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阳补阳,源源不断升发阳气!

 昵称29485091 2018-03-29

经络养生,健康一生!


阿强前言

    阳气能温煦脏腑百骸,抵御外邪,益寿延年。一旦“阳气不足”,就会导致一系列“阳虚症状”,如头晕、怕冷、小便多、腹泻、下肢浮肿等。


    说到补充阳气,很多人都知道要常晒太阳,吃些补阳食物,但少有人知人体本身就有7个“生阳点”,拍打这7个“生阳点”,就如给人体加油,能源源不断地产生阳气!




拍打百会生“头阳”

百会生“头阳”


人的头阳亏虚时,表现有头痛、眩晕、精神不振、多梦易醒等症状。按揉百会能产生阳气、醒头目。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为督脉要穴,百会为诸阳之会,刺激此穴,能打通阳经,充盈脑中阳气。


方法:

站立或者端坐在椅子上,用一只手拍打百会穴,对生阳有好处。






拍打中府穴生“肺阳”

中府穴生“肺阳”


肺阳不足常表现为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咯痰清稀,易感冒等症状。治疗应振奋肺中阳气,可点按中府穴。

中府穴(两手叉腰,找到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然后垂直向下一肋骨即是)为肺经首穴。刺激此穴能有效补充肺中阳气。


方法:

直接拍打中府即可,一般也可以拍打云门穴,对于肺气不足,咳嗽,肺里有痰效果很棒。






神门穴生“心阳”

神门穴生“心阳”


心阳不足常表现为心悸怔仲,咳喘心闷,形寒肢冷,失眠多梦,伴有纳呆少食,中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应振奋心阳,可刺激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刺激此穴能交会心肌气血,振奋心脏的阳气。


方法:

找准穴位,直接用拍痧掌拍打即可,拍出痧效果最佳。





中脘穴生“胃阳”

中脘穴生“胃阳”


胃阳不足表现为胃脘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伴有泛吐清水,或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等症状。治疗应温胃补阳,可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骨连线下端的中点,刺激此穴能补充胃中阳气,促进胃动力,改善消化功能。


方法:

可以隔着衣服拍打中脘穴,配合揉脐效果更佳。






足三里穴生“脾阳”

足三里穴生“脾阳”


脾阳不足常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唇淡、食少、不消化、腹泻、四肢不温、倦怠等症状。治疗应温补脾阳,可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拍打足三里穴可温补脾阳,增强体力,延年益寿。

方法:

1、点燃艾条一端,悬挂在足三里穴的上边约3公分处,每次10分钟,然后反侧身,灸另一侧的足三里穴,每日1次。

2、直接拍打足三里。调理脾胃效果更佳。





涌泉穴生“肾阳”

涌泉穴生“肾阳”


肾阳亏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伴有五更泻、浮肿、尿急、夜尿频多等症状。治疗应补肾温阳,可点按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心,第二、三脚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脚底连线的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刺激此穴,能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中阳气。

方法:


直接拍打脚底涌泉穴,整个脚底都拍打了。不仅可以提升肾阳,还有抗癌,预防衰老功效。





至阳穴生“背阳”

至阳穴生“背阳”


人的背部阳气不足时,常有背部凉风感,肌肉僵硬等症状。刺激至阳穴可增强背部阳气。

至阳穴位于背部中央,肩胛骨连线的中点,刺激至阳穴有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的功效。


方法:

直接拍打后背至阳穴,不仅可以提升阳气,还可以疏通督脉、膀胱经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