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稹《离思•其四》审美赏析

 老刘tdrhg 2018-03-26

元稹《离思·其四》审美赏析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洛阳市附近)人,唐代文学家。本篇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据《本事诗》中记载:“公先娶京兆韦氏,字蕙丛。韦逝,为诗悼之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为此说明此诗是悼念亡妻韦氏所写。“ 离思”即离别后的思绪。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怀念和至死不渝的感情,寄托了心中不尽的哀思。全诗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首句“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一句是起句。“曾经”即曾经经历过。“曾”是副词,即曾经。“经”即经历。“沧海”古代人通常称渤海为沧海,这里当指浩瀚的大海。“难为水”因见沧海深广后而见到别的水域感觉就算不上什么大水,只是小格局而已,哪能与“沧海”相比。这句诗脱胎于《孟子·尽心篇》中的“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此解释说:“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这句的表层意思是说,曾经看过茫茫大海的人,对那些小小的溪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诗人是在用大海与河水、溪流相比,突出大海在自己心中的气势与壮美。从写作手法来说,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曾经沧海难为水”兴发出亡妻(蕙丛)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又以水喻情,表现出亡妻与自己的情感之深如同河水、溪流等无法替代“沧海”一样,含蓄而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对已故妻子深厚之情。元稹《离思·其四》审美赏析

次句“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句是以云喻人,进一步表明自己对亡妻的深厚之情。“除却”即除了。“巫山”指长江巫峡沿岸的“巫山十二峰”,其中朝云峰分外秀美,传说为神女所化,因此,巫山云雨景观天下一绝。“不是云”即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不是怎样美丽好看的云了。即宋玉《高唐赋》描述:“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这里的“云雨”之意逐渐成为男女欢合的代名词。诗人元稹这句的表层意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谓的云都不能算作彩云。其实,诗人运用了比兴手法,并巧妙地化用了楚庄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含蓄而深沉地兴发出了亡妻(蕙丛)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并以云喻情,表现出自己对已故妻子的情感如同“巫山云”一样厚重与深沉。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紧承上句内容而转,以花喻人。“取次”即依次,这里有任意,随便之意,可理解为随便任意走走。“花”是以花喻女人(此处用的是借喻),这里喻指美貌的女性。“丛”即多。这一句的表层意思是说,即使走到争芳斗艳的花丛(美女堆)里,也懒得回头观看。引申意为即使走到女人堆里,也懒得回头观看。这一句中,一个“懒”字,用得很妙,不但照应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内蕴,而且也活画了自己失去妻子之后的精神状态。这里,诗人从内心表明自己的只有亡故的妻子,哪能装进第二个女人,从而,再次表明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厚情感。

 以上三句,诗人借“巫山云”和“沧海”及其对自己心态的描写,表明除了自己已经亡故的妻子,纵有国色天香、绝世佳人都无法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从用句来说,诗人连续运用了两个具有否定意义的句字,表明了非此不能,从而突出了自己对亡妻深深的爱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同时,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这样不但形象、含蓄,意境深沉,而且引人想象,促人深思。

最后一句“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是全诗的结句,此为点睛之笔。“缘”是“因为”的意思。“修道”是指出家人修真养性。此处是表明诗人自从亡妻苇丛走后,一心只读圣贤之书,并清心寡欲修炼。“君”指的是亡妻韦丛。这句的意思是说,一半是因为修身养性,一半是因为无法忘记你(已故的恩爱妻子苇丛)。这句紧承“取次花丛懒回顾”,并对此作答。这样的结尾,可谓直抒胸臆,直截了当,不但表达了对亡妻苇丛忠贞不渝的爱意,而且更有助于揭示诗歌的主题,提高诗歌的感染力和审美表达效果。   

这首诗歌在艺术主要是比兴手法的运用,诗人采用多处设喻,形象而曲折,含蓄又鲜明地表达了对曾经相爱的妻子苇丛的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