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升压,除了补中益气,温肾阳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桂枝甘草茯苓变化之方,其所主之病总离不开心血管疾病。,五味子主冒晕,安神的作用,五味子有类激素的作用。 3.弦应该是纵深的紧,紧是横向的弦 4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2干姜10肉桂10白芍12葛根20麻黄10我认为是麻黄体质的太少两感证。怕冷“身上起鸡疙瘩”伴鼻塞咽痒干咳,咳嗽则恶心,纳眠可。舌苔薄白,脉浮弦,患者体矮胖,皮肤较粗,毛较多。 5.此类心脏病与心肌缺血有关,胃肠积滞影响了心脏供血。 6.五香丸方出《良朋汇集》主积聚。龙骨牡蛎主脐上动悸,是东洞先生的经验。 7.上盛下虚动则气喘,无明显水肿者用苏子降气汤 8.成药;复方鲜竹沥化痰不错的,青黛就是抗生素蛤粉化痰效果不错 9.旋覆花蛤粉化痰效果不错。猴枣散古代称之为治热痰之圣药 10.柴胡加龙牧必须是弦紧脉吗--弦紧脉用柴胡加龙牡的机率是很高的,也是高效的 11.四逆是因为胸胁疼痛在柴胡带。 12.1久患胸痛,又得之于外伤;2有前列腺增生;3面暗红,下肢皮肤干燥。--桂枝茯苓丸。 13,用寒要一定要看皮肤是否光滑是否为油性,此病人面暗红没有油性。 14.此病人乃寒热夹杂,血虚水盛之象,因其舌淡右脉沉,病程绵延,久用寒凉,阳气已经不足。病已入少阳和厥阴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当归芍散。 杨某某,男,18岁,河间市二中学生。2009,8,10日初诊。患痤疮一年余,以面部和背部为多,成片状,大如豆粒,小如米粒,有少量带有白色浓头。痒而痛,面暗红,舌淡苔黄,左脉弦数,右脉沉。 15.腹诊两腹直肌拘挛用建中合适。若补中益气汤腹诊应腹软,而肾气丸的腹诊为少腹不仁。 16.定时发热有太阳证、少阳证,此病人十年不愈,用柴胡剂桂枝剂不愈,可见不在此两经。定时发热还有一种是瘀血发热,经常被忽视,此例可能就是,手术后高热多见此证。 15.大便稀溏我一般不考虑用杏仁。仁含氢氰酸吧,对胃肠道有刺激。 16,。紫菀止咳效优,射干利咽良能 17.王晓军:我总是根据腹诊来判断是否能用补剂或是泻剂如从外表看是虚体,可腹诊按之有抵抗,我就先不考虑用补或用纯补。 18.如晓军言,有肿瘤患者贫血貌,然腹部有抵抗而脉数者,黄师常恒用小柴胡汤加味起效。有连翘,还有合麦门冬汤的。 19.我曾经治疗很多痤疮患者,脸色发黄,但是有油光,使用荆芥连翘汤后脸色反而转白 20.脸色黄,也有是内热的 黄师门诊很多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女性脸黄,清湿热后脸色转白了 21.脸色有油光说明体质不虚。 22.脸黄有湿重伴有热者,有脸黄暗是长期抑郁不太运动性格内向者因出汗少而致。当然,脸色黄暗而没有光泽那是虚证了。 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此热宜散而不宜清。葛根汤是温阳发汗方,首诊似温病,用小柴胡较合适。 小柴胡加防风是秦伯未先生的经验,是针对摇头风,一为头颤,一为手颤 全身痛故加元胡,瓜蒌红花甘草汤 口腔溃疡:甘草泻心汤也有加味的如柴胡、加生地、加白芍、加大黄等。。甘草泻心汤多舌红,即黄师所言黄连舌甘草泻心汤的舌还是偏红的应用效果为好,但舌质淡的则应用疗效不好。 庆大外涂,治疗痱子特效,耳朵流脓也有特别好的效果 5.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20肉桂10牡蛎20干姜10附子6甘草 口腔溃疡两个月,久治乏效。刻下:舌体及下唇内侧有多个溃疡,大如豆粒,小如米粒,呈烧灼样疼痛。口干,眠差,纳呆,便干。舌质淡。苔黄。左脉弦数,右沉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