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用户以隐私“换取”便利?虽有无奈但隐私意识薄弱

 最极客 2020-07-23
最极客
最具极客精神的新媒体

在近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百度CEO李彦宏的一段关于中国用户对隐私态度的言论引发了争议。

李彦宏表示,网络中可搜索的数据只占数据总量的20%,余下的80%则掌握在企业手中,若能将数据聚集,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数据功用。接下来他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这段话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用户为图便利,不会对隐私问题太在意。

近些天来,关于用户隐私的议题屡屡成为热门。就在不久之前,大洋彼岸的Facebook因为泄露了5000万用户隐私惹上官司,并且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市值缩水将近500亿美元,扎克伯格为此公开道歉。

自从进入信息时代,用户隐私逐渐成为一个敏感的议题,李彦宏在此时说出相关言论,无疑会引发关注与争议。中国用户真如李彦宏所言愿意以隐私换便利吗?这是自愿还是无奈?

如今,安装一个软件,需要先同意包括通讯录、录音拍照、授权位置等多项权限,有些权限甚至与要下载的应用主功能毫无关联,最高要求获得的权限竟然达到30项。对此,用户更多的是无奈,而并非完全自愿。虽然知道有泄露隐私之嫌,但为了能够正常使用软件,不同意也要同意,更多的变为“被授权”。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有许多应用,用户一旦使用就与透明人无异,几乎无隐私可言。一些手机应用越权获取用户信息的行径,成为了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主要渠道,并由此衍生出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

隐私泄露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所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用户许多泄露隐私的行为都是无奈之举。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中国用户对个人隐私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经济观察报》中曾提到,往往用一些小甜头就能从中国用户处获取到个人数据。比如许多一分钱团购的活动,能够很容易地获取到用户的地址和电话。还有一些社交网络中的小测试,当用户去做这些免费的测试之时,早已被收集了数据。许多用户在一些小便宜和诱惑面前,就不那么在乎自己的隐私了。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隐私意识并不那么强烈。毕竟今天的中国社会刚刚脱离几世同堂的家庭和计划经济时代,真正的隐私保护意识还没有被培养起来。

此外,中国的互联网普及速度极快,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这些数据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李开复在谈到中美AI竞争时,也表示中国AI的优势就在于庞大的数据。因为中国市场广阔人口众多,智能设备和数据搜集会加速中国AI发展,而且投资方面也远超美国。

当然,李彦宏的本意并不是要贬低中国用户个人隐私的价值。因为他还说:“如果用这个数据会让所有者受益,而且他也愿意让你使用这个数据,我们会使用的,我想这是我们的基本做法。”

李彦宏想要说的是,中国网民对隐私并不那么敏感,百度会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之下使用数据。李彦宏的话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与百度以往的一些与用户隐私相关的事件以及中国互联网环境不注重用户隐私的行为不无关系。

实际上,隐私问题并不只存在于中国互联网中。即使是在隐私保护方面花费大力气的谷歌,也免不了被媒体曝光侵犯用户隐私的事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事实,即仅靠企业自律是不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的。

本质上,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就是利用用户数据推送广告,所以企业内在是不存在太大的变革的动力的。因此,保护用户隐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相关机构不断完善制度,才可能使用户隐私更好地得到保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