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的先了解一下,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究竟是什么?所谓顺序志愿就是按“志愿+分数”进行投档,意思是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中有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以此类推,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成绩排序”,即计算机投档时,先以各校为单位,将填报了该院校志愿的考生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我们来举例说明,假设有甲乙两名考生,甲的分数为550分,填报的第一志愿为A院校,第二志愿为B院校、乙的分数为530分,填报的第一志愿为B院校,在这种情况下,倘若甲同学没有被A院校录取,那么就算分数比乙同学高,但由于乙同学将B院校列为第一志愿,因此依旧比甲同学优先被B院校录取。 而平行志愿、则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多个院校,所填的多个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均为第一志愿,分别为:A志愿、B志愿等以此类推,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计算机在投档时,首先按照分数将考生排序,然后按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一旦出现符合条件的院校,即向该校投档。 过去的顺序志愿,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其他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该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所填的第二、三志愿院校若招生名额已完成,那么该考生就只能下降到下一个批次了,甚至有的考生因此而落榜,因此怎样选择第一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长们的难题。 然而相比起顺序志愿,平行志愿的“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范围,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增加了考生投档的机会,也更有利于考生在明确自己分数的前提下,实行“冲—稳—保”的填报规则,增加了以最经济的分数报考最理想院校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