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应用 | 论区块链技术在新零售的应用

 太空浮尘 2018-03-29



区块链技术

        现在区块链技术在新零售的应用,谈得比较多的是在供应链的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商品的全程溯源,从而防止伪劣假冒商品,或者问题产生了能够找到问题的源头。下图是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应用的基础框架:

区块链在供应链实现的基础框架


        通过区块链可以解决商品在供应链不同节点的流通一致性及可追溯性,但是新零售中的商品是实物资产,不同于虚拟资产,所以首先需要实现商品的数字化。而实物资产实现数字化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上链的真实性需要得到保证,特定场景下甚至需要链上链下时刻同步,这些都是应用区块链的成本和技术难点。而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能途径就是与物联网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应用RFID技术实现商品的可识别和一定程度的智能化。


        其实RFID技术很早便被应用于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现在区块链技术则可以确保物品从物理世界向虚拟世界映射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区块链将分类账上的货物或商品转移登记为交易,以确定与生产链管理相关的各参与方以及产品产地、日期、价格、质量和其他相关信息。由于分类账呈现分散式结构特点,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拥有分类账的所有权,也不可能为谋取私利而操控数据。此外,由于交易进行过加密,并具有不可改变的性质,所以分类账几乎不可能受到损害。


区块链与RFID技术相结合

        将区块链与RFID技术相结合,可以打击假货,提高客户对产品供应链的信任。首先,每当产品保管方发生变化时,都需要对带有RFID标签的产品进行扫描。每次扫描将会更新RFID芯片(和后台)的密码,并捕获和更新系统中的地理信息。其次,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可以通过带RFID阅读器的智能手机扫描RFID标签,查看供应链历史记录,确保产品货真价实。扫描时还会提供产地、制造商、外观等产品信息,以及保管地点变换等信息。由于每件商品都带有不同的RFID标签,且会随着供应链中的更新和密码更改进行动态变化,杜绝了复制或伪造行为。打开产品或移除标签都会导致标签无法使用,因此也不能将其用于非法目的。


        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各主体数据的自动化上传;利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完整保存了整个供应链各主体的数据,保证了数据公开透明、可追溯且不可篡改,便于防伪溯源以及监管。


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新零售

        将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结合应用到新零售的供应链中,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再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么做会增加哪些实现成本?增加的价值是否高于实现成本呢?


        首先要求供应链各流转主体都具备RFID信息自动化上传功能,必须配置相应的IoT设备,这个在目前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尤其是针对分散的众多的中小型供应商以及流转中的中小型流转点,需要时间和利益补偿来接受这个成本。


        其次对于最终得到好处的末端消费者来说,需要有带RFID阅读器的智能手机或者专用终端,这也需要增加消费者成本,走入平常老百姓家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第三,现在区块链人才短缺,打造这么一套区块链系统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比较大的投入。


        虽然以上带来的价值以及增加的成本这里还无法做精细的量化评估,但是显然也无法得出价值大于成本的结论。而且基于底层技术的开发进展,受制于技术、成本、效率、服务、监管等诸多因素,笔者认为区块链技术短期内不会在新零售得到普遍应用,规模应用也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但未来确实潜力巨大,从长期来看,区块链通过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改变了连接方式,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未来新的生产关系和信任关系将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对零售行业也不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