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厅倒闭怪谁?细数老板犯下的“七宗罪”

 阳光雨小 2018-03-29


在接触过的许多餐饮老板中,


有从其他行业转行来的;


有出于情怀和理想的;


有从小工和服务员做起的;


有垂涎餐饮现金流利润高的,有源于自身资源整合的;


也有好高骛远不想打工的……


但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和诉求投资餐饮,餐饮就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行业。


餐厅经营不善,都是投资人在这些问题的本质上认知不够深入,最终造就花大钱办小事,不断试错不断推倒重来,甚至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血本无归。


表面上看,餐厅的亏损可能是各种客观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而再深挖本质原因,就是企业领导人决策人的原因。


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聊一聊,部分餐饮企业领导人经常会犯的以下“七宗罪”:



1

无知:

对市场调查和竞争对手剖析不够


在商业的领域,一个人思维平庸的显著特点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太低。


而又在餐饮认知上犯一个大错误:


对市场的调查不够,凭个人潜意识做决策;


对竞争对手的剖析不够,对自身资源的评估不够,对人的价值重视度不够,进而造成布局时就落后于市场的平均水平,比竞争对手低了几个段位。


在商场实战中,实战者所看到的商业世界和分析问题的具体方式,与评论家截然不同。


一个餐饮企业的崛起,做了至少500件事最终得出的结果。


而看到这个结果的人压根不可能由一个结果,推断出这500个原因的。


而那些读过几本商业案例书籍,听过几次成功人士分享的人,就自以为很懂生意,找到了商道秘籍了。


对于一个未知领域,在你进入之前,有95%以上的困难是抓破脑袋都想不出来的。那些指望寻找一招致胜秘籍的人,是愚蠢和懒惰的终极体现。


所谓的创业成功,就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做对了选择题,而所有的高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贪婪:

几百万店押宝一个厨师,不是厨师太水,是你太贪


马云曾经有个悖论,说消费者花29元在淘宝上买一个劳力士手表,不是因为淘宝卖假货,而是因为你太贪。这个悖论见仁见智。


我在餐饮领域里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几百万的投资,为省两个钱自己摸索,把身家性命押宝在一个厨师身上。


指望他给你打造尖刀产品线,从此坐等宾客云集,结果不言而喻。 


这真不是因为厨师太水,而是你无知,更多的还是因为你太贪。


这世界一切的本质是交换。各种技能,智慧,商品之间的交换。


付出的价值永远得到等同的价值。你想购买成品的全套可行的解决方案,就要付出钞票;你要买半成品,就是钞票+时间;你要自己加工。


所有的选址失误,用人失误,投资失误,除了对行业和市场的认知不够以及对风险的预估不足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你太贪。


作为投资创业,每个人都想花一块钱办两块钱的事,这无可厚非。


但前提取决于在你自己专业的可控范围内,因为你知道哪些钱能省,哪些刀刃上的钱必须花。


如果仅仅因为一味的省钱,最终会发现,便宜不可能有好货。



3

盲目:

盲从餐饮大,只能自己成为垫脚石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惯例,一个人只要在一个领域成功了,那么他讲什么都是对的,放的屁应该也是香的。


于是部分餐饮品牌满世界刷脸吹牛,引导大家一拥而上,排队加盟,抢着去送钱,害怕去晚了就够不着了。


部分餐饮掌门人各种吹嘘,最终大家发现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己没能成为那个先赚一个亿的主角,倒是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一定是认知度高于常人,对于事、人、物的洞察力高于常人,才更能从本质上分辨出机遇和灾难;


一定是考虑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不一样,才能称的上一个优秀的领导人。



4

虚荣:

太把自己当老板,就没有用心思干活的员工了


很多餐饮老板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太把自己当老板了,最终造就身边围绕一群溜须拍马之辈。


君是昏君,臣是媚臣,员工的心思天天用来溜须拍马和歌功颂德,不思进取,焉有不败之理。而这一切,都是来自该死的虚荣心。


真正好的老板是要把自己当员工看,把员工当亲密战友,身先士卒,勇于担当。


你要时刻问自己除了资本以外,还能靠什么在这个岗位发号施令,还能靠什么让大家唯你马首是瞻。


多少人穷其一生只为活给别人看,只为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认同;


多少人被别人几顶高帽子一戴便飘飘然,权利不仅需要匹配能力和品德,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你能为多少人创造价值,你才能拥有多大的权利,你的事业才能做多大。



5

多疑:

兄弟式合伙,仇人式散伙,多源于猜忌


中国有句古话,贪小利者不可与之共财,多疑者不可与之共事。


很多餐饮企业的失败不是来自外敌,而是来自内讧。


多少餐饮企业,兄弟式的合伙,仇人似的散伙,表面上看起来是没定好规则,利益分配不公,但更多的都是败于猜忌和多疑:


老板怀疑员工吃回扣;


员工猜忌老板不讲信用,画大饼;


投资人怀疑管理者做假账;


供应商怀疑老板没有实力支付货款;


股东怀疑股东有二心。


一个企业,心不能凝聚在一起,力量就不会往一块使,怎么可能能打胜仗?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正能量,没有树立一个好的价值观,不能凝聚人心,集众人之力,引导大家一起去征服市场,征服消费者,反而都在处心积虑赚取企业内部的钱,迟早要出大问题。


好的制度会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会让好人变坏。


权利如果得不到约束和监管,人性哪里经得起考验?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还是人才。



6

虚伪:

员工都不傻,老板鸡贼员工都懂


我曾经看过一家新开店的老板在炎炎夏日,员工午休时悄悄的把三台电风扇关了。


事后笑眯眯的对员工说,主要是怕大家感冒。


事后听起员工议论起这事,我当下心里便断言,这家店迟早出大问题。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月,60%的员工离职,不到半年便草草关门。


员工不傻,谁都不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


聪明人和愚蠢人的本质区别是: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把自己当傻瓜,向别人学习请教,把别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


而愚蠢的人都以为自己聪明,把别人当傻瓜,非要自己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才算经验。


中国的文字都是相对没有绝对,在这个所有人都戴着面具生存的世界,也没有好坏之分。


自古也都是大伪似真,大奸似忠。


但如果你自认为不能像刘备一样用一生去践行虚伪这俩个字,那不如坦然真诚的面对你的合作伙伴,你的员工,你的投资人,你战壕里的朋友。


真正笼络人心靠的都是一份真诚。


 

7

懒惰:

所有行业的聪明人,下的都是笨功夫


很多人只管创业不管守业,只管开店不管运营。


不管是出于情怀,还是出于精力不够用,我更愿意理解是出于对事业的态度不够认真,否则就一定会重视人才组织的搭建。


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因为韧性不够,因为懒。每天面对餐饮的油盐柴米而烦闷,想着赚快钱的渠道。


创业的道路光有激情和小聪明是远远不够,需要的是十年如一日的激情和韧性。


所有行业的聪明人,下的都是笨功夫,都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艺,壮大自己的组织,在每一个环节力求极致,反复修改,反复打磨。


可能大多数时候,这种付出的东西不会马上收到即时回馈,也不一定每一次都能赢。但无论做哪一行,保持这种信仰做事的人,对于同行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