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学员佳作赏析(第7期)

 太行森林 2018-03-28

——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轻 松 加 关 注 ——


快乐摄影教室  以影会友  以影求知


编 辑 :影 子

【编者的话】照片的好坏都有一定的道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特邀摄影名家对照片庖丁解牛,点评解读。成绩有人夸,错误有人纠,实在有趣有趣!快乐摄影教室以影会友,以影求知!名家系列点评,欢迎围观,欢迎投稿,欢迎转发分享。


作品名称:《拜佛》

作       者:曹娟(秋凝) 

拍摄器材:iphone6 Plus ,后期Snapseed 

创作思路:采用虚实对比、大小对比的方法,将佛像和影子呈三角形置于画面中,给人一种神秘感。

金俊老师点评


摄影讲究功力,高水平的摄影师出手就有,而且韵动非凡,正所谓功到自然成。


拜佛,首先强调一个拜字,摄影师巧用虚动的影子,表达拜者复杂的心理,暗影占据画面80%的空间,和小小的佛像形成鲜明的呼应。我们虽然看不清拜者的面孔,但是虔诚的心态已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


整个画面呈暗灰调,影调虽然灰涩,略显破旧,恰好表达出摄影者的心境和语境,这种手法,这种做法,绝对不是普通摄影人可以表现出来的。


摄影师曾经过数年的基本功训练,在静物摄影、纪实摄影、风光摄影、特技摄影等题材的表现方面成绩卓著。因此,无论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方面都渐趋成熟。《拜佛》虽然只是一幅小小的习作,但已然门道深厚,功力非凡。


作品名称:《残荷》

作       者:张超(天府联摄超哥) 

拍摄器材:佳能5D3相机

(F5.0、速度1/400秒、ISO200)

创作思路:这是荷塘里面的残荷形成的倒影,观其形状独特,象条鱼、又象人脸、令人回味无穷,于是将其拍下,后期使用PScc2018翻转180度后形成了该照片。

金俊老师点评


象形,是摄影表现的一种方法,常使拍摄物体起死回生,趣味迸发。尤其是在拍摄小品的时候,它就像灵丹妙药一样,能在山穷水复的时候发挥柳暗花明的作用。


荷塘凋零,枯枝败叶,原本应该没啥可拍的,尤其是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更是取景的挑战。


摄影者善于捕捉细节,观察到小小倒影的趣影,构思出鱼和脸的象形感觉,让观者越看越感同身受,趣味盎然。对称倒影的处理方法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卡通般的轻松气氛,丝毫没有残荷败叶般的衰落景象。


作品名称:《玩啥呢》

作       者:付雄英(斯含) 

拍摄器材:iphone6 手机,后期Snapseed 

创作思路:在玩儿什么呢?

金俊老师点评


联想是创意的源泉,是思想的火花,也是作品是否耐看的基础。


想得到,才能做得到,这一点付雄英十分擅长。作为全国创意摄影十佳摄影师,她的脑筋实在太好使了,总是影思泉涌,新意不断。她善于从各种场景中找到拍摄的元素,把原先并不搭界的几个兴趣要点组合在一起。这种联想力,实在让人佩服。


从照片中我们无法看到这些元素是一次性拍成的,还是后期处理而成的。但是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的是结果,是摄影师传达出来的寓意和情趣。


摄影人就是要用影像玩出自己的名堂,玩出自己的构思,玩出自己的绝活儿。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丰富自己的联想能力。


作品名称:《福兮祸兮》

作       者:邓贤俊(邓家田) 

拍摄器材:尼康D800相机

(F10、速度1/160秒、ISO80) 

创作思路:在返乡的摩托车大军中,骑手们带回家的年货千奇百怪,从城里往乡下带家禽的很少,一个福字有中国年味,而一对对称的鹅马上就要成为人类年味中的美餐,所以对鹅来说不是福反而是祸。

金俊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充满哲学思辨的命题,是福是祸,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原本喜气洋洋的画面,让摄影师一解释,就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味。我们为鹅担心,也让我们人类思考,该不该吃这些可爱的生灵。


摄影师长期从事人文题材的拍摄,不愧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张节日期间拍摄的照片,的确有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画面中的福字醒目耀眼,把过年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把打工仔千里走单骑,重礼回乡的真实生活记录下来。对称的两只鹅东张西望,为画面平添生机,为构图增加亮点。


作品名称:《爱的时光》

作       者:舒萍(金子西) 

拍摄器材:华为P10 Plus手机,后期Snapseed 

创作思路:武汉东湖的亭,是游人更是恋人喜好之地儿,抓拍姿态较好的,后期高调黑白。

金俊老师点评


爱情的题材是永恒的,千年不衰,万年不变,都会喜闻乐见。上海的外滩,南京的玄武湖,北京的北海,武汉的东湖都是浪漫之地,诞生过无数情意绵绵的好照片。


摄影师妙用木刻似的黑白高调手法表现相拥的情侣,将爱的美好温馨地记录下来。这种抽象,净化了云漫的天空,纯粹了荡漾的湖面。中式的亭台,像一席婚轿,承载着幸福的一对。水面的反光丰富了画面,形成了变幻流动的对称效果,虽然美感不够,有些生硬,但装饰效果还是说的过去的。


这种画面美术的感觉过强,也很容易用软件实现效果,作为摄影艺术创作,通常不太提倡,还是少用为宜。


作品名称:《看落日的孩子》

作       者:宋玲(木头) 

拍摄器材:Sony NEX一6相机

(F4.5、速度1/100秒、ISO 400)

创作思路:坐在山顶矮墙上看落日的人群中,有一个好动的孩子,突然转身看到身后的拍摄者,眼睛里露出了诧异的眼神。采用Snapseed进行后期处理。

金俊老师点评


反差和对比多种多样,大人和孩子,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虚幻的城市和清晰的人物,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然而,这些还不够,优秀的摄影师一定要再等,等待那不平凡的瞬间突然降临。


在很多优秀作品中,都有类似的景象,譬如一群念经的小喇嘛中,突然有一人回首。一队前行的士兵中,猛然有一人回望。这正是摄影师渴望的景象,也是很多优秀获奖照片的例子。宋玲的拍法,正契合了这种创作的模式。


机遇是为有心人准备的,此言非虚。


作品名称:《街边休息的环卫工人》

作       者:阳艳(轻舞飞扬) 

拍摄器材:VIVO V66手机

创作思路:这张图片拍摄于四川富顺县城街头,中午下班途中路过地下通道时看到通道口台阶上座着休息的环卫女工,从她疲惫的面容中可知道环卫工人的辛苦。刚好太阳下前面电线杆的影子投在通道的阶梯上,形成了明暗分明的两个空间,使画面有了明暗对比和空间感。我路过后感觉是个不错的画面又倒回来用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金俊老师点评


留心处处皆学问,举手投足有文章。这张人行通道处的街拍照片并不难拍,难的是摄影师时时想,处处留意,才没有错过这个瞬间。


虽然是人来人往的过街通道,但是摄影师善于提炼,善于等待,把画面拍得空落落的,人物更显得疲惫孤独。


为了拍到这张照片,摄影师走过了,又赶紧退回来,这是一种眼光,也是一种执着追求的体现。画面中的电线杆,纵横交错的电线,楼梯上的光线阴影,的确如同图框,把环卫工人套在里面。


作品名称:《各行其是》

作       者:邱小辉(我心飞翔) 

拍摄器材:iPhone6 plus手机拍摄

创作思路:当时从一建筑屋里下楼往外走,看到一青年在屋外打太极,急忙拿出手机拍摄,拍了一张他个人的剪影,感觉还是单调些,环顾周围 ,看到有两人从不同方向匆忙往门口方向走,稍等片刻,在成三角关系时得此画面,后用snapseed处理成黑白剪影。但自己感觉还是不理想,当时只注意位置,没有注意打太极的身体动作,如果打太极的把身体展开,会使作品更加生动些。

金俊老师点评


平面立体,散点构图,高反差黑白图片,把层次空间抹平了,虽然有违摄影纪实的基本初衷,但有一种木刻画的特殊韵味。人物如同置于积木之中,姿态各异饶有趣味。


作品名称:《土楼焰火》

作       者:韩逸君(日月) 

拍摄器材:索尼相机7mr2

(F5.6、速度4秒、ISO100) 

创作思路:这是去参加了摄影釆风兼旅游的活动时拍的,福建土楼的四菜一汤是经典建筑,晚上的焰火燃放真是太棒了,第一次拍焰火我手忙脚乱,但总算还是拍到了这个场面。

金俊老师点评


夜景的拍摄是对摄影技术的重大考验,拍摄的时机、拍摄的位置都很有讲究。早了,夜景气氛不浓;晚了,背景漆黑,画面沉闷。


夜景拍摄最好是在华灯初上、天空暗蓝时分按下快门,这样拍出的夜景照片才显得特别专业。这样一来,留给拍摄者的时间就非常短暂了,需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在最佳位置静静守候,待时机一到,快速撷取。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张图片做得是比较到位的,冷暖对照的气氛十分和谐。


相对来说,焰火的拍摄就容易多了。数码相机可以不计工本地摁快门,立拍立现,曝光不合适可以马上改;构图不好,可以移动位置;只要焰火的造型漂亮,就可以不停地快门,景致自然生动。


《土楼焰火》的难度实际是在夜景拍摄的技术,而非焰火。


作品名称:《甜蜜》

作       者:刘影萍(刘小娟) 

拍摄器材:佳能5D3

(F8、速度1/100秒、ISO100)

创作思路:甜蜜有很多种方式表达,用小昆虫来表达甜蜜感觉也不错。

金俊老师点评


昆虫摄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拍摄题材,属于微距摄影的范畴。如果感兴趣,完全可以专心拍摄它,收获可能更大。


照片中,昆虫的姿态非常漂亮。可以看到摄影师是很用心拍摄的。由于绿叶的陪衬,整个画面的色彩非常的好,只是原图的造型有点散,不够紧凑。如果大胆地剪裁一下,画面的震撼力会更强的(见下图)。

快乐摄影  健康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