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约空压机长周期运行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反恐精英秃鹫 2018-03-27


通过近几年以来,对3MCl526-3单轴压缩机的使用以及其所发生的周期性故障因素的研究得知,制约空压机即空气压缩机周期运行的因素分别为:轴承间隙、空压机轴承方向进油节流孔、以及轴衬位置存油沟太小等。具体分析制约空压机长周期运行的因素,并且及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出,从而保证空压机的使用周期。

      

3MCL526-6型空压机是沈阳鼓风机厂生产的三级压缩空压机,大庆炼化公司所引进,其主要设计参数为:转速10561/2983rpm,电机功率2800KW,三段出口流量为 20000m3/H,排气压力 0.95MPa。空压机长周期运行,一点轴承出现振动高情况,轴温无明显变化。检查后发现轴瓦磨损,更换轴瓦,调整检修后恢复正常。 


1.故障分析 

  

空压机自2005年10月投用使用以来,先后出现了轴承间隙、空压机轴承方向进油节流孔、以及轴衬位置存油沟太小,一级冷却器和二级冷却器有结垢、杂物,二级振动值高,蜗壳以及扩压器受到腐蚀等一系列故障问题。 

  

空压机冷却器的管道是由外侧完成冷却水通过,其管道内侧备有散热片装置,致使大面积的冷却水和压缩风形成逆向流动。此设计结构尽管拥有很高的传热功能以及优秀实用的抗污能力,但正所谓“福祸相依”,也正是因为空压机冷却器的冷却结构非常紧凑,传热管设计的排列方面十分紧密,并且管壁十分薄,使得冷却水在进行流动方面会十分缓慢。而且由于在暖气体的工作下,热水中的碳酸根离子以及钙离子,两者十分容易形成碳酸钙。而且,这些水垢非常难被水冲冲走,使得粘附在管壁上的污垢形成较大大范围的堵塞,从而影响冷却器之间的换热效果。其结果就表现为,空压机冷却后气体温度频繁的数次升高,最终被迫停机。 

  

2.制约空压机即空气压缩机周期运行的原因分析 

  

2.1 空压机轴承间隙十分窄小并且分布不均匀,使用润滑油的时候排泄量没有十分充分,从而导致摩擦之时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带走。 

  

2.2 空压机轴承需要进油的位置节流孔比较小,致使进油量供需不足,从而导致摩擦之时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全部带走。 

  

2.3 空压机的轴衬使用的存油沟非常小。 

  

2.4 空压机轴承所起到的浇铸质量不优秀或者和巴氏合金牌号无法相对应,导致也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2.5 空压机轴承的测试温度的铂电阻不准确或者已经本质上损坏。 

  

2.6 增速机在进行进油之时,其管道并不通畅,导致其中过滤网出现堵塞,进油量微乎其微。 

  

2.7 空压机使用的润滑油质量不良,润滑油中含有水成分以及其它的杂质,导致润滑油的黏性出现明显降低,无法起到润滑效果,影响了压力油膜的产生,致使其摩擦严重。 

  

2.8 空压机进油之时温度国高,加强了轴承的工作环境温度,致使轴承温度自然偏高,并且空压机存在机组振动现象。 

  

2.9 因为机组在运转的期间并不拥有停车条件,只是对上述后四点制约空压机即空气压缩机周期运行的原因进行求证分析。空压机轴承处测试温度的铂电阻属于双支铂电阻,所以,温度点显示方面是一致相同的。故而能够排除测试温度铂电阻是否存在不准确以及是否已经存在本质上的损坏。由于观察到变速机之外的其余三块空压机轴承当中的温度并不太高,从而也能够排除增速机的进油管道并不通顺,过滤网出现堵塞、以及进油量微乎其微的可能。最后,通过对润滑油油质的全面质量分析,发现其中水分以及润滑油杂质的含量满足空压机所要求的相关标准要求。调整空压机中冷却器的储备水量,使其进油的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机组振动满足要求,因此可以排除这几种原因[1]。 

  

3.制约空压机即空气压缩机周期运行的检查措施 

  

3.1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拆下空压机的轴承之后得知,轴承的设计形式为四油楔双向结构。其中上半部分的空压机轴承巴氏合金层已经出现磨损现象,并且已经将一油楔当中的泄油槽严重堵塞,而温度增高的原因正是来源于此。应当将这一部分已经堵死的泄油槽完成扩大处理,并且还需要空压机的轴承表面完成一次整体的精磨处理,从而得以保障充分的泄油,在此过程中带走相应的产生热量。 

  

3.2.检查轴承配合间隙 

  

通过测量发现,空压机的轴承顶间的缝隙达到了 11μm,比正常使用的允许范围13.5~18μm要小很多,而空压机的轴承侧间的缝隙已经基本为零,比正常使用的允许范围 6.65~9μm严重缩小,两者的缝隙比压缩机设计厂家提供的标准安装值都要小。如此一来则能够判断在轴承运行的最初两个月时期,轴承间隙肯定比此次所测量的范围值要小,这样就可以解释为在最初的两个月初期,温度高于其他三点的原因基本上就是因为轴承顶尖与侧间的间隙过小所引起的。在运行两个月之后,因为油膜所形成的保护效果不加,空压机轴承的严重磨损致使泄油槽开始缩小,并且逐渐堵死,引起轴承温度升高的现象。 

  

3.3检查增速机高速轴负荷端轴承进油节流孔 

  

通过对压缩空气的使用,对增速机在完成进油孔板以及高速轴负荷端节流孔采取吹扫措施,无堵塞现象[2]。对节流孔的孔径进行重新核算,进油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结束语 

  

在进行检查处理之后,高速轴负荷端支撑轴承温度72℃,与其余三点轴承温度基本相同,到目前为止一直比较稳定,再未出现轴承温度上升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