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增生

 我爱你文摘 2018-03-28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 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乳腺增生使乳腺导管和小叶发生周而复始的增厚、复原。如经前明显,经后症状自行消退,这为生理性乳腺增生。如乳腺导管和小叶的变化无周期性,为病理性乳腺增生。其主要类型有:乳腺小叶增生、导管增生、囊性增生、乳腺瘤样增生。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杜延泽

乳腺增生病恶性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

乳腺增生具有疼痛、触痛、结节三大主要特征,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不完全清楚,主要和内分泌紊乱有关。

乳腺增生病的结构变化

乳腺增生病指:临床上以乳痛、乳腺组织局部增厚或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为主要症状;病理上以上皮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及部分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变化的疾病,统称为乳腺结构不良。

“乳腺增生”必须区分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妇女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以30岁~40岁之间为多见,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36%左右。成年女性乳腺增生病患病率有递增,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健康妇女高。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属于乳腺增生病的后期阶段,乃是乳腺组织病理性增生,病理改变除了小叶增生外,主要是多数中小乳管扩张形成囊状为特点。乳腺囊性增生病仅占全部乳腺增生病的18%,而且肉眼可见的大囊肿更少见。本病中,少数患者可见到乳管上皮由增生而后间变为癌,所以本病也称为癌前期病变。其癌变多在10%~20%左右。

全面重视乳腺增生病的重要性

1、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高: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 25~45 岁的女性。

2、潜在危险:乳腺增生病有相当多的患者重视程度不够,不就诊或只求缓解乳痛症状,而意识不到乳腺增生病的潜在危险,有少部分乳腺增生长期迁延不愈,会发生乳腺良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3、发病原因: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导管和乳腺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临床为:情绪不畅、月经紊乱、婚育、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4、主要症状: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内有肿块,而临床检查时却仅触及增厚的乳腺腺体。

5、治疗方法:由于乳腺增生主要是激素失衡造成的,所以治疗则应从调理内分泌着手。中医中药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月经失调、便秘,合并乳腺增生者效果尤为突出。

6、自查乳房:为了能及时发现乳腺疾病,25岁以上女性一定要每月自查乳房,切勿用手挤捏,以免将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乳腺增生病是非炎症的乳腺肿块

1、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以乳腺肿块和胀痛为主要症状,并与月经周期和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2、乳腺增生是一种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妇女,但以中年妇女最常见。由于内分泌紊乱所致,雌激素过多,孕激素不足或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分敏感所致。

3、乳腺增生病一般为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亦可始终为单侧。乳腺胀痛的程度不一,大多数与月经周期有关。部分患者有乳头溢液,多为双侧多孔溢液,为浆液性淡黄水。

4、乳腺肿块形态以片块为多,分为薄片块及厚片块,边界不清,大小不等,质地硬韧,活动性好。部分病人肿块为结节状,质地较硬,增生程度比较高,应当严密观察或手术活检。根据研究资料,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约2~3%,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要更加重视。

生理性乳腺增生的特点

乳腺组织是性激素的靶器官,有卵巢功能的妇女,乳腺在内分泌激素影响下,乳腺组织都有周期性增生复原的组织改变。

在增生期,有些人可能自觉乳房痛,或触到乳腺有些增厚,特别是经前更为明显,经期过后,上述症状就能自行消退。也有每次月经乳腺出现肿块,并有持续长短不一的疼痛,有的连续数月,也可长达数年。

组织学上的改变包括腺泡、腺管或腺小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这样的“乳腺增生”通常又叫“乳腺小叶增生”,生理性乳腺增生大多可自愈,有的在妊娠,哺乳后症状完全消失,有的在绝经后1-2年后自愈。

如果每次月经乳腺出现肿块,并有持续长短不一的疼痛,有的连续数月,也可长达数年。这些是生理性改变,不算是病,也不需治疗,不要轻易给经前乳房出现胀痛者都戴上“乳腺增生病”的诊断。

病理性的乳腺增生特点

1、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出现肿块和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的增生性病变,它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2、该病变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患者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雌激素水平增多,可使乳腺间质纤维化,并导致管腔狭窄,分泌物积聚在腔内,引起导管扩张,如进一步发展则可形成囊肿。

3、乳腺增生症的病理学性质是:乳腺“小叶增生”的疾病,是以患者的乳腺小叶和中、末导管的扩张、增生和囊性改变为主的一种缓慢的病理过程。该病变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患者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

4、乳腺囊性增生病,在组织学上有小乳管高度扩张而形成囊肿,乳管上皮细胞增生,多数中、小乳管可发生乳头状瘤,由于本病不但上皮增生、尚有囊肿形成,所以被称为“囊性乳腺增生病”,属癌前病变,该病可发生癌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对于“乳腺增生”必须区别对待,不能笼统处理。

5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于乳腺增生病的后期阶段,乃是乳腺组织病理性增生,除了小叶增生外,主要是多数中小乳管扩张形成囊状为特点。占全部乳腺增生病的18%,少数患者可见到乳管上皮由增生而后间变为癌,所以本病也称为癌前期病变。其癌变多在10%~20%左右。

乳腺腺病性增生

乳腺腺病是指乳腺的小叶小管、末梢导管与结缔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依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组织形态变化分为:小叶增生型、纤维腺病型和纤维化型。

小叶增生型:小叶数目增多,小叶内腺泡数增加,但仍保持小叶境界,小叶内结缔组织轻度增生,小叶内及其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小叶增生型为病变的早期,主要是上皮增生而间质并不增生或轻度增生,小叶内管泡数增多。随着病变的发展小叶内除了导管和管泡进一步增生外,纤维组织也有程度不等的增生发展成纤维腺病。在病变发展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退化,非典型小叶增生可发展为管内癌。乳腺小叶增生时乳房疼痛多为胀痛或刺痛,多在月经来潮前10天左右开始出现双乳胀痛,月经来潮后胀痛缓解甚至消失,疼痛严重者不可触摸,肿块多为大块状及大片状,质地较硬,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好,触痛明显,伴随腋下及肩背部疼痛,乳头溢液,月经失调,情绪波动等。

纤维腺病型:小叶内除末梢导管和管泡进一步增生外,纤维结缔组织也有程度不等的增生,在管泡增生的过程中,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小管彼此分开,向小叶内管泡的正常形象分化,微囊样小圆腔盲端形成,被称之为盲管腺病。后期是以小叶内结缔组织增生为主,小管受压变形分散,管泡蒌缩甚至消失称为硬化性腺病。如间质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致使管泡萎缩消失,最终发展成乳腺纤维化。

纤维化型:病变特点是间质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致使管泡萎缩消失。虽然有些病例初期小叶轮廓仍尚存在,可随纤维化的加剧,小叶逐渐缩小,终于结构消失,只有萎缩导管残留下来。

乳腺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

严格来说,乳腺非典型性增生是病理组织学诊断,不是临床诊断。

一般认为乳腺癌是在非典型性增生基础上发生的,其发展过程可能经过如下阶段:正常乳腺组织 →增生 →非典型增生(轻、中、重度) →原位癌 →浸润癌。

因此,乳腺非典型性增生常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应予充分重视。乳腺增生与癌变的关系,从理论讲是细胞增生的最终恶果,是细胞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质变,它经历了轻度增生非典型增生 细胞突变 癌性增生的过程,所以仅从这个意义看,乳腺增生最终可以发展为乳癌。

但是,由于增生的发展不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多数增生细胞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再继续发展,停滞在某一阶段,所以,只有部分乳腺增生病能发展成乳癌,把乳腺增生病分为两类:一般性增生和癌前增生。

如果患有乳腺增生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乳腺非典型性增生的病理检查

乳腺非典型性增生结构上可呈乳头状、实性、筛状、腺型等表现。共同点均为导管变粗、管径扩大、细胞体增大明显、呈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异形性,细胞出现极性紊乱,双层结构愈加不显著,组织学检查尚可将其增生非典型性分三级。

Ⅰ级:异形性不明显,排列有极性,有明显双层结构;

Ⅱ级:轻度异形性,细胞排列紊乱,边缘一层仍保持极性,双层结构仍可见;

Ⅲ级:异形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或仅见残留极性现象,双层结构消失或偶见,细胞有松解现象,但无坏死。

乳腺非典型性增生又可分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和非典型性小叶增生。

男性乳房增生(发育症)

临床上发病率较少,多在乳房一侧或双侧乳晕下可触及孤立的结节,质地较硬韧,边缘清楚整齐,活动度良好,与皮肤无粘连,直径在2--5厘米左右,肿块位于与乳头呈同心圆位置的“腺瘤型”者,一般用药1个疗程,可达到调补肝肾,补益气血,调节内分泌系统,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消散肿块.

另外对于一部分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乳腺边缘不清,呈弥漫性增生,与周围的乳腺组织往往融合一起,乳晕下也无明显的结节触及,发育的乳房肥大如成年女性的这种“弥漫型”,一般用药1--2个疗程,可迅速消除增生组织,同时指导患者配合功能锻炼,可迅速恢复男性的正常乳腺组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