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张振东:家庭收入的N1和N2

 热心_市民 2018-03-29

家庭收入的N1和N2

 

N1和N2 解释

我们把人们普通劳动所得的收入定为N1,把依靠投资使得财富增长的部分定义为N2。

本节要介绍的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比不同收益率而产生的巨大财富与购买力的对比。希望有作用于改变人们现在专注于N1而忽视N2的惯性思维。

 

 

还记得那个布匹为货币的时代吗?还记得人们在意识到布匹的购买力下降了之后是怎么做的吗?

是的,民众为了保持其购买力,更加拼命“织布”。但是再怎么拼命地织布,还是到不了致富的那天,因为布匹还在贬值,拉长了时间去看,它贬值的速度让你不敢想象。那么无止尽的辛苦劳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无用功,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

 

这看上去很傻,但是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千百年来也没有多大的改变。于是,时至今日我依然遗憾地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在傻乎乎的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织布”上。他们从来不会厌倦,也从来不曾停下来思考。

要说勤劳可以致富,那中国绝不缺少富裕的野心和勤劳,但是我们却痛苦的发现,有些人,就算他一辈子努力工作,还是无法活得体面。而看看美国人,带着太阳眼镜睡在沙滩上晒太阳,活的潇潇洒洒,连金融危机都没有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大的改变。者其中的秘密,后面我会谈谈我的看法。

 

中国人的安全意识又特别的强,而他们寻求安全的方式就是不停的“织布”,比任何一个名族都要努力。

人们之所以努力工作并且把劳动成果换成钱,是因为潜意识里把纸币当做一般等价物,以为可以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储存在当中。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认清,这个社会上的货币并不是一般等价物的真实情况。于是,他们都以为自己解决了劳动成果的存储问题,而后致力于进一步增加其劳动成果,即努力工作。

 中国的中低层收入水平的人们就是太注重与N1的重要性,而怎日在劳累奔波。同时有太忽视了N2的重要性,以至于其常年累积的汗水流失于不经意间。

其实大部分人们的贫穷,真的不是因为工作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小看了N2的复利效果。

 

举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

现在我们做一个这样的假设,一个25岁的年轻人现在一年能赚10万,且收入跟随GDP同步增长,我们假设是10%。不过不论他得收入达到什么程度,他总是消费其收入的一半,把另外的一半用投资。那么他得收入会有两个来源。我们用N1代表其工作收入,N2代表其投资收入。

最后再给定不同的投资收益率,分别等于5%、10%和15%。我们就可以算出他将来的N1和N2以及总财富和购买力分别是多少。

 

先要解释一下,这个题目的逻辑性:

过去的30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30年。

在过去的30年里,GDP年均增长10%,但是CPI也平均增长了5%。于此同时人们的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大概是10%左右。我们有理由希望GDP继续这样飞速的发展,也要做好5%的通胀压力准备。

这个年轻人预计自己可以活到85岁,于是把自己的剩余的60年分成工作的30年和养老的30年。55岁退休,比较惬意吧!

所以说在其工作的30年里必须要累计其剩余30年养老的财富。

于是他做了一个这样的计划,根据每年自己挣得的财富,花掉一半,剩下的恰好可以供当时一年花费的财富留着养老。

 

我们就以10为例列出下面的表格

年份

N1

消费

年初资产

收益率

年末资产

N2

购买力

1

10.0 

5.0 

5.0 

1.1

5.5 

0.5 

1.1 

2

11.0 

5.5 

11.0 

1.1

12.1 

1.1 

2.2 

3

12.1 

6.1 

18.2 

1.1

20.0 

1.8 

3.3 

4

13.3 

6.7 

26.6 

1.1

29.3 

2.7 

4.4 

5

14.6 

7.3 

36.6 

1.1

40.3 

3.7 

5.5 

6

16.1 

8.1 

48.3 

1.1

53.1 

4.8 

6.6 

7

17.7 

8.9 

62.0 

1.1

68.2 

6.2 

7.7 

8

19.5 

9.7 

77.9 

1.1

85.7 

7.8 

8.8 

9

21.4 

10.7 

96.5 

1.1

106.1 

9.6 

9.9 

10

23.6 

11.8 

117.9 

1.1

129.7 

11.8 

11.0 

11

25.9 

13.0 

142.7 

1.1

156.9 

14.3 

12.1 

12

28.5 

14.3 

171.2 

1.1

188.3 

17.1 

13.2 

13

31.4 

15.7 

204.0 

1.1

224.4 

20.4 

14.3 

14

34.5 

17.3 

241.7 

1.1

265.8 

24.2 

15.4 

15

38.0 

19.0 

284.8 

1.1

313.3 

28.5 

16.5 

16

41.8 

20.9 

334.2 

1.1

367.6 

33.4 

17.6 

17

45.9 

23.0 

390.6 

1.1

429.6 

39.1 

18.7 

18

50.5 

25.3 

454.9 

1.1

500.4 

45.5 

19.8 

19

55.6 

27.8 

528.2 

1.1

581.0 

52.8 

20.9 

20

61.2 

30.6 

611.6 

1.1

672.7 

61.2 

22.0 

21

67.3 

33.6 

706.4 

1.1

777.0 

70.6 

23.1 

22

74.0 

37.0 

814.0 

1.1

895.4 

81.4 

24.2 

23

81.4 

40.7 

936.1 

1.1

1029.7 

93.6 

25.3 

24

89.5 

44.8 

1074.5 

1.1

1182.0 

107.5 

26.4 

25

98.5 

49.2 

1231.2 

1.1

1354.3 

123.1 

27.5 

26

108.3 

54.2 

1408.5 

1.1

1549.4 

140.9 

28.6 

27

119.2 

59.6 

1609.0 

1.1

1769.8 

160.9 

29.7 

28

131.1 

65.5 

1835.4 

1.1

2018.9 

183.5 

30.8 

29

144.2 

72.1 

2091.0 

1.1

2300.1 

209.1 

31.9 

30

158.6 

79.3 

2379.5 

1.1

2617.4 

237.9 

33.0 

注:

从第二年起得年初资产的前一年的资产加上N1减去其当年的消费。

购买力等于当年的财富总值除以当年的消费水平。单位:年

 

由于篇幅问题,我就不把另外的投资收益率下的表格列出来了,而是把不同收益率下的关键性德指标拿出来做了几个对比,希望可以更直观的体现N2的重要性。

 

总资产的鲜明对比

首先我们看看不同收益率下30年间,同样N1收入的人在不同收益率下地资产比较。如图:

[转载]张振东:家庭收入的N1和N2

从图中我们很直观的看到,三者在30年后的财富都很大,都达到一千多万的资产。其实这一点一不奇怪,想想30年前,万元户是什么概念,现在的百万元有事什么概念?

然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所描述的是一个有财富规划的人,而且每年能留下自己当年挣得的一半财富进行投资,假如你是个十足的月光族或甚至是在借钱消费,那就跟这个没得比了。

好,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对比不同收益率下的财富总值。造15%的收益率下,比10%的收益率高出一倍,而10%的资产又比5%收益率下高出一倍。前后相差巨大,要知道,这是N1相同,最常见的是工资相同的两个人在30年内产生的巨大差异。

于此同时我们再拿30年末的资产与者写年间N1的和(约1656万元)进行对比,而看看总资产,5%收益率下不到1500万元,也就是投资收益刚好补偿了这30年的消费。而另外两种情况就不同了,在10%的投资收益率下,30年末资产总值3000万,投资收益基本可以与工资收入持平了,而在15% 的收益率下,创造了超出工资3倍的财富增长,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

 

N2的巨大差距

下面要进行对比的是单纯的N2的对比,我们容易发现5%大约等于5年期储蓄收益,而10%则代表者社会比较认可的投资收益,因为和GDP增长持平,而15%则可以称得上投资大师的水平了。我们来看看同样地N1下不同的收益率经过三十年会有多大差距。

[转载]张振东:家庭收入的N1和N2

 

与上一个图相比,N2的差距拉得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前后相差约十倍。这个差距就不多解释了。

再拿不同的N2和N1进行对比,这里没有N1的图例,但是参考前面的表格可以发现,在10%收益率下,N1开始比N2大,但是在第21年的时候被超越。不过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大。同时在15%的收益率下,在第12年被超越,之后差距达到5倍;而在5%的收益率下,N2始终没有超越N1。

你一定没想到一个工资年均增长了10%的工作牛人,最后被N2远远地甩在后头,其实这些都发生在我们周围,但是你从来不曾关心和思考。

 

购买力的完美解释

如果说前面的几个图例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话,那么下面的这个“不同收益率下资产购买力变化图”能够无比清楚地显示,投资水平对于财富的巨大影响。

[转载]张振东:家庭收入的N1和N2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收益率为10%,或者说刚好等于GDP增速和N1增速的情况下,留存财富对应的购买力长期得到保值。到第30年的时候,恰好完胜退休的目标。

而收益率为15%时,看上去是一个不难的收益水平,却能再第30年的时候达到70倍的购买力。这样的结果一定对让你满意吧!其实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在21年的时候,其购买力达到40倍。也就是说,他在接下来的40年里投资水平达到10%就可以退休了。提前9年完成目标。

让我们在来看以看收益率为5%的情况,也就是大概相当于5年存款利率的投资水准的那种情况。可怕地事情发生了,到第30年的时候。其购买力只要可怜的17倍。如果他估计自己要活到85岁的话,他还不能退休。这是一个很遗憾的结果。

然而,这也是当今无数中低产阶级的现实写照和人生的噩梦。他们当初设计的是那么的完美,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