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熏洗、外敷加棒击治疗跟痛症技术

 zyh3080 2018-03-30

简要

疾病简要  跟痛症是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总称。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从解剖上看,跟下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部位,因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呈柱状排列,又称脂肪垫,在脂肪垫与跟骨之间有滑囊存在。跖筋膜与趾短屈肌附着于跟骨结节前方,维持足纵弓的跖筋膜起自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沿跖骨头附着于5个足趾的脂肪垫上,再止于骨膜上。它们的关系有如弓和弦,在行走或负重时,跖趾关节背屈、趾短屈肌收缩、体重下压的重拉力,均集中在跟骨跖面结节上。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加上长期的慢性劳损,以及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的刺激,可导致跟下脂肪垫和滑囊的慢性炎症,或因跟骨跖面结节骨质增生刺激脂肪垫和滑囊,均可引起足跟痛。足跟痛分为足跟后侧疼痛和足跟跖侧疼痛。引起足跟后侧疼痛的原因主要有跟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或增生等;引起足跟跖侧疼痛的原因主要有跟骨骨刺、跟骨内高压症、足跟跖侧脂肪垫萎缩、足跟滑囊炎、跖筋膜起点处筋膜炎等。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张建华

中医认为跟痛症主要由于足部劳累过度,筋骨受损,瘀血阻滞,气机运行不畅,故出现疼痛不适;也可因老人肾气不足,气血衰少,运行无力而瘀滞于跟部出现疼痛。或因年老体弱及久病卧床,以致肝肾不足,骨萎筋弛,髓不养骨而疼痛。临床上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

技术简要  跟痛症发病的原因很多,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针对跟痛症的治疗一般都遵循先保守、后手术的原则。治疗方法有:①防止穿硬底鞋子和长时间站立;②足底部透热理疗或手法按摩并穿软底鞋;③穿用足跟痛的鞋跟垫或鞋垫并服用消炎镇痛药;④局部醋酸泼尼松龙封闭并穿用鞋跟垫;⑤保守疗法无效可行手术治疗,如跖筋膜切断术、跟骨骨刺切除术、跟骨钻孔术神经切断术等。但手术疗法部分患者症状不改善,且造成局部新的创伤,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对手术持谨慎态度;而保守疗法患者症状容易反复,因此寻找一个疗效确切、创伤小的疗法治疗跟痛症是我们从事骨伤科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无论是跟骨骨刺刺激脂肪垫、跟骨滑囊炎或因跟骨内高压引起的足跟痛,中医认为其根本为瘀血阻滞,气机运行不畅,从而局部出现无菌炎性水肿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不适。此技术在治疗中主要采用中药熏洗患足,起到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软化跟骨骨刺的作用;然后采用木棒击打跟部疼痛区域,以扩张局部皮肤血管,促进药物吸收,使活血化瘀的药物的直达病所,同时击打痛点可改变软化后跟骨骨刺的方向,解除骨刺对跟部脂肪垫和滑囊的刺激使无菌炎症更易吸收;最后用接骨消瘀散外敷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从而达到治疗跟痛症的目的。此技术方便易行,费用低,且无任何创伤,疗效确切。此技术主要用于跟下疼痛的治疗,对于跟后疼痛的患者可用中药熏洗加接骨消瘀散外敷,而无需进行棒击。

中药熏洗方:五加皮、公丁香、炒小茴、川花椒、香白芷、本红花、石菖蒲、川桂枝等,上方加水1500ml煎煮,以煎开为度。将药渣与药汁一起倒入一木桶中,足置于桶中,上覆盖毛巾以熏洗患足,待水温后,将足跟置于药汁中浸泡。此方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棒击法:在足跟熏洗10~20分钟后,用一木棒或木锤轻轻击打足跟跖面痛点处,以感觉疼痛但能忍受为度,每次击打约10分钟。击打后再用熏洗药汁浸泡患足。

接骨消瘀散(本院制剂)饴糖或蜂蜜调膏,外敷局部。此方具有消瘀退肿、止痛接骨的功效。

诊断标准

    1. 足跟后侧痛多在跟腱附着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行走时因摩擦而疼痛加重,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触之有囊样弹性感。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在踝关节侧位片上在后方的透亮三角区模糊或消失。病程久者可见局部脱钙、骨质疏松或有骨质增生表现。

2.足跟跖侧痛多表现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散射到足底。尤其在早晨起床后,或休息起立行走时疼痛加剧,活动一段后疼痛反而减轻,压痛点在跟骨负重点稍前方的跖筋膜起点处。跟骨侧位X线片可见跖筋膜跟骨附着处有增生钙化,骨刺扁平而小,棘尖向前与跖筋膜方向一致,部分患者无骨刺表现。

3.跟骨下滑囊炎引起的跟痛症多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疼痛,按压时有肿胀性囊性感,并有压痛。X线片可无异常或有轻度增生。

4. 足跟跖侧脂肪垫萎缩引起的跟痛症,多为年龄偏大或有久病卧床史,表现为行走和站立时觉双腿酸软无力,双足跟部疼痛,走路越长酸痛越明显。X线片跟骨有骨质疏松,但未见骨质破坏。

适应证

    1.此技术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跟痛症患者,男女不限。

2.因跟骨跖筋膜起点处增生引起的跟痛症。

3.因跟下滑囊炎引起的跟痛症。

4.因足跟跖侧脂肪垫萎缩引起的跟痛症,局部皮肤条件良好能耐受熏洗、棒击和中药外敷者。

5.因跟骨内高压引起的跟痛症。

6.因跟腱附着点处增生或滑囊炎引起的跟痛症。

技术方法

    1.材料准备

治疗前准备好煎煮好的熏洗用中药、木桶、浴巾,击打用的木棒或木锤,用饴糖或蜂蜜调制好的接骨消瘀散摊放于纸棉或干净的棉布上。

2.详细操作步骤

将煎煮好的熏洗中药的药汁连同药渣一起倒入一木桶中,患足置于桶中离药汁约10cm,以不烫为度,桶外覆盖浴巾,熏蒸约10~20分钟。将患足从桶中取出,用木棒或木锤击打足跟疼痛部位,力度以微痛能忍受为度,击打时间约10分钟。然后再将患足置木桶中,浸泡约10分钟。擦干患足,用调制好的接骨消瘀散包裹于患足跟疼痛部位,穿上干净的袜子固定药膏。

3.治疗时间及疗程

一般跟痛症每天治疗1次,严重者可治疗2次,每次熏洗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击打时间不少于10分钟,接骨消瘀散外敷时间不少于8小时。每剂熏洗药方可煎水熏洗2次,每10天为一疗程。

4.注意事项

①熏洗时注意水温,防止烫伤。

②棒击后浸泡如水温偏低,可略加点开水。

③棒击时力度要适宜,防止力度过大引起新的损伤。

④外敷接骨消瘀散时如出现皮肤瘙痒,应立即停止使用,以防皮肤过敏。如出现过敏,可用雷凡奴尔溶液湿敷患处。

禁忌症

    1.跟痛症患者皮肤有破损或有溃疡者。

2.跟下滑囊炎或跟后滑囊炎局部红肿明显,可能有感染者。

3. 足跟跖侧脂肪垫萎缩引起的跟痛症局部皮肤菲薄,容易破溃者。

4.跟痛症患者过敏体质,皮肤容易过敏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