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分享一个年轻老师在阶段性工作后,总结出的一份小学学习问题分析报告:
而孩子在学习时,对视觉刺激的方法更为敏感,接受度更高。 比如,图片、图画。 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个对孩子理解数学语言,以及后期做题都非常有帮助,新加坡数学学习的核心教学方法——逻辑图表。 1.什么是逻辑图表?逻辑图表的基本思想就是,将问题用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便用数学方式去解答。 例如,用逻辑图表表达百分比。 这套教学方法是新加坡教育家Kho Tek Hong带领一支博士团队经过大量实验后,针对孩子的数学语言理解问题开发出来的。 在新加坡广泛实施后,效果非常好,后来在美国也开始流行! 2.逻辑图表的具体运用逻辑图表还可以理解为国际数学竞赛时用的“建模”,就是用画格子来代表数学题中的某些条件。 现在我就以算数为例,具体来讲讲。
先绘制两个框,一个表示3,一个表示4。 从模型中,孩子可以直观看到未知值(?)是已知值(3和4)相加来计算。 建模的原理就是通过绘制“框”,来将数学问题可视化,让抽象的隐性知识被简单的表达出来。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将复杂问题分解清晰的工具。 我们引导孩子时,还可以加入情景,让建模更生动一些。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具体的物体,并用图画来体现。 掌握了建模的基本方法后,会发现那些孩子很难理解的数学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引导。
第1步:我们假设农场的动物都是鸡,每只动物都只有2条腿,并画一个盒子来表示1只2条腿的鸡。 第2步:在盒子右侧画一个箭头,表明这个盒子重复了36次(箭头结尾标明“36”)。 第3步:所有动物只有2条腿,所以36只鸡X2只腿=72条腿。 因此,农场共有72条腿(如果它们都是鸡的情况下)。 第4步:由于现实共有100条腿,额外的腿必需属于4条腿的兔子。 所以,我们在右边画另一个长框来表示多余的腿。 100条腿-72条腿=28条腿。 因此,我们有28条“额外的腿”。 第5步:由于双腿属于兔子,每只兔子应多加2条腿。 28条腿÷2=14只兔子 36只动物-14只兔子=22只鸡 因此,农场有22只鸡。 今天的例子主要讲的是算数,其实分数、百分比、比大小、分割等很多数学概念都可以通过逻辑图表的方式来学习,这也是新加坡数学的精髓。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多多了解,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多多运用起来! |
|
来自: 娜s3xl6mzt5gug > 《宝宝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