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常说这两个字,家长们要注意了!

 瑞思英语 2020-11-12

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很多的家长都在培养孩子的学习、激发孩子的智力,却很少注意孩子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而这样的做的结果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包办妈妈和没有自主能力的孩子。

上个周末,忙碌了一周的David妈决定好好的陪伴下David,经过一番思索后,David妈决定为David做顿好吃的。

“Hi,David,今天中午我们吃饺子好吗?”

都行,妈妈,我在研究颜色的变化。”

得到David的默许后,David妈辛辛苦苦忙碌了一个中午,终于做好了。把David喊来吃饭后,David只是略微吃了几个就走了。留下David妈一脸的失落。

经常有家长会遇到这样的“熊孩子”:带孩子去逛商场买衣服。对着两件衣服问孩子想要哪件,孩子看都不看就只说两个字:“都行。

家长做主买了件自认为好看的,结果孩子一次都没穿过;问孩子想学唱歌还是跳舞,孩子不置一词,只说都行。家长又凭着自己的考量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孩子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了很久也只是个半吊子。

对这类现象,很多家长都是头疼异常。问选哪个就说都行,帮着给选了又不愿意。

可是,试问我们每一位家长:

· 真的做到真心的考虑孩子的想法了吗?

· 难道家长不是在问孩子之前自己心里已经有了选择吗?

· 难道孩子选择的与家长所选的相悖时,家长会坦然同意孩子的选择吗?

试想一下,哪次孩子选择的与家长不一致,家长不是左劝右劝,一直劝到孩子认同家长的选择为止。

比如David妈后来语重心长的问David为什么轻视妈妈的心意:“难道你不喜欢妈妈陪你吗?”

David:“不是的,妈妈,其实我是想让妈妈陪我一起研究配色的,但你非要跟我讨论中午吃什么……

所以,孩子之所以变成只会说“都行”的“没主见”的孩子,正是因为家长为孩子做了太多的主。

在生活中,家长帮助孩子包办一切,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省得他们走弯路。但人生中有些弯路是一定要走的,孩子自己做出了选择,他才能学习去承担责任、自主思考。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呢?

学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

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随着他们渐渐长大,父母要学会帮助孩子创造更多的空间,给孩子更多的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要知道自主能力是从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自我做主开始的。

比如父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划一片区域,告诉孩子这个区域里的所有布置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也可以专门拿出2个小时,告诉孩子这个时间里,孩子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父母绝不干涉。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提出问题,家长通常因为怕麻烦等等就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从小只是接受轻易得来答案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总希望别人能像小时候的父母那样给自己提供现成答案。

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不会自己思考问题的孩子,又谈何独立自强。

所以家长要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注重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

古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小任务,让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Ta先要尝试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知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适当放些权利给孩子

孩子的自主性在Ta的自主选择上表现最为明显。无论是学习兴趣的选择也好,还是今天午饭吃什么也罢。

家长要习惯性给孩子做主选择的权利,且要保证孩子选择后的执行性,即便Ta的选择很离谱,也要耐心解释为什么不能采纳Ta的想法。

一家人去饭店吃饭,给孩子点菜的权利;想给孩子买件新衣服,让孩子自己选自己觉得漂亮自己喜欢的;想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报或不报,报哪个都尽量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中给孩子权利,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有了主意,才能让孩子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是独立的,是有自己的思维的。

Professor点评:

也许对于很多包办妈妈和爸爸来说,一开始你会不适应这么做,但只要你坚持下去,慢慢的就会发现,不只孩子变了,你也变了。

孩子会更有自己的思维,懂得分辨,给你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你也会越来越轻松,亲子关系更是越来越和谐。

孩子的人生才刚开始,未来的风雨会更多,而只有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前行,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美好天空。

下面是一则重要通知!

千万不能错过!

第八届瑞思英语小达人”活动

已经进入上线倒计时阶段

快来扫码

领取森林守护秘籍

准备化身森林守护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