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想做一件事之前,会经历漫长的心理挣扎期。时间在纠结中溜走,起初的热情也死于慢性消耗,最后一丝不剩。
只想不做,是一笔稳亏的买卖。 既投入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却毫无收益。甚至你所做的其他事,也会被这种心理挣扎所影响。
那你不如去把它给做了,成不成不是关键。 关键的问题是,你上路了。你在路上,而不是只眼睁睁地在跑道边看别人跑。
以前在大学时,打算跟朋友搞一个创业项目,犹犹豫豫了三个月,感觉各方面条件都有所欠缺,最后还是就决定:不管了,先搞起来再说。
经过一连串折腾,通宵开会,寻找场地,拉人合作等等,成功申报了项目。 虽然这个创业实践最后还是不算成功,但我们拼过爽过了,毕竟做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也给我的执行力带来巨大的提升,从此心里就有了这样的观念:想做的事,不管多难,先搞起来再说。 在一个读书讲座上,有位观众问一个知名小说家: “普通人应该如何成为一名小说家,当我们的经济收入无法支撑理想时,应该如何平衡?”
那位小说家是这样回答的:“今天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双击一个叫word文档的东西,敲下第一个字,你就已经是小说家了。”
这句话令人深思,每个人都会有想做的事情,但大多数人往往是 “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
《亮剑》里有个情节。李云龙同赵刚商量搞一个特别小队,挑选会武功的战士,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
说做就做,是一种气概,也是强大执行力的体现。做大事者不纠结,成大器者不磨叽。 其实只要我们切换思维方式,一切都能得到改观。
在打算达到的目标上,不要总纠结“做”还是“不做”,而是多想着“做”。 一旦我们把思维聚焦在“做”上,大脑便开始切换路径,不再纠结,而是转向“怎么做”的流程化思考。
自己想做的事,立马找具体的,可实现的方式。当你做着做着,你就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转载声明 :转载附带作者 、公众号昵称 :老板手记 ID(laobanshouj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