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

 大西瓜nj5u4j9h 2018-03-28

GIF

GIF

人,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孔子的三个弟子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应该如何省过?曾参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三省吾身,原指每天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来指经常自觉地反省自己。

我们学习曾子,主要是学他对自己勇于反省、勤于反省的精神和做法。自我反省,古今中外都认为至关重要。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瓦茨说:“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鲁迅说:“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靠强制的外力去规范人的行为,毕竟是表面的暂时的。用自发的内力去改正人的思想,才是内里的持久的。如果人都能多反省一点,社会和个人是否会多一些幸福与和谐呢?

应该如何闻过?仲由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闻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仲由,字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他虽粗率直接,好勇力,却也非常可爱。他不信权威,敢于当面指出孔子的错误之处,故而孔子对其评价很高,认为子路“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仲由对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非常高兴,这也是非常人所能做到的。一般人闻过则喜的恐怕较少。这也是人性使然,自尊心强爱面子,害怕听,或者认为对方说的道理不对,不值得听,或者认为说的方式方法不对,不愿意听,等等。仲由能这样满怀喜悦地去对待别人指错,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应该如何改过?颜回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不贰过”。《论语·雍也》:“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回过早去世了,孔子哭得非常伤心。鲁哀公问:“你的弟子哪一个算得最喜欢学习?”孔子回答:“我有个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再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继承,传播我的理想了。”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有其过人之处。

不迁怒不贰过,这恐怕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修养。遇到不顺心的事,能够不把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能做到这点已经很难得了。对待自己犯过的错,对待自己知道的别人或者前人犯过的错,不犯第二次,能做到这一点更加不可思议。对待大错,人能保证不贰过就不错了。对待小错,谁能保证自己不重复犯同样或者相似的过错呢?

“三省吾身”、“闻过则喜”、“不贰过”,这就是孔子弟子教给我们的“对待过错三部曲”,能否从中受益,收益多少,还要看我们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