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都知道最近Facebook正因数据泄密门,遭遇了自身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市值暴跌、声誉受损,扎克伯格为此不得不登报道歉。
然而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在某高峰论坛上公开表示,'中国人更开放,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李彦宏认为,'如果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是效率的话,很多情况下,他们(中国人)是愿意这么做的'。
在Facebook的泄密门正在风口浪尖之时,此观点一出就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大多网友都不满李彦宏代表中国用户发出这样的隐私言论,还有不少人留言称“快把谷歌放进来吧”。也有人表示,用“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效率”这种言论有点断章取义。
在新浪财经发起的微博投票“李彦宏称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你认可他的观点吗?”当中,82.4%的人认为“呵呵,我的隐私不容任何侵犯”;认为“有便利的话,可以用隐私换”的人仅占7%。
根据知微传播分析的数据显示,网友对李彦宏言论的看法不一,正面关键词有彻底、精彩、开放、明了、勇气等;负面高频词有费解、腐烂、怒、倒闭等等。
接着说现状,在Facebook数据泄露之后,老外发起了删除FB的活动,公司的股票也大幅下跌;雅虎用户信息大规模泄露,导致后来的收购价贬值了3.5亿美元。反观国内,CSDN、天涯等网站用户个人信息都被黑客大规模晒到了网站,也没见着有人高喊要删除,当时那些网站也没遭受上述那么大的损失。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是麻木了吧。《网络安全法》有规定,网络运营者采集用户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实际呢,现实中有多少平台遵守最少够用原则呢,恨不得想直接读写通讯录的权限。
在这样的环境下,日积月累的长期熏陶,不麻木才怪。北京消费者协会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手机APP采集最多的个人信息是联系方式,占比高达79.62%,而在安装或使用APP之前,41.16%的人从来不看授权须知。其实看了也挺无奈,有网友在评论中无意说出了事实:不给权限,就不给服务。
一句话,并非不在乎,而是无能为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