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朔月斋论-剑璏的前世今生

 海天一线_ 2018-03-30

剑璏----是古代装饰宝剑上的玉饰之一,穿系于腰带上,即可将剑固定于腰间。《说文》:“璏,剑鼻玉饰也。”又名剑鼻。


以上是度娘的解释。说到这里就得普及一下了:古代用于宝剑上的玉饰一般有四件组成,统称为“玉具剑”,除剑璏外还有剑格、剑首和剑珌(见下图)。

一般剑首镶嵌在剑柄之首端;剑格置于剑鞘与剑柄交界之处;剑璏为固定在剑鞘中央,供穿系革带以连结腰间的器物;剑珌则是嵌于剑鞘末端的装饰品。

可能示意图更能表达。如下图:

现代仿古剑制作有的对于玉具剑的制作也很注重传统和精致。见下图:


历史上,剑璏是一种代表贵族身份的宝物,也是王公贵族之间一种珍贵的馈赠礼品。

从考古出土以及传世情况看,玉剑璏滥觞于春秋晚期,发展于战国时期,在两汉达以鼎盛,魏晋南北朝逐渐衰落。自宋以降,尤以明清为甚,由于好古之风盛行,又开始出现大量仿古玉剑璏。

从工艺看,汉代剑璏最为精致,尤其是西汉(每一种文物的展示状态都与当时的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不光是古玉),从仿制看:宋朝,尤其的宋徽宗时期仿古剑璏的制作工艺最精细(这与当权者的艺术审美有着很大的关系),再往后看,清代当然是乾隆年间仿制最精到(国家富足,用料也讲究)。但回过头来看所有仿古之作都远没有汉代剑璏的气韵!

我们就简单地看一下剑璏的形制

一、单檐式

剑璏仅一端出檐,整体呈“P”形。此形制为早期出现的剑璏造型,从春秋晚期、到汉、到宋。。。一直有制作。

见图:

二、短檐式

即器表两端皆出短檐。这种形制出现也很早,西汉即有,并且一直不断。见图:

三、长檐式

剑璏两端出檐,且皆作弧收,一檐较长。这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形制,也是目前最多见的形制,因为后朝仿制古剑璏多喜欢做此造型。

见图:

四、出廓式

即剑璏表面高浮雕图案部分跳出边框。此式浮雕图案的内容迄今所见皆为螭虎纹。出廓剑璏不多见。见图:

五、无檐式

呈扁管状,两端不出檐。此形制的剑璏亦不多见。图:

以上是剑璏的形制类别,之所以没有按朝代区分,是因为自古以来各形制就都有制作,只是总体分为上述几种样子。至于断代的区别往往在于制作工艺的差距,虽然从形制上也有各年代细微的差别,但区分起来并不容易。

古玉的断代,往往要从很多方面,比如器型、材质、纹饰、沁色等等,所以剑璏也不例外。

收藏把玩古玉基本遵循一个原则:时间愈久,玩味愈浓。就古玉分期而言,明清逊于中古,中古又逊于高古。剑璏亦是如此!

简单举个例子:

同样是长檐式螭虎剑璏,汉代的比清代就显得霸气威严一股内在气质从里而外的散发出来!清代的就显得线条柔弱绵软,螭龙不威猛。

汉代剑璏见下图:

清代剑璏见下图:


那么为什么说剑璏是现代人可以日常佩戴和盘玩的又一古玉形制呢?这得从古人的佩戴方法说起,前面讲了,剑璏是用来固定剑身的,目的是把剑携带在身上,那么古人怎么配剑呢?见下图:

没看明白?没关系,再来一张图:

出土的兵马俑中更清晰的展示,如图:

这下大家看清了,也弄明白了,剑璏的孔就是用来穿带子的,带子绑在腰间,那不就是腰带吗?我们不配剑了,但完全可以在腰带上穿上一个古剑璏,来随身盘玩。

现代服饰佩戴剑璏,如图示:

这就是剑璏的今生,一种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佩戴的古玉类型。既可以提高品位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以上文章在前辈们论断的基础上创作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