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科技浪潮“来袭”Fintech如何赋能未来银行?

 long16 2018-03-28
文/董兴荣,来源/《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2018年2月刊。

数字化趋势已成为颠覆性力量。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技术的演进创新改变了金融模式、业务和产品,将进一步打破金融交易和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应用和平台经济的崛起,为推进银行变革、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机遇。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成为核动能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深刻影响着商业银行从运营管理、服务模式到产品设计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推动其账户、支付、融资、风控、数据等原有业务的重塑和核心能力重构。进而,商业银行需要重新审视其运行机制和流程,构建新的金融网络生态。如很多银行借助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深度学习技术,已实现呼叫中心由传统人工自助模式转向智能客服模式;借助虹膜、指纹、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实现支付过程的方便、快捷与安全,大大提升和改善用户体验;借助海量数据分析、网络建模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客户画像分析、客户行为预测、智能反欺诈等基础能力。

商业银行通过机器学习、智能应用、智慧洞察,构建金融大脑,以及借助场景赋能、科技赋能、平台赋能、生态赋能,颠覆传统的风控模式,优化产品定价策略和创新金融服务,驱动了商业模式的颠覆式创新,也极大地改变了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式。金融科技纷纷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核心动力,重点聚焦于生态、支付、数据、科技能力等领域的建设,推动转型升级和金融创新。

智慧银行成为未来银行商业范式,是必由之路

未来银行必将在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产品创新、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等前中后台全业务条线实现智慧化转型。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和科技公司的共生融合,借助其在用户洞察、大数据、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架构,以“客户”为中心产品和服务创新,并集合“数据+算法+算力”的大数据应用创新,最终实现集“智慧网点、智慧金融、智慧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化银行。

现阶段,打造开放银行和平台银行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转型智慧银行的主流发展趋势。一,银行将自己的金融服务API开放给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其在场景创新方面的优势无缝提供银行服务。二,银行将自己的金融服务API开放给第三方平台,由其聚合银行数据和金融科技能力,在传统银行业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嫁接起中间桥梁,针对场景创新能力获客导流;同时帮助科技公司利用金融机构的数据能力,提供契合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构建共赢生态。

以平台经济、产业互联网、专业化平台等为特征的新时代背景下,基于“交易+平台”的交易金融模式是商业银行公司金融迈向智慧银行服务的新模式。其通过企业平台、电商平台、产业链平台、互联网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之间的协同和能力的嫁接,以及金融科技的支撑,使交易数据、业务数据等产生乘数效应,构建基于全产业链的金融新生态,金融服务无感知嵌入到企业日常经营全过程的一种价值创造。

在这里推荐一个“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案例报告《交易金融案例汇编:商业银行篇》。对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金融科技战略进行了详细解读。感兴趣可以前往财资中国商城购买下载电子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