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到马戏团,没人care了,多的是更有趣的娱乐。 但是在历史上,巴纳姆创建的马戏团,曾被称为“地球上最棒的表演”, 不仅是很多新贵的心头爱,甚至时常出入白金汉宫,为维多利亚女王表演。 为什么他的马戏团如此成功? 因为巴纳姆,是最早的“营销大师”, 现在明星营销那一套,都是他在一百多年前玩剩下的了。 这不,好莱坞就将他的传奇一生和马戏团,搬上了大荧幕。 马戏之王 The Greatest Showman (2017) 可能有人一看是歌舞片,就直接say no了, 等等! 这可是仅仅为了原声音乐也值得一看的片子,毕竟拿下了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 此片的原声碟,也是Billboard榜第一位的常客,可以说是金曲了。 此片由好莱坞巨星休·杰克曼坐镇, 金球奖影后米歇尔·威廉姆斯加盟, 还有凭《歌舞青春》一炮而红的扎克·埃夫隆。 这全明星阵容,还都是能唱、能跳、能演、颜值在线的角儿, 加上好莱坞顶尖的制作水准,绝对是“不看后悔系列”。 电影改编自巴纳姆真实事迹。 巴纳姆小时候,在富贵人家做工,和东家的千金小姐一见钟情。 长大后,小姐不顾家里反对,义无反顾和他结婚。 (这种公主嫁马夫的情节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因为休叔太帅了!) 婚后生活十分清苦,又突遭失业。 下岗工人巴纳姆,决定创业,创建了美国巴纳姆奇物博物馆。 里面是他贷款买来的历史人物蜡像,最长的长劲鹿模型,最重的大象模型...... 很快他就体会到了创业的艰难,根本没观众。 这时,女儿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爸爸,你的博物馆里,死的东西太多了。” 死的不行,那就展览活的, “奇物”没兴趣,“奇人”想看不? 巴纳姆深谙营销的套路, 他网罗了一大批别人嘴里的“怪胎”, 侏儒扮演的“拇指将军”, 脸上长长毛的“狗男”, 声音曼妙却长着胡子的女歌手...... 而且他还是个优秀“标题党”, 虚报体重、乱加国籍, “世界上最胖的人”、“世界上最高的人”......噱头玩得飞起。 他这一套,确实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观众暴增,他也赚得盆满钵满。 但也有人看不惯他虚假的噱头, 有评论家公开抨击他的马戏团是“骗子的聚集地”。 还有一批人攻击表演人员。 巴纳姆不仅不生气,还专门找报纸报道这些事件。 对他来说,“凡宣传皆好事。” 果然马戏团更名声大噪。 这就是明星营销的套路了,不怕你黑,就怕没人黑。黑也是曝光度啊! 虽然他变得富有,但在别人眼里,也不过只是个暴发户, 连女儿都被同学排挤。 为了女儿,他决定,打入高端市场。 他邀请戏剧家卡莱尔加入自己的马戏团。 卡莱尔出身豪门,他之所以愿意舍弃巨额遗产的继承权,来这个马戏团, 不仅是为了巴纳姆许诺给他的股份,更主要因为他和马戏团里的姑娘一见钟情。 卡莱尔的加入,让马戏团有了质的飞跃。 他将马戏团引荐给了维多利亚女王,正式打入上流社会。 巴纳姆野心还在膨胀, 他发挥嘴炮技能,居然说服了享誉欧洲的歌剧演唱家林德加入。 (要知道在真实历史上,林德可是连肖邦和安徒生都仰慕的女神。) 林德的表演,果然技惊四座,震惊了全国, 评论家们毫不吝啬对她的赞美,称她为“瑞典夜莺”。 (这场表演相当精彩了,仅为了这场表演,这电影也值得一看。) 到此,巴纳姆的马戏团,到达了巅峰,但也出现隐藏的危机。 巴纳姆一心扑在林德的表演上,无视团里的老成员。 观众也开始减少。 而且他决定让林德全球巡演, 在此事上他和卡莱尔发生了分歧。 因为巡演有巨大的风险,他们在前40场都得倒贴钱。 林德的巡演,本来顺利,但是她因为和巴纳姆的暧昧情事,中途罢演。 这单可赔惨了。 坏事接踵而至, 当地反对马戏团的群体,火烧戏团大楼, 妻子听说了巴纳姆和林德的绯闻,带着女儿出走。 巴纳姆一夜间,一无所有。 但是,马戏团的人没有抛弃他。 他们鼓励支持巴纳姆,一起东山再起,延续新的娱乐传奇。 电影的最后,也呈现了全场最燃的一次表演。 其实,在真实历史中,巴纳姆可不是为女儿奋斗的慈父形象, 而是“万恶的资本家”。 他搞怪人展览,找了一位黑人老太太,炒作成华盛顿的女仆, 把老太太累死不说,还搞了尸体展览,当众砍下她的头颅,用死人赚了一波钱。 当然,电影把故事改编的更为温情,凸显了巴纳姆凭借想象力为观众“筑梦”的一面。 电影拍得又美又励志,每一帧都绝美,歌舞场面更是浪漫到飞起, 看完只想赞美好莱坞爸爸! 当然,只有华丽的外壳,是很难打动人的。 电影里呈现的人间温情,和众生平等观念,才更让人动情。 巴纳姆的妻子,富家千金,嫁给他后从没抱怨过条件艰苦。 巴纳姆买不起生日礼物,就用灯光给了女儿一个美轮美奂的生日。 马戏团里的人,被别人嘲笑、排斥,甚至连亲生父母都以他们为耻。 但是巴纳姆鼓励他们走上舞台,展现自我,享受人们的掌声和喜爱。 所以,他们将这个马戏团视为“家”。 在影片最后,巴纳姆说,“最崇高的艺术,就是给人带去欢乐。” 虽然这话见仁见智, 但此片,绝对能让你的快乐持续一整晚! |
|
来自: 红翡綠翠 > 《音乐.歌曲.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