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尽快建立中医标准,让中医不再模糊!

 指禅李的收藏 2018-03-27

中医和西医不一样,西医的基础是对实体的精确观察,如各组织、器官,细胞、基因,当然清晰明确。而中医的基础是对关系的把握,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关系是一种变量,因人因时因地而宜,当然感觉它非常模糊。


关键的问题是,人体不是机器,而是一个活人,把人当成一个机器来研究固然精确,但病因认识错了,治疗方法也错了,当然疗效就差。就拿西医来说,它想当然地视病变细胞为病,但事实上,细胞病变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病因,把结果当成是病因,就会造成方法论上的错误,西医就是这样一个在方法论上有着根本错误的医学体系。


中医的病因是什么?明眼的中医人都知道,它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外因是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之上的,它认为人是自然无限小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内因是建立在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把握之上,它认为细胞是整体无限小的一部分,它之所以病变,并不是细胞的原因,而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造成的。中医就是一门恢复整体管理的学问,因为中医学认为,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那是不是说中医就一定模糊呢?当然不是!中医虽然是一门把握关系的学问,但是,这种关系也是可以精确的。中医诊断需要精确,中医的病因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类,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亢进,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低下,中医诊断不仅要判明各组织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而且还要判明各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程度的多少?你不知道这个量,如何来用对应量的药物来治疗?同理,中医治疗也需要精确,你只有准确把握各药物的寒热湿凉偏性以及它偏性的多少,才能够准确用药,达到药到病除的结果。所谓的大医,都是能够精确诊断,精确用药的大师。


中医理论素来被认为模糊,其实它也是精确的。西方科学的精确是建立在对原子的精确测定之上,东方科学的精确是建立在对关系的把握之上。如阴阳学说,它不是空洞的哲学,而是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它是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的,阴就是统一物质(气)之有序状态,阳就是统一物质(气)之无序状态,有序其实就是物质系统,无序就是它所依赖生存的外在世界,阴阳学说描述的就是物质系统和外在世界的关系。现在人总是抛弃气一元论,把阴阳学说空洞化,造成了对阴阳学说认识上的模糊。


五行学说很多人觉得同样不可捉摸,其实它也是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的,它描述的是同一种物质(气)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你把它描述的物质基础给抛弃了,当然觉得模糊。如果你把气一元论请回来,就知道它实际上是对系统内部物质运动规律的一种精确描述。如木描述了系统内部的组织现象,金描述了系统内部的离散现象,火描述了系统内部的扩张现象,水描述了系统内部的吸引现象,而土则描述了系统内部的控制。这些运动都是动态的,很难用一个不变的量来描述。


中医理论可以精确,阴阳五行学说就可以还原成一个标准的系统科学体系,中医诊断可以精确,它无非是要诊断“主不明”在哪里?或者说,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程度,血液供应多了,它就会功能亢进,血液供应少了,它就会功能低下,诊断就是要判明各组织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它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多少?


中医治疗同样可以精确,中医治病方法就是恢复平衡,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里则下之,表则发之。精确了身体热的程度,就知道用多少寒药来平衡它,精确了身体寒的程度,就知道用多少热药来平衡它。只有精确了,它才能药效迅速,立竿见影。


现在很多中医人不求精确,用模糊来掩盖自己的无知,其实是不懂中医的一种表现。中医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之上的,何为规律?规律就是同样的条件必然会有同样的结果,有可重复性。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承认了,那么中医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知中医、浅识中医者,自然感到中医的诊断模糊不明,而在中医高手眼里,则往往是清晰得很。譬如少阳之证,有脉弦、口苦、咽干等表现,肝木克脾土,则有脾脉之弦、脘腹之攻胀,瘀血阻络,则有脉涩、刺痛等症状——这些不存在什么模糊。至于其他人的模糊感觉,乃因隔行如隔山,正是其中医素养不足所致。


同样,西医的清晰也是相对的,不完全的。譬如有许多不孕症,子宫未见异常,输卵管也通畅,西医看不到病灶所在;有许多头痛,西医的脑电图、CT、生化检查轮番上阵,还是看不出异常……检查很多项,却做不出诊断的例子比比皆是,怎能说都清晰呢?


所谓的清晰都是相对的,就拿痤疮来说,它生在脸上,清晰可见,病因也说得清,是病菌在毛囊里作祟,但无论是抗菌素杀菌,还是手术清除,都难能根绝,可见痤疮不仅仅是毛囊病菌这么简单。中医则把它的病因归于病菌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虽然它难以观察,但它却是真正的病因,毕竟,病菌与它所依赖的生存环境相对比,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是生存环境倒逼着病菌产生,不改变环境,只知道消灭病菌,当然治不好病。


这其实是中医和西医的不同,西医是把研究对象孤立出它所依赖生存的环境来研究的,而中医则是把它放到它所依赖生存的环境中去研究的。西医治病只管研究对象,而中医治病则是通过改变它所依赖的生存环境。两者的力量一对比就知道了,根就在这些无形的生存环境方面,而不是在研究对象。因此,中医方法是更符合事实的,治疗不仅治标,而且治本。而西医则是只治标,不治本。


现在的中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长期受西医所影响,只重视那些观察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观察不到的东西。自然规律就是整体决定局部,微观决定宏观,只注重那些观察到的,本质上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虽然,这些观察不到的难以精确地定性定理,但唯有精确,才能够精确治病。因此,中医走向精确化是一种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