自虐。你就能成为一个高手。

但是,这个理论今天看起来是有重大缺陷。

因为这是农耕名族的结论,农耕民族所有生活只敬畏三个东西:

第一:勤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二:权利;农耕名族容易形成一个庞大的国家。

第三:老天爷

这样的结论得出很正常,但你想过没有,这种理论不符合大量的社会现实。

你能说我们没有努力去做一件事吗?但只要我们努力,我们达到10000个小时,我们就成功了吗?我们没有!

一旦发现勤学苦练没用,那你是不是对你的智商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对你的环境产生了指责?是不是觉得老天不公平,总不给你机遇?

生活在荒芜信息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多动脑子,主动思考,批判性思考才是生存之道。

旧秩序已经不再适用。依靠自己才是最终的出路。

很多高手,为什么没有努力到10000小时,没有良好的出生,没有合适的环境,也没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却成功了呢?

2014年-华人作家:万维钢(同人于野)我的偶像,出版了这本《万万没想到: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PS:他的另外一本《智识分子 : 做个复杂的现代人》我也超级喜欢。

其中的一篇:《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提到: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方法。

1.高水平练习成本很高,需要教练。

2.需要有助于提高的外部环境。

3.要忍受一点都不舒服的训练方法。

4.投入非常多的时间



就是因为找到了一套好的训练方法。所以可以成为高手。

我们先来说说见解,也就是一个人对于一个具体目标的看法,看看高手和普通人对一个事物的见解有什么不同。

一种是普通思维:

评论见解:对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说的都很对,但只有大道理,并且很难让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信服。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一种是高手思维:

工程见解:面对一个具体但目标,我们可以不可以拆解为具体的行为,一张张的图纸,一颗颗的钉子,,能够堆积这些细碎的模块,把这个工程建造起来,就像项目管理的WBS。

高手的思维及见解才是对我们的身心,立身处世有用的见解。



高手的思维及见解才是对我们的身心,立身处世有用的见解。


那么什么是训练高手的好的方法呢?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

我们也学习学习高手的思维模式WBS拆开来,我们先说练习。

这里指的练习不是我们普通理解的练习,不是所谓的10000小时的练习。

“练习”的基础是基本功,基本功的本质不是初级,入门,而是套路。

这里的套路指的是什么?不是你们理解的骗术这类。

首先要理解,人类的知识是怎么建构出来的,

这里引用我们现在最流行的词“科技黑箱”的概念来理解就方便了。

科技黑箱指能满足需求的商品或服务 ,其中的科技知识和其他要素被集成于某种框架之中 ,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晓 ,如同面对黑箱 ,只需按规程操作便可得到预期的输出。在理论的层次上 ,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和传播、交流知识的设施。

现在人类面临大量的科技黑箱,每一个人只要在分工中就可以了,没必要知道每个科技黑箱是怎么造出来的。

人类的知识体系,其实全部是这样构架出来的。

我们把前人的经验,分装在一个小的概念当中,然后后人拿来就用,而不用临场重新去思考。

全世界各个时期的早期文明,一个人要想显得自己有水平,有文化,那表现就是他会背大量的谚语,俗语,成语和诗歌。因为这些都是前人成型的经验的表达方式。

从最开始的人类文明直至今天文明如此复杂的知识,其实都是知识罐头。

知识罐头就是把前人已经搞明白的东西,抽象为一个非常简捷的东西,然后我们拿来就使用。

这其实就叫套路。


带上眼睛,让你看透世界的本质

有两种套路最重要:

第一种:在教科书里找不到,由这行的前辈给你总结出的,最值钱的经验。

你去做最普遍的练习,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跟同行把这些东西要能够学来。

所以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最快的方法是找这行的老司机,把老司机的那些套路一定要学到手。

第二种:概念,一个学科就是一堆概念堆出来的,人类文化就是靠概念堆出来的。只要了解没个概念清晰的内涵和外延。其实你把整坨的知识就全部拿到手了。所以一个人在积累自己知识的路上,一定要学些概念,把它打磨清楚。这也是叫学套路。

首先反对做基础练习(10000小时理论)。

比如拉小提琴,弹钢琴的,把曲子弹一千便,这样的叫傻练。

真正的练习是把大的知识体系拆碎,成为一个一个小模块。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罐头。然后分头去练,这叫练习。

比如,你要成为一个乐器演奏家,那你就要回到最细碎,也很枯燥,很无聊的指法训练。

再比如,美国有个音乐学院就有个很变态的要求,一首曲子要拆成非常细碎的片断,一点一点的去练,甚至提出一个很极端的看法,叫如果听你练琴的人听的出来你在练习那首曲子,对不起,你的训练方法已经错了。

体育界也是一样,比如美式橄榄球运动队,据说他们只有1%的训练是在比赛,99%都是拆开来练习,速度训练,特定的队形训练。甚至于某个特定球员身上的某个特定的肌肉的训练。

全是拆开的。全是拆解的思路。


全是拆开的。全是拆解的思路。

我们把这套方法看各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其实都是这样。

律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训练是看大量的案例。

一个围棋手大量的基础训练是背一个一个的定式,打一张一张的古谱。

现在还有个拆书帮很火,教你如何主题阅读你需要的内容,也是拆解的原理。

这是顶级高手的成才之路,学别人成型的套路,把整座大厦,拆成一个一个的砖头去学习,这样精度更高。

光有套路也不行,最重要的就是重复,反复的重复。

因为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现在的人脑的神经学研究证明:人怎么就学会一样东西呢?其实是神经元在物理状态上的改变。

别看我们每个人都有大脑,但打开看,每个人的沟回都是不一样的。里面的神经的硬件系统就不一样了,大脑是靠改变自己的硬件来驱动自己运行的。

学习东西,可不是一个纯软件问题。那怎么办?必须靠大量的重复训练。

针对性重复练习。这就是练习的本质。

好像学习很痛苦?学习本来就不是个轻松的事。

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听方法,你可能就会想到,捷径,省力,轻松,容易,

遗憾的告诉你,学习这件事,从来不存在什么轻松,省力的捷径。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

能耐心看第二篇,你已经比被别人高一步了

现在我们讲讲刻意练习里的刻意。

所谓的刻意就是持续做你不会做的事。

心里学界,把人类的学习分成三个区,

舒适区,全会,全拿手,全擅长。

最远的区是恐慌区,那个地方,所以的东西你都不会,。一脸茫然。

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有个区,叫学习区。(脱离舒适区)

读书也是一样,天天读一些心灵鸡汤,感觉说的好,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叫图个爽,你一辈子阅读再多的书,你也不是读书高手,

当然你天天要去读:康德,黑格尔,看一些自己也读不懂的天书,那也不叫学习。叫自找别扭。

真正一个会读书的人,永远要找一些对自己来说有挑战的书来看。

这种人读书才真正是有效的。


要会看书,才有意义

当然,对于一些简单的技能来说,确实可以通过长久的训练,最后把自己带人舒适区,形成肌肉记忆,也就是所有的动作呈现下意识的,也确实能呈现高手的状态。

可是现代社会很多分工,技能是非常综合的,如果你让自己陷入舒适区不能自拔的话,那会害了你,

例如:美国著名的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就是著名的老虎,但他在球场上是神一般的存在,许多专业的高尔夫球运动员最佩服他的就是他在挥杆的半途当中,如果球场上出现意外情况,他能中途停下来,生生地停住。然后调整一下,重新开始。

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这个意义及其重大,我们都知道做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肌肉记忆已经形成,挥杆都是下意识的动作,基本不可能在中途停下来。因为看起来非常熟练,但本质上是失控的,因为你的大脑已经不起作用了,肌肉记忆在起作用,可不就失控了么。

他就不一定,从来不让自己的训练进入舒适区,平常训练经常找那些高难度的情形,变着法让自己挑战那些高难度,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动作,他都不能让它进入舒适区,进入失控的状态,他都要控制它。

赛车手在比赛场上,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识的,绝对不会允许他进入下意识的状态。

但平时我们开车,基本都是下意识的状态了,这就是业余和高手的区别。

普通人就会拼命练习那些已经掌握的动作,舒适区的。

而高手就会挑战那些高难度的动作。


永远远离舒适区

永远挑战各种各样的意外,永远让事情不去失控!

扎卡伯格,(FACEBOOK的老板)他的行为方式就是不断挑战非舒适区,每年都给自己下一个全新的任务去挑战,那些任务都让人匪夷所思,

2010年,学习中文,

2011年只吃自己亲手杀死的动物,

2012年,自己重新学习编程,

2013年,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

2014年,每天写一份感谢小便签感谢身边的人,

2015年,是每两周读一本新书。

2016年,做一个人工智能做自己生活工作的助手;全年要跑365英里。

我们达不到他的境界,但又想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成为高手


高手是如何养成的

那就是让自己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主动或被动的被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好的学习环境:特指能够提供及时反馈的环境。

就像我开始在简书上写东西,也就是一个能够提供及时反馈的环境。

进入学习区时,注意力必须高度的集中。

英文有个词:Adviser,它有两个中文含义:

导师:有师道尊严的。

顾问:不断的给我们做的事情提供及时的反馈。

这里说说未来的教育,未来,教育都会上互联网。

某个名师录制一段视频,他讲的生动有趣,知识丰富,但效果不会好,因为单向的教学,没有与学生的互动,没有给学生提供即时的反馈,其实是无效的。

真正有效的网校,是一定要有线下的即时反馈。

所以真正的前瞻,人类大学未来的演变,都会觉得会进入私塾的状态。师徒制,师徒之间的那个关系。

一个老师往堂上一站,下面有100多学生,各个抱着笔记本在哪里听课?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老师与学生互相之间去切磋学问,学生的任何一点增长,任何一点疑问,都能获得老师的即时反馈。

师徒制的复兴是未来大学的一个总方向。


网络教学一定要有互动,即时反馈。

想学习,没有舒服的事,学习的本质就是脱离舒服。

小孩么,寓教于乐,长大了,享受生活。因为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这样生活是可以的。但你要心里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时代是清晰的分成两种人:

一种人,甭管他摆出的架势是不是在学习,只要他在舒服区,这就不叫学习,叫享受生活。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在学习,是在进步,那对不起,永远没有什么乐子,你永远是在进步的路上品尝那份艰难。

所以二者之间,你自己选择。

选择困难症?


这几年市面上流传着一本书《浅薄》,他的作者是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本书的主要观点:互联网的出现,其实给人类的学习,构建了一种障碍,它甚至是在一点一点的摧毁,我们这一代人深度思考的能力。

以前捧起一本书,里面的结构就是作者想让你看见的结构。

可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有无穷丰富的层次。它叫超文本链接,无论是原来的PC互联网,还是现在的手机移动互联网,任何一个信息,你会发现,它都可以有无数的路径可以连出去。

当你点击页面,跳到第二站,到第二站之后又有无数的链接,你可以再往下跳。这叫“超文本链接”

这当然是个好事了,让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

以前我们为了把书读厚,需要自行查找书中感兴趣和你不理解的话题,再深入阅读。

现在互联网确实方便了很多,只要你想深究,你就可以获得一大坨知识。


所有的工具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方面,必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这种形式对与一个学习者,阅读者来说,它却成了另外一种负担。


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患了选择困难症?

就是,你不断的要做选择。不断的要做选什么的决策。

所以让谁上网有好处?老年人,因为他的大脑正在衰退,你让他上网,每天不断的做决策,其实对老年人的大脑是有好处的。

但是选择这件事,你真的以为是你在选吗?那些聪明人都是吃素的吗?

那些设计网站,做内容的聪明人,他们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去影响你的选择。

你是如何被影响的?


推荐你读一本全是“套路”的书叫《细节—怎样轻松的影响他人》,之前畅销书《影响力》的作者。


细节,如何轻松的影响他人

看看副标题:如何轻松的影响他人。此书介绍了52个轻松影响他人的心理战术(套路)。

我正在研读此书,之后会专门分享一篇读书笔记给大家。

第一篇讲了:一定要学习别人证明有效的套路

罗胖说:可以给套路起个好听的名字:非正式的知识。

所谓的正式知识就是写在教科书上的知识。

还有一些知识,没那么光明正大,适用的范围和时间也很有限,但是很有用,这些知识书上就没有了,但是可以去特定的老司机哪里去学。

这本书掰开揉碎教你的,全然不是大阴谋,而是一些细节。这是一本公开的老司机的经验。


现在大量的互联网的技术,营销技巧,都是针对我们的决策,你还真以为这些决策是你自己做的?

商业力量还在推动互联网,往一个方向去走。就是不断的让你的决策变快!

比如谷歌的核心战略就是,不断的让用户快进快出。他们的广告才卖的出去。

谷歌90%的收益来自广告。


你被牵着跑,你知道吗?

还要告诉你个真相


你纠结是因为读书太少,而又想的太多,说到底是眼界出了问题。

治疗选择困难症不是减少选择,而是扩展眼界,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美好的东西。


决策这个事,是由我们的大脑的前额叶做出来的,但他不负责学习。他只负责理性的选择。

学习是由记忆,视觉,那部分大脑区域来做出来的。

所以你看,选择的时候,我们没在学习。

而真正要在学习的那部分大脑,其实是在做不断把新的信息和我原来的信息结构做一种缝接。它是在编一个密不可分的网。


偶买噶嘚,我只做了选择,却没任何收获。

高手的知识库


所有的高手特点就是看见任何新的东西,马上就和脑子当中已经长期储存的那些记忆群进行能迅速的缝接同时激活。

高手都有一个知识库。它的库存不是简单地往里扔知识,而是长出了一个活体结构。


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比特,是一堆碎的东西。

什么是知识,必须是信息形成结构,互相之间形成关联之后,再进入库存,那才叫知识。

知识就是自行生长出来,带结构的和实践操作是有关系的。

学习的过程就是把新东西和自己原来的结构缝合在一起。


真正会看书的人,其实是不藏书的。往往家里没书,但有笔记。笔记堆的跟山似的。

笔记就是把书里看到的那些信息,跟自己记忆结构当中那个正在生长的结构对接出来的产物。

笔记本其实是一个人大脑的外挂。你做为一个陌生人,就是给你看,你也看不懂那是怎么回事。

现在流行的印象笔记,网易云笔记等等,看见好的东西,直接点收藏,就存在了你的电子笔记中,但往往收藏的笔记永远不会去看。我给自己下了一个标准,没周抽出一定时间,整理分类这周的存货,并写哪怕一句话的评论或感想、心得。为的是与这个知识形成一次互动,说白了就是把这个新东西缝接到我原来的知识结构上。这样才算完成了学习。


知识是你脑子里的结构

能不能看美剧学英语?

当你在欣赏影片的时候,你在做一件很爽的事,你没有跨到非舒适区,说白了,你没有与你的知识互动,那你只是在娱乐而已。

当然你抱个笔记本,随时暂停,随时查阅,记录生词与句法,那就叫学习。

如果你仅仅简单地判断,看美剧学英语,靠谱不靠谱?

那就要看你是以舒适的状态去享受那个爽,还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一手笔记,一手词典的学。

关键看你的主动方式。如果只是看,只是听,那你只是一个靶子,在知识的枪林弹雨中承受着知识的冲击而已。千万不要认为你可以娱乐学习两不误,那我明白的告诉你,你既没有娱乐,也没有学习,这里就牵扯出下一集的话题了,不在详细解释。

知识的学习是你要不断的与它互动。

人类对于工具的认识


不是互联网让人变的越来越浅薄,而是我们人类当中的大部分人,在面对互联网这个新工具的时候,让自己堕落的更浅薄。

关键的责任在谁?不在互联网,在我们自己

人类不仅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也在塑造人类。

在人类文明史上,但凡出现一个新工具,他一定产生2个结果,

第一,就是这个工具产生的便利性

第二,这个工具一定把原来人类分成2大波,第一波人是躺在工具的便利性上睡大觉。第二波人是带着这个工具产生的新可能,去探索文明的新边疆。


工具给人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

几十年前就有一些经济学家在预测,说,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变的如此之大,将来人类的休闲时间会越来越多。

事实好像也是如此,但,时间多的那些人,是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他们的时间确实因为新工具变得越来越多,可是你真到那些主流人群当中,尤其是有钱的,在事业上发展得比较好的,按说,最应该享受文明成果的是他们呀。但恰恰是越是有钱人,越忙,越没时间休息。

新工具把人分为2波人:

一波是进入舒适区睡大觉。

一波是进入学习去,继续成长。

学习的真像:每个时代都一样,真正在学习的永远是一小部分人。

人类原来的区别仅仅体现为智商,但智商在人群当中是正太分布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特别聪明和特别笨的只占少数,大部分人智商差不多

可是认知就不同了,是呈现,幂律分布的。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达到的认知的高层。


幂律分布,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达到的认知的高层

因为认知是学习得来的。你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获得正确的反馈。然后你的认知是不断地窜高,而把绝大部分人留在身后,而在认知上,高手和低手的差别那就是判若云泥。

那这个世界是不是变得越来越不公平?

因为世界确实分成了两种人,一部分人幸福地在生活,你越来越休闲,越来越舒服。

而另一部分人,可能他的财富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他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所以二者之间你自己选择。

- The End -


长按图片关注—与您共同成长


彭晓涛


个人成长空间


微信公众号:彭晓涛


ID:peng-x-t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