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解密:为什么老中医不轻易传授自己的医术

 中医二羊 2020-03-10

都说黄帝内经是中医的至高宝典,想要学中医,或者想要学好中医都必须熟读黄帝内经,许多人都说几千年都过去了,为什么总拿黄帝内经说事呢?因为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道理确实是自然之道,非常的实用,中医的根就在这。-----二羊

继续读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读完,最后一句: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内经越读越好玩,当开始读的时候很难懂,读完一遍又从头读一遍,几遍下来发现原来都是相互有参考的,当然前后许多也有矛盾或者相左的,留下的疑问当然此时不能解决,但总有一天会能解决吧。

这一句话总结了经脉之道是生于五脏,并且连通六腑的,在外界自然合于四时、五方、五行,阴阳不同,表里各异,雌雄差别,有顺也有逆。

纲目分明地加以归纳,善于诊脉就是把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记在心中,并加以应用。

当然这些宝贵的经验需要学习的人心领神会,取在手下,得之于心,应在手下。这些东西都不是可以轻易用言语就可以相传的。

这么宝贵的经验道理,对于那些不具备条件来学的,又或者是不用真心实意来学习的,都切勿轻易传授,这就是所谓的得道。

读到这段我突然想起医痴叶天士临终对子孙的遗言: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清代名医叶天士都告诫子孙:医可不可以学?必定要有好的领悟力,读万卷书这样才可以凭借医术救人,要不然,半桶水,那是拿药当刀子去杀人啊!还不如不学的好!

叶天士连自己的子孙都不轻易相传医术,他怕子孙假借他的名声、用他的医术去治病,如果医术不精害了人,则无异于杀人。他真是践行了黄帝内经所说的这句话“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许多传统技艺或者绝活都是这样,由于师傅要求比较高,不敢轻易相传,宁愿把自己一辈子的经验带进棺材也不愿意自己的东西或者一辈子所从事的这个东西被玷污。

真爱的东西就是这样,宁愿带进棺材也不愿意乱传授。

我想许多中医老前辈没有真传弟子其实也是很伤心的事,没有那么一个人来传承自己的东西。

宁缺毋滥,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医传承一代不如一代,想要学的人,愿意学的人也越来越少。师傅没有看到真想学的人也懒得传授了.....

许多人在网上问我要资料,我之前说,你可以有礼貌一点,可以自我介绍让我知道你是谁,为什么要中医资料。但许多人都是理直气壮的,好像我亏欠他一样,自然我也懒得把资料奉送。毕竟,我真不知道你是不是值得我送中医资料。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

如果对你有用,欢迎分享

中医二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主导针药并治的大中医观,一个推崇经典古中医的80后中医。

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