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昔日第一豪门的衰败(二)

 zlkan 2018-03-28

上回说到盛宣怀家族是昔日上海滩第一大家族。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看一下盛宣怀去世后,留下来多少财产?


1916年盛宣怀去世,遗嘱指定执行监督人为李经方,李鸿章的长子,出任过清朝驻外大臣、邮传部左侍郎等高官,因此具有监督的权威。在其监督下成立了财产清理机构,最后清点确认盛宣怀名下有包括股票、房产、地产在内,总额约为一千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资产。


当时上海一石大米(156市斤)的价格是二两银子,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二两银子,上海近郊一亩良田的价格是十五到二十两银子。所以,盛宣怀庞大的遗产,当时报纸的评论:固一世之雄也。


上述财产包括在上海的三栋豪宅和上千栋用于出租的石库门弄堂房子。三栋豪宅分别是:静安寺路110号盛宣怀居住的老公馆、霞飞路1517号别墅和万航渡路540号盛氏花园。这里我们顺便介绍一下静安寺路的老公馆。


静安寺路老公馆最初时方圆百多亩地,俗称斜桥盛公馆。前门开在静安寺路(南京西路),后门位于爱文义路(北京西路),西头近斜桥路(吴江路)口,东端在今成都北路以东。据学者薛理勇先生介绍,昔日寄信给盛宣怀,根本无需书写具体地址,只要大笔一挥“上海斜桥盛大老爷收”便可以了。


斜桥盛公馆老照片。


据《静安区地名志》记载,今吴江路,原系一条东西向河道,水清流缓,岸树成荫,幽静古朴,景色宜人。河上有座石桥既非东西走向,也非南北走向,因此上海人也把这一带称为“斜桥”。至十九世纪末,被公共租界填筑马路,称做斜桥路。后来美国侨民又在斜桥路东段,建造一乡村俱乐部,称为“斜桥总会”。1943年10月8日斜桥路更名为吴江路。


地图中左下角带大花园的建筑就是美国斜桥总会,斜桥总会的大门开在南京西路上,此处原来只是盛家老公馆花园一角。



美国斜桥总会老照片,原址后来建了上海电视台。


老公馆内仅佣人就有277个,可见排场之大。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贴身保姆,每一房都有管事、跟班、账房,每位太太、少奶奶又都有一班随从。1911年10月,盛宣怀离开日本返沪就住进老公馆,从此在上海当寓公直至1916年4月27日离世。


老公馆里面东花厅有中式房子也有洋房,是盛宣怀及其家眷的住宅。西花厅全是中式房子,是盛宣怀最小的弟弟盛善怀一家的住宅。盛宣怀兄弟六个,他是老大,盛善怀最小,中间四位兄弟都早亡。


1993年,南京西路526号成都北路口,原盛家老公馆,1949年后为人民银行储蓄所及建承中学。


盛宣怀死后不久,原本豪阔的“斜桥盛府”就只保留下了花园洋房老宅一处,其余的地界均被盛氏后代拆建为里弄住宅出租,后来又陆续卖出。抗战期间连最后一栋花园洋房也被卖给了中国银行。1990年代因为成都路高架工程,盛公馆走完了120年的历程被拆除,原址建造了南证大厦。


成都北路503号修德新村,原是盛家花园一角,建筑面积12940平方米,1935年建有三层新里74幢,次年售于中国銀行。修德新村现仅存4条弄堂。


盛宣怀早在去世之前,为避免家族成员争产,很早就立下了遗嘱:将其遗产的一半拿出来建立“愚斋义庄”,以救济盛氏族人、贫苦人家及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另一半平均分配给各房子孙。


特别是设立“愚斋义庄”的构想,与当时其他官僚、富豪比起来,已具有现代家族信托基金的雏形。按理说这样的安排对于财富的传承是非常有利的,可是事与愿违,结果完全超出了盛宣怀的设想。


盛宣怀豪宅内部照片。


1920年,由盛氏亲族会议做出议决,在盛宣怀1200万两白银的遗产中,以五成作为五房分析,以五成捐入愚斋义庄,两边各得580余万两。盛氏五房子孙,每房各得遗产116万两。


为管理愚斋义庄的财产,李经方会同盛氏五房及亲族会议商议,成立董事会,订立章程,要求董事会照章永远保守,只准动用生利(即动息不动本),不得变卖义庄财产,以其中40%作为慈善基金,40%作为盛氏公积金,20%作为盛氏家族公用。


这是一个兼顾盛氏家族利益和社会慈善的一个公益信托安排,因此得到盛氏亲族和社会各界的好评,1921年北京政府还为此颁发了嘉奖令。可是盛宣怀去世三年之后,有人打破家族表面的平静气氛,认为庄夫人主持定下的遗产分析方案不妥,引发了首起遗产纠纷。此人就是大房盛昌颐的长子盛毓常。


他反对的真实原因,是想以长房长孙的身份,取代继祖母庄夫人,出面主持遗产分配方案。经过反复协商,双方意见未能统一。万般无奈,庄夫人聘请律师,一纸诉状,将盛毓常告上法庭。 


1908年盛宣怀、庄夫人(左五)在日本合影。


以下内容缩写自《中国政协报》郦千明先生的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1920年3月2日,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开庭审理此案。先由原告庄夫人的代表律师发言,大致说盛氏遗产监督分析人李经方所拟定的分产办法,亲族中人及各房子嗣大多数赞成,只有被告反对。话音刚落,其他几房代表律师随即起立声明,对这项分产办法没有异议。  


被告盛毓常代表律师起立称,被告反对该分产办法有两点原因:一是所有公产及公共重要契据如汉冶萍公司股票,在该办法内未有妥善处理;二是办法中有董事会一项,其组织和人选均不妥当。请公堂延期一个月再审,待被告方详细研究这项办法,以决定是否反对。另外,遗产中有现款100万元,被告不比其他各房富有,目前经济比较困难,请先将这笔现款分派给大家。  


原告代表律师反驳说,这项分产办法经亲族会议全体通过,不能因为少数人反对就视为失效,请法庭明鉴。接着,法官俞襄谳详细询问拟订分产办法的具体情况,原告代表律师一一作了回答。于是,法官紧急磋商办法,然后宣布退庭,将择日再审。


盛宣怀夫人庄德华六十寿诞阖家欢。


上海著名的玉佛寺,是庄夫人出资,并让出公共租界土地十余亩,自民国七年(1918)起,历时十年建造完成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官司尚未了结,双方又为老太爷的图章保管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原来,盛宣怀在世时,重要图章均让亲信顾笏庭保管。如今庄夫人和李经方正遵循老太爷的遗嘱处理债权债务,必须用到这些图章,便向顾笏庭索要。不料,盛毓常捷足先登,早于庄夫人找到顾,阻止他交出图章。一边是盛氏家族实际掌舵者庄夫人要章,一边是长子长孙严令拒交,顾笏庭两头都不敢得罪,十分为难。  


双方僵持着,谁也不肯让步。庄夫人终于忍无可忍,再次将盛毓常告上法庭。3月19日,会审公廨传唤双方代表律师到堂,展开激烈辩论。最后由俞襄谳宣布判决结果,谕令顾笏庭将所有图章都交给李经方保管。  


此后,会审公廨又多次开庭审理盛氏遗产案,由于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1921年2月15日,会审公廨又一次开庭审理此案。这次除原被告双方派出代表律师外,还有分产监督人李经方的代表律师参加。各方代表律师当庭开展激烈辩论,争执良久,互不相让。最终判决结果于3月3日宣布:


一、盛氏遗产中保存股股票选举权,应由庄夫人主持办理;


二、盛毓常等要求更改分产清册、行使股票选举权、反对选定愚斋义庄董事会的请求全部被驳回。


三、庄夫人等请求愚斋义庄董事会立案,照准办理。  


就这样,盛宣怀家族的首起遗产纠纷以庄夫人为首的多数派完全胜出而告终。法庭宣布判决结果那天的《申报》载文乐观地说:从此,盛氏家族风潮当可告一结束。事实上,盛宣怀家族的遗产纠纷才刚刚拉开帷幕,新的矛盾将接踵而至。


“愚斋义庄”设立不久,执掌家政的庄夫人就开始思想动摇,到1927年秋庄夫人去世之后,更无人坚守原本的慈善意愿。盛宣怀四子盛恩颐无视章程约定,向上海临时法院提出:将已归入“愚斋义庄”的慈善基金由盛氏五房分掉的请求,并引发一场盛氏姐妹为争得女性继承遗产的权利,与兄弟、侄儿对簿公堂的家族官司,更是轰动全国。盛爱颐(盛七小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女儿身份获得继承权的人。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