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铁道之旅 2018-03-31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由于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地形极其复杂,使用蒸汽机车牵引,牵引重量小,行车速度慢,运输效率低。因此,最初修建宝成铁路时,原铁道部就决定在宝鸡至凤州段采用电力牵引,暂以蒸汽机车牵引过渡。这样,线路的限制坡度可由20‰提高到30‰,不仅缩短线路长度18千米,减少隧道12千米,节省工程投资3500余万元,而且还能缩短建设工期1年。

宝凤段铁路全长91千米,于1953年11月由原第一勘测设计院负责电气化工程设计,1954年5月完成初步设计。1957年,改由原第三勘测设计院和电务设计事务所设计。因国内无类似经验,设计文件于1955年4月和1958年3月,两次委托前苏联交通部代为鉴定。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最初按照3000伏直流设计。后了解到法国、前苏联和日本都已成功采用新的电流制,经过反复论证对比,1957年9月决定改用25千伏工频单相交流制,大幅度减少牵引变电所数量,降低接触网能耗。使得我国没有重走其他国家先直流后交流、先低压后高压的发展老路。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1958年6月15日,宝凤段电气化改造开工,由原电气化工程局总承包,负责接触网、牵引变电所、通信信号改造与电力供应工程,原西安铁路局负责线路改造和大部分房屋建筑,原陕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机务、供电设备改造。先后建成接触网141千米,牵引变电所3处,电力机车段、供电段各1个,调度集中区段91千米。1961年8月15日,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开通,使用25台法国6Y2型电力机车牵引。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1966年11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实现宝成铁路全线电气化。同年12月,由原第三勘测设计院为总体设计单位,原第四工程局负责电气化有关工程施工,原西安、成都铁路局承担部分施工任务。1967年,凤州至广元段土建工程开工;1970年10月,电气化工程开工。1972年9月,凤州至略阳段电气化完成,32台国产韶山1型(SS1)电力机车投入运行。此外,还先后使用过40台法国产6GF型,2台罗马尼亚产、1台国产韶山2型等电力机车。

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全部完成。电气化铁路显示出巨大威力,显示出牵引功率大、启动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等独特优势,大幅度提高入川通道输送能力。昔日上坡3台蒸汽机车牵引920吨,改用电力机车可牵引2400吨,年输送能力由宝鸡至略阳的299万吨,略阳至广元的344万吨,提高到全线上行1280万吨,下行1210万吨,客车11对。

宝成电气化铁路,标志着我国主要依靠自己能力建成了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也拉开了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序幕。特别是,宝凤段以我国铁路电气化的先导和成功试点而载入史册。自此以后,原铁道部决定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广大铁路建设者不断地钻研、攻关,攻克了一项项电气化技术难题,成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低吨位到重载、从常速到高速的探索创新之路。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不仅总里程跃升世界第一,在大功率交直交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组、牵引供电技术、接触网技术等方面,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宝成铁路宝凤段作为培养铁路电气化人才的摇篮,培养出我国第一代电力机车乘务、检修和变电所、接触网等方面的运用人员。原略阳供电段先后为全国20余家供电段、学校代培技术人员,输出骨干人才,最早实行带电作业,创造绝缘梯车、挂梯等工具,并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牵引变电检修和管理的经验并在全路推广,“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76年5月1日,原宝鸡机务段高琨璞、胡学政、廖淑琴三人被批准任命为电力机车司机,成为中国首批电力机车女司机。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宝凤段电气化改造,也是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运能的成功试点。先后开展了宝鸡至秦岭间上行三机(前2后1)牵引方式的试验,宝凤段双机牵引把牵引重量从1500吨提高到2400吨,1989开展三机牵引2600吨试验。原西安局科研部门研试成功的接触网预埋件防腐工艺,在宝凤段运用近30年光亮如初。研制的TR测矩仪、悬式绝缘子泄漏电测试仪、电压测试仪等设备全路推广,直流不停电电源使用遍及15个省市,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宝成线作为单线电气化铁路,其技术水平和运输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建设贯通俄、中、缅、越的国际大陆桥创造条件。1994年,国家决定投资57亿元,对宝成线进行复线电气化建设。1996年7月1日,宝成复线电气化建设及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这次改造工程,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方法都较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全线采用了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更使效率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

1999年12月26日,宝成铁路复线阳平关至广元段开通,标志着阳平关至成都复线全线运营。建成后的宝成线的年运输能力将增加到5000万吨以上,客车通过能力也增加到78对,比过去提高1.5倍以上。经过再一次“充电”的宝成铁路,为西部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铁传统文化」宝成记忆(三):电化改造 刻不容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