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形势下“问题导向”工作法的完善路径

 雨颐墨 2018-03-27

  “问题导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论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就如何完善“问题导向”工作法运行机制,笔者作了一些思考。

  “问题导向”工作法的优势。第一,可以敏锐发现问题。“问题导向”有助于员工及时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形成逆向促动的思维模式。第二,可以深刻剖析问题。“问题导向”促使员工刨根问底、穷本溯源,最终目的是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推进工作开展。第三,可以彻底解决问题。“问题导向”工作法就是把解决问题作为终极目标,从而促进事物良性发展,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问题导向”的手段,逐一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问题导向”工作法的劣势。第一,不利于多角度审视问题。“问题导向”工作法的特点是以问题为导向,容易就事论事,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从不同角度、多层面审视问题,对问题的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化。第二,不利于多方案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同一问题可能有多种方案予以解决,但在“问题导向”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解决问题的视野可能会变窄,解决问题的方案较为单一,将导致问题解决不彻底。第三,不利于提前预防问题。长期以“问题导向”模式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容易使员工养成被动消极心态,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员工思维过于单一,工作缺乏主动性,易形成“等安排、等指示、等问题出现”的被动状态,势必影响整体工作推进。

  针对“问题导向”工作法存在的问题,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预测问题要“早”。要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这就需要带着问题学,提高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找到解决问题的诀窍。要注重调研。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的直接途径,调查研究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这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勤于思考。员工在遇到问题、执行决策、谋划工作时,要严防经验主义、本本主义,要多问“为什么”,在解决问题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剖析问题要“深”。一要科学辩证地认识问题。要把理论放到实践中思考,把实际问题放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厘清问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以便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产生,一般具有相应的环境或条件,因此分析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对事物做出正确而理性的认识,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三要实事求是剖析问题。抓住问题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打牢工作基础,推进工作平衡开展。

  对待问题要“纠”。要提高辨别力。对问题不能只看表面,以防被表面现象蒙蔽而做出不正确的决策。要对问题剥茧抽丝,多角度、多层次辨别问题,纠正错误决策。要矫正偏差。决策通常受执行条件、执行者等因素影响,造成执行出现偏差。对此需要及时调整执行措施,防止决策与执行发生“脱轨”。要动态看待问题。要善于用动态的、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因时因势调整方法和策略,争取解决问题的主动权,防止陷入被动局面。

  解决问题要“高”。“高”即站位要高。首先,要勇于担当负责。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员工要有敢于直面问题的担当精神,主动承担任务。其次,要敢于开拓创新。解决问题需要老办法和旧套路,但不能紧紧依靠老办法和旧套路,否则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将受到局限,要有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的气魄和胆识,提高创新本领。再次,要善于用心用情。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强纵向服务指导、强化横向交流沟通,是生产经营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员工自觉换位思考,把服务对象的需求、满意度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准,用心用情、尽职尽责、形成合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湖北郧西县烟叶分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