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陶瓷】中国河北省地方契丹文化时期瓷器欣赏

 RK588 2018-03-29










中国河北文物欣赏

             


辽代蟹青釉鸡冠壶

壶身上扁下圆,上有管状单孔系。器身有缝合线,是仿皮囊形状制造。下为矮圈足,足稍外撇。壶挂蟹青釉至圈足上部,釉色厚重均匀,晶莹光亮,烧制火候高,胎釉结合紧密,胎质坚致细腻,泛浅黄色。器腹部有小支钉痕。亦为直接入窑,器腹间横置窑具烧制。器型制作规整,端庄大方,为早期鸡冠壶中之上品。


辽代三彩划花卉罐

小口圆唇,短直颈,丰肩鼓腹,腹下渐内收。矮圈足稍外侈,内壁无釉外壁由口至腹部挂赭、绿、白三色釉。有明显堆脂痕及泪痕,釉色浓淡有致,玲珑剔透,耐人寻味。胎淡红色,质坚致,器身由弦纹形成两层纹带,刻葵花纹。线条较细且柔和。罐制作端庄规整,花纹典雅大方,釉色凝重艳丽,为辽三彩大器中罕见的作品。


辽代海棠花式长盘

盘口沿作八曲海棠花式,宽边平底,其造型与唐代流行的金属捶制的曲边长宽完全相似。内印凸起的花纹,涂黄、绿、白三色釉,盘心印等距离的葵花三朵,地子为叶纹,叶脉清晰,口沿印卷草纹一周。盘外壁挂黄釉至口沿下,底露胎,无釉。是独具契丹民族风格的盛食器,为辽三彩中的精品。


辽代黄釉刻牡丹花盆

敝口外折沿,浅圈足,器内壁满施釉,外壁施釉至圈足以上。胎质较坚密细腻。黄色釉,釉色浓艳晶莹。于内壁腹至底部划相对的牡丹花两枝,笔法娴熟流畅,布局疏密有序,制作规矩。器形稳重大方,属辽瓷中的一件佳作。在盆内底有椭圆形的三个小支钉,无疑这件器物采用的是仰烧法制作。


辽代白釉弦纹盘口注壶

釉色灰白,盘口,颈呈竹节形,短直流,圆肩,腹壁较直,肩部有弦纹一周。圈足稍侈,足底有旋削痕。注壶是仿中原形式烧造的瓷器。

辽代制瓷业的工匠应是来源于战争俘获的磁州镇和定窑的窑工。北京(辽代为南京析津府)龙泉各窑作为已知的辽代七大瓷窑之一,所烧制的瓷器以白釉为主。所烧的白釉精品,可与定窑媲美。这件注壶实用,壶体修长秀美,釉色晶莹,不失为辽白瓷中之精品。反映了辽代制瓷工艺受中原的影响,已到了日臻成熟的高水平。


辽代绿釉单鋬壶

直口,圈足,口沿外侈。腹中部一侧有一横向鸡冠耳,下有环耳。肩部有明显的凸棱一周,施浅绿釉至足上部,釉可见细小开片,釉面可见垂泪痕。胎,白色为泥质,属低温釉陶,应为冥器。这件单鋬壶造型新巧,别具匠心。


辽代绿釉刻莲花鸡腿瓶

小口,宽肩,器身细高如鸡腿。口沿下、肩部及腹中部刻凹弦纹,将瓶分为三个纹带。肩上刻俯莲,腹下刻仰莲,腹上部刻形态各异的莲瓣,枝叶繁茂,疏密得体。技法娴熟豪放,瓶形体硕大,釉色翠绿娇艳。这件刻划精美的储藏器,无疑是辽瓷中少有的精品。


辽代绿釉双猴攀系鸡冠壶

扁体,短直管状口,上有盖,旁有双孔系,呈凹字形。两系后各塑一攀援状的小猴。平底内凹,壶身两侧各有棱角突出的曲线仿皮囊缝合痕。器身满挂绿色铅釉至足底。釉面有金属光泽。泥质胎,质松软,为低温釉陶。器身两侧阴刻卷草纹,刀法娴熟流畅。整个器物给人以典雅华贵之感。属辽陶瓷中之姣姣者。


宋代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执壶

圆腹,圈足稍外撇,管式口,中部稍细,曲柄,柄部有菱形花纹。壶身除圈足着地处外施青釉,釉色青中闪灰。胎泛红色。壶肩部有弦纹一周,口部和腹下部有开片。腹部刻凸起的缠枝牡丹两方连续图案花纹,刀法纯熟犀利洒脱,具有浮雕效果。造型稳重大方,为耀州瓷中的上乘之作。


辽代青釉莲蓬盏托

通体施青釉。内折沿,六瓣花式盘口。盏托呈一朵莲蓬花状,中间内凹0.3厘米,直径为5.8厘米,圈足稍外侈,外高0.8厘米,内凹1.8厘米。盏托中央分为内外两区,可见大小莲子二十余粒。灰白胎,可见细小砂粒。这件器物釉色均匀晶莹,造型规矩新颖,为耀州窑青瓷至佳作。


辽代海棠花式长盘

盘作八曲海棠花式,宽沿平底。它的造型与唐代流行的金属锤制的曲边长盘完全相似。说明它的造型源于这种金属器。盘内印凸起的莲花纹。涂黄、绿、白三色釉。口沿印卷草纹一周。外壁涂釉至口沿下部。胎质较细,泛粉红色,露粉白色化妆土。盘口沿上有一较大长条形支钉痕。为仰烧器。


辽代花式口三彩方碟

方形,平底,侈口曲边。碟内满印凸起的花纹,挂黄、浅绿、白三色釉,给人以明快之感。外挂釉至足以上。胎成赭色,施白色化妆土。碟心有支钉痕,为仰烧器。由于地下侵蚀,口沿釉已无光泽,是华贵的餐具。


辽代花式口三彩盘

盘作圆形,侈口,曲边,平底。盘内满印凸起的莲花纹,施黄、白、绿三色釉,盘心有不太明显的支钉痕。盘外壁挂釉至足底以上。胎质细腻,泛粉红色。


辽代黄釉瓷盘

盘作圆形,侈口,圈足。内外壁满施赭黄色釉。釉色晶莹光亮,但不均匀。胎质较细,泛灰白色,施紫色化妆土。盘内有小支钉痕,为仰烧器。盘内外壁均有较明显的轮制弦纹痕。


辽代墨绿釉朵云花卉盘

盘作圆形,侈口圈足。盘内印凸起的如意云纹、水波纹、花卉纹及钱纹。内挂墨绿色釉,外挂黄釉。盘心有等距三个小圆形支钉痕,为仰烧器。胎质较细,泛粉红色。器形制作规整。


金代白釉印花双鱼纹盘

盘作圆形,敞口,小矮圈足。盘内为印花,中心为双鱼,其外为双凤,其间衬以莲花,最外层的边饰为回纹。施白釉,釉色灰白,光泽较差,显浑浊。口沿一周无釉,为覆烧器。胎体较薄,给人以轻巧感。


辽代白釉盏托

盏托尖圆唇,折沿,斜折腹,圈足稍外侈。白色胎釉,釉色纯正,胎釉结合紧密,器物小巧,制作精细规整,耐人寻味。


辽代黄釉划牡丹花鸡冠壶

壶作高身,长管状口,圈足。提梁为指捏纹,类似鸡冠状。器身无皮条装饰,是圆身环梁式的普遍形式,盛行于辽代晚期。壶挂黄釉至腹下部。釉色不甚纯正,光洁度差,有脱釉现象,胎釉结合不好。胎为细砂质,较坚致,泛粉红色。胎面施白色化妆土,壶身两侧各划牡丹花一株,线条很细且柔和,笔法流畅,给人以素雅之感。壶制作端庄、规矩,为辽瓷中之佳作。


辽代黄釉鸡冠壶

壶作高身,呈管状口,圈足外撇,提梁为指捏纹,器身无皮条装饰。属圆身环梁之普遍形式。盛行于辽晚期。施黄釉至腹中部,釉色浓重晶莹,腹下部露胎,其上部挂浅黄色化妆土,胎质较粗,泛红色,腹部有支钉痕迹。器形不甚规整,制作草率。


辽代酱青釉鸡冠壶

壶作扁圆体,上薄下厚,扁圆形口。鸡冠状的尖部已成平直,而在口旁孔部的上部平行,近凹字形。缺口两侧各有一孔,是为扁身双孔式。这种器型是比单孔式较晚的一种形式,凹字底,器身上部及正背两面阳刻较细的直线与曲线纹,作为装饰。壶满挂酱青釉至足底。釉色凝重均匀,如镜面光洁,有金属质感,属双孔鸡冠壶中一件佳作。


辽代墨绿釉鸡冠壶

壶作扁圆体,高身圈足。口无颈,高环梁。器身上下各有横向及属相凸起的皮条形装饰。环梁作皮绳状。保留着皮壶的原形。其年代较扁身双孔式为晚。壶施墨绿釉至腹中部。釉色厚重艳丽,较均匀,有玻璃质感。胎显厚重且粗糙,泛粉红色。露胎部分有明显的旋削痕迹。器身上下游多处较大的圈形及条形支钉痕迹。


辽代浅绿釉鸡冠壶

短管口,鼓腹,平底稍外侈。鸡冠形鼻有一孔,壶身施浅绿釉,有多处泪痕。腹下部至底部无釉,粉红色砂胎。


辽代白釉弦纹长颈瓶

喇叭口,颈粗而短,颈部有凸起的弦纹两周,宽肩,腹以下至底部内收,是长颈瓶早期的形式。器身满施白釉,釉层厚,有小开片。釉面晶莹明亮,釉泛青色,足底内凹,足底露胎。胎骨厚重,质较粗,呈灰白色。腹部有支钉痕,是采用直接入窑,器腹间横支窑具烧制。这件瓶体型高大,是白釉大型器中的佼佼者。


辽代绿釉长颈瓶

小喇叭口,长颈,颈部有弦纹一道。宽肩瘦足,足外撇,足底内凹。是长颈瓶之晚期形式。挂绿釉至中部。釉面不均匀,浓淡不一形成绿色斑点。胎质较粗,泛粉红色。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口沿上面有较大的支钉痕。说明系用直接入窑叠积烧制。


辽代绿釉弦纹带盖执壶

管式口,上置帽状盖,盖口沿处有一圆孔,供穿系用。口沿稍外侈,圆体,曲柄,柄部有两条竖向凹弦纹。流由肩部斜上出。圈足外撇。壶除底心外,满挂深绿色铅釉,釉面表层有脱釉现象,颜色变浅少光泽。肩部有凹弦纹灵州。胎质较细软,呈粉红色。该壶为低温釉陶,属随葬明器,是仿中原式的一种注壶。


辽代黄釉唾盂

敞口,圆唇微内收,束腰,广肩,鼓腹,圈足稍外侈。口沿外壁及肩部各有一周凹弦纹。口腹施黄釉,圈足无釉露黄白色胎,器物外壁留有三个小支钉痕。


宋代青釉瓷碗

口沿微内敛,深腹,腹壁斜收,矮圈足。足底着地处粘有砂粒。碗内外及足部满施青釉,不露胎。内壁泛灰色,外壁呈青色。釉层厚且均匀,呈半透明。应是与青釉盏托配套使用的茶具。


宋代影青釉莲花龟心碗

口沿微敛,深腹,腹壁斜收,矮圈足稍外撇。足底有刀削痕。着地处无釉,呈红褐色。施影青釉,有细开片。碗心贴塑一褐色细泥小龟。似游动于水中,十分生动别致。外壁刻数瓣莲花,刀锋犀利洒脱,具有立体感。这件器物设计新巧,可谓形、釉及装饰俱佳。属陕西耀州窑影青釉瓷中之精品。


金代白釉鹭鶿水波纹瓷枕

近似银锭状。枕面凹下,两端上翘。枕身如梯形,两侧斜直内收。平底出沿,削去四角。枕两边沿有细凹弦纹三周。枕前后各雕相同的莲花、鲤鱼、鹭鶿、水纹。左右两侧各雕相同的花卉。一侧靠近枕底处有一圆孔。枕施灰白色釉,亮度差,显浑浊,釉内有细小黑点。胎质较细,呈灰色。


元代钧窑大碗

圆唇,敛口,碗壁较厚,腹部弧收,圈足稍外侈,兰色釉施至足上部,圈足露底,紫红色胎。


元代影青釉柳斗碗

敞口微敛,深弧腹,平底内凹。沿下0.4厘米处有一周凹弦纹,腹至底部满施规则的柳斗纹。通体施影青釉,灰白色胎。







来源: 《平泉县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