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顶级专家共识:针灸、脐疗、贴敷治疗泄泻方案

 寂寞的牧羊人 2018-03-28

冬春交际之时,常常可见消化科门诊人流攒动,大多都是因为泄泻前来就医。今天摘录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专家治疗泄泻中关于针灸及外治法的部分进行解读分享。

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中因消化器官功能和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腹泻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肿瘤及药物相关性肠炎等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针灸治疗

针刺

多选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经穴, 配以足太阳经经穴。主穴用天枢大肠俞、 足三里气海关元中脘;

配穴

灸法

艾灸多选腹部的任脉俞穴,最常用的是神阙、气海、关元、天枢;

  • 辨证施灸,如脐中疼痛不舒灸神阙;

  • 脾虚乏力、声低懒言灸气海;

  • 五更泻灸关元;

  • 寒湿泄泻灸水分

  • 灵活运用隔物灸, 如泄泻腹胀隔葱灸,寒湿困脾泻下冷冻如痰隔附子灸等。


外治法

穴位贴敷

取穴: 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关元、中脘、足三里。

中药膏的制作: 取白芥子、肉桂、延胡索、炮附片各 1 份,甘遂、细辛各0. 5份,共研细末,用鲜姜汁调成稠膏状,做成 1 cm × 1 cm 的小丸,放在直径约5 cm的胶布上,固定于上述穴位。每隔10日贴敷1次, 每次敷贴4~6h,连续贴敷3次。此疗法用于脾胃虚弱型泄泻的治疗。

脐疗

脐疗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以脐 (神阙穴) 处为用药或刺激部位,将中药的不同剂型 ( 如丸、散、膏等) 通过贴脐、敷脐、涂脐、蒸脐等方法,激发元气,开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药物为丁香、艾叶、木鳖子、肉桂、麝香、大蒜、吴茱萸、胡椒等。


参考文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 2017)[J].中医杂志,2017,58(14):1256-1259.

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转载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中医同好学习参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马上删除该内容。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


艾灸贴

相关阅读

阳痿的调理方式及注意事项

男性有阳痿,女性也有“阳痿”

阳痿不举临床验方举隅,附自测用药工具

疑问问医生


请先关注微信公众号:神黄中医智库

回复症状名,如“感冒”:进入自诊页面

回复古籍、方剂名称:直接查阅相应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