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只是个人对十三爷胤祥的理解,仅供参考。 一直觉得,像是十三爷胤祥那样能文能诗,书画俱佳,又性情疏阔的男儿,如若不是生在皇家,长于民间的他,应该可以过的很潇洒,是个策马江湖,肆意享受人生的侠士,以他至情至性的性格,他也会结交很多的知心好友,可以时不时的把酒言欢,他可以过的肆意自由,也不会人到中年就积劳沉疾,终至病死了。 可是偏偏,他是个生于帝王之家的皇子,又是偏偏,他有一个可以把性命相托的兄弟,让他不忍让他一人斗争于朝堂政治,自己去做自己的闲散王爷,于是只好陪他一起沉浮朝廷了。 在康熙二十五年的时候,在这个年轻皇帝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已经迎来了他第十三个儿子,胤祥,他的生母身份并不显贵,而对于皇子众多的康熙来说,一个身份并不显贵,也不如何受宠的妃子,生下的儿子,着实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做父亲的喜悦他也早就已经品尝过,对于新皇子的降生,他虽有欢喜,然而很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生的时候,并不怎么被康熙看重的孩子,后来却凭借着自己的出色,让康熙不得不注意到他。胤祥不仅能文能武,而且书画俱佳,善于骑射,是个十分出色的皇子,让康熙很喜欢他。也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前,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 康熙儿子很多,胤祥的兄弟们也很多,胤祥为人温和,本和其他兄弟相处也不错,然而唯有一个,是感情深厚到他可以以性命相托的。胤祥生母地位低,在小的时候,还不被康熙看重的时候,他的境遇是比较孤单的,因为若说拜高踩低,相信没有一个地方会比皇宫更能体现了。但是,就在那种孤单寂寞的日子,却有一个四阿哥,如同世间所有最普通的兄长,对他的学业亲自教授,亲自带着长大,教他学识,叫他为人处世,所有两兄弟的感情一直非常好。当康熙帝出巡只带他们其中一个扈从时,即使短暂分别,两兄弟也会诗书往还。雍正还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诗作收在诗文集中,使胤祥的少数作品得以传世。 或许正是因为和四阿哥的感情深厚,才让本该无志于皇位的胤祥,也投入了这场夺嫡中。因为一直觉得,以胤祥的心性和材质,如果他想要逃脱夺嫡之争,并非不可能。只是因为胤禛对皇位势在必得,所以他也成了九龙夺嫡的一员。如果,他如同五阿哥胤琪一样,不参与政事,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王爷,或许他这一生,都会轻松很多。但是胤祥终究是成了四爷一党,也开启了另一段注定凶险的人生。 胤祥一直是胤禛的一大助力,无论是康熙朝还是雍正朝,在雍正还只是个四阿哥的时候,在他的兄弟们都选择了八阿哥的时候,十三胤祥是四爷党里除四爷外唯一的一个阿哥;而在雍正登基以后,也是十三,劳心劳力,亲历亲为的帮雍正稳定这个朝局。 然而允祥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长期的积劳更是让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在雍正八年,他就因病去世了,年仅四十四岁。疼爱的弟弟比自己小却比自己先走了,雍正内心也是十分悲痛,封胤祥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并且将十三的名字从允祥改回胤祥,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对十三胤祥这个清宫王爷,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或许看了太多关于他的小说,对他的印象,也永远停留在了一个文武双全,性情疏阔的好男儿身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