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跨各个节点的金属化工艺详解(上)

 昵称54017238 2018-03-30


好了,废话不多说,看一下金属化工艺的的内容要点


介绍一下金属化-1,金属化-2...金属化n,看到没,前面介绍过的名词,这里会再次出现,这回就不陌生了吧!(*^▽^*)


我们来看一下器件的栅,源漏常见的金属材料:

栅:从最古老的metal gate(不是High-k,而是非自对准铝栅工艺),到普遍适用的自对准用多晶硅,以及减小栅极接触电阻的金属硅化物;

源漏:各种Salicide,其中WSi2和TiSi2,CoSi2一般用于0.25um以上工艺;

           NiSi已经是纳米级别工艺使用的了

           Pt和Au在一些特种工艺上以及DRAM上使用。


互联介绍:

     

金属硅化物介绍

多晶硅:其可耐高温的特性,决定了其更优越的特性,替代了铝栅工艺

金属硅化物:

TiSi2和CoSi2介绍:第一次退火形成的Salicide的电阻率不够低,需要第二次退火,改变相图,形成低阻相,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目的

工艺简介:一般用RTP(快速热退火)工艺来完成硅化物的生成以及相图转变,其工艺温度和工艺时间需要控制好,以防止硅化物消耗过多的多晶硅,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钛硅化物:

钴硅化物介绍


钴是重金属,一般要防止重金属沾污,工艺中都会使用特殊的片盒。

镍金属硅化物:用于纳米量级工艺,可以提供更低的接触电阻。

钨金属硅化物:

金属硅化物虽然使用不是很广泛,但是还是有些0.5um附近的工艺在使用WSi作为降低栅极的接触电阻的金属硅化物的。

铝及铝合金介绍:

常见金属的电阻率对比,结果显而易见,现在用Cu是必然结果,而银太贵了,没办法普及。

早期的工艺,用铝和硅直接接触,导致Spike失效出现。

Spike示意图:

单纯的铝还有电迁移的问题,这个是可靠性的范畴,后面把工艺讲的差不多了再升级到可靠性问题上,这里只要知道,电迁移会导致铝断路或者短路即可。

电迁移的预防:前面讲了,单纯的铝在硅中的固溶度达到了1%,很容出现Spike,或者硅扩散到铝内(硅析出),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并且提高抗电迁移的特性,于是一般加入硅,防止铝硅的互溶,加入铜,提高抗电迁移的能力,因为铜原子量比较重,掺入铜后,在电流作用下,不容易拉动铝和铜一块运动从而改善了电迁移的问题。

铝合金的淀积:看图吧!挺详细的

金属CVD反应腔示意图:

CVD和PVD比较,挺像的,发挥各自的优点,用在不同的层次

CVD铝:到目前为止,貌似还不能取代W塞,应该是一个失败的发展方向,了解一下好了。

其缺点注定没有取代铜工艺。

膜层质量好的PVD工艺的铝铜合金:没有了硅的加入,还是会有Spike风险,于是需要阻挡层,一般用Ti TiN来作为阻挡层

热铝工艺温度太高,会有各种问题的风险(hill lock),建议用低温工艺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金属种类太多了,要写的也太多,明天继续更新下半部分,今天的内容也挺多了,希望各位温故知新,多看看有好处的。


恩,今天就到这,各位明天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