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术平:难忘昌城影剧院——献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

 昵称46799817 2018-03-31

  昌城影剧院,曾经是我们昌城镇父老乡亲精神文化生活的中心,一个曾带给昌城辉煌繁华的一个地方,却于2010年被拆除了,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它就像一位老者将自己的青春向广大群众奉献已尽,再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或许拆除就是它必然的归宿。

  每当上班路上途径影剧院原址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往那片曾经十分熟悉的地方投去留恋的目光,面对丛生着的杂草,心中不免生出些惋惜和感伤。


  昌城影剧院始建于1982年,当时诸城的很多乡镇在那个年代建起了这样的建筑。它们在当时社会中扮演了特殊角色,解决了乡下人不易进城里看电影的困难,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村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昌城影剧院坐落于昌城镇镇中路十字路口东北角上,坐东面西,与昌城镇政府大院隔路相望。影剧院的主楼坐落在一个院子里,正面看有三层。楼顶五个大字“昌城影剧院”不知出于谁的手笔,写的潇洒而又不失力度,堪称书法精品,这五个大字后来用霓虹灯装扮一新,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闪烁不停,分外好看。这样的建筑毫无疑问是当时昌城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其实昌城影剧院的建成还不算早的,当时与我们昌城相邻的几处乡镇(如解留、程戈庄)都已建成影剧院,而且所有这些影剧院的建筑风格都基本一致,所以我想这些影剧院的建设可能源于改革开放初期诸城县委县政府(时诸城未撤县建市)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统一决策,而这与当时党和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转变是分不开的。

  影剧院的大门口南侧是售票处,售票处外边的小黑板上常写着近期要放映的影片的名字、票价和上映时间。

  剪票处是在主楼的入口处,需要先登上数层台阶才能到达,剪票时有固定的铁栏杆将人们强制性地排成队列,以便按次序剪票以防拥挤混乱。

  剪完票后经过两扇带弹簧的大玻璃门,进入到一间过渡性的大走廊。走廊南边楼上是影剧院工作人员的区域,非工作人员不允许上楼。东边是两个入口,一个单号入口,一个双号入口,是根据放映厅里的座位号的奇偶数来区分的,观众根据票上的座号分门进入容易找到座位,一旦走错门口找座位就会麻烦得多。

  两个门口都用厚厚的布帘遮挡着。从两个入口进去便是观看大厅,里面能容纳好几百人,座位成列成行,从后面依次往前排列到主席台前。

  座位是根据人体设计成弧形,扶手固定在地面上,坐着的部分能够上下活动。

  最东面是主席台,台上有电影银幕,银幕能升起和落下,日常开大会领导们往往在此就坐,这里还可作为文化活动的舞台,礼堂往往也是这样设计的。

  主席台的南北两侧是安全出口。礼堂的南北两面墙上的窗户常年被一面是黑色一面是红色的厚厚布幔遮住,这样白天也可以放电影。

  礼堂的顶棚是纵横交错焊接的钢铁跨梁,上面悬挂着日光灯,这些灯具在观众入席时开着以便找座位,开演电影时就关上了。影剧院的顶棚起初没做装修,抬头往上看,支撑屋顶的椽子看的一清二楚。

  总之,整个影剧院的设计和建造充满了人性化关怀,对当时农村老百姓来说,是个很豪华的地方。


  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困乏,去影剧院看场电影是非常奢侈的享受。虽然票价只有区区几毛钱,但对当时的大人和孩子而言,这都是笔舍不得花的钱。日常生活中,只有镇上的电影放映队把影片带到村里来放映男女老少才能过把电影瘾,因此,能到影剧院看场电影就成了当时大家异常向往的事情。


  当时,每当有新电影院将要放映的消息传来,都会在远近乡村炸开锅。而影剧院方面对新电影的宣传也是做足了功夫。影剧院二楼宽阔的阳台上会首先挂起巨幅宣传海报,上面写着放大的电影名字,还摘录上了片中男女主角的大幅照片或者一两个影片中的特写镜头,影院周围的墙上往往也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小幅海报,上面也带有对影片的介绍说明。

  这些宣传海报在介绍电影时,往往还会加上一连串的形容词,诸如什么宽银幕,什么武打片,什么故事片,有时还特别提到影片的出品地,格外挑拨人心,尤其是标明影片产自“香港”时,群众想看的欲望会更加高涨,这是因为当时香港电影创作质量非常高,风味也非常独特,尤其是香港武打片,在当时广大群众中有很大的影响。

  这时村里的广播喇叭往往也配合着播报最新的电影讯息:“昌城影剧院将于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上映某某电影,欢迎到时前去观看……”,经过上述宣传,再经过人们口头相,“一传十,十传百”,电影院将要放映新电影的信息就被迅速扩大开来。

  电影放映的当天,那是人山人海,比赶大集还热闹。影院广播喇叭里一遍遍播放着影片的歌曲或者影片中的对话。一边是摆着卖瓜子香烟的小摊贩忙得不可开交,不断招呼着顾客“您拿好,您走好……”;一边是看自行车的师傅吆喝个不停,“这边这边”,“摆整齐了啊”,“别忘锁车子啊”,整个影院似乎要沸腾起来。


  人们洋溢着一脸的喜悦和期待,有的两个一块,有的三个一伙,有的是大人领着孩子,有的是一对恋人,还有的是全家一起。大家往往先聚在各种海报前看一下影片介绍议论一番,然后是买票、剪票、入场、找座位,都是前拥后挤,不想走也得走。

  这时顶棚上的大日光灯开着,把整个大厅照得通亮。好不容易借着灯光找到了座位,可以坐下歇歇了,但来来回回找座位的人、相互打招呼的人,晃荡在眼前,整个大厅说笑声、叫喊声、嗑瓜子声,此起彼伏,场面异常混乱。

  每当这时我每次进入大厅,不知为何老是掉向,明明是坐西朝东等待看电影,但自己却老感觉坐东朝西,或许,这与吵闹的环境有关吧。


  过一会儿,突然响起一阵电铃声,这是提醒人们电影要开演了,于是嘈杂声渐渐变小,大厅逐渐安静下来,灯光随即也熄灭了。

  这时从身后高墙上方的小窗口处射出一束光亮,眼前洁白的银幕上便出现了跳动的画面,人们很容易就被精彩的剧情吸引住了,心也很容易就被夺走了,很多好电影,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让人惊恐万分,时而让人抽泣抹泪。

  电影的艺术魅力让人无法阻挡,众多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便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机智勇敢地潘冬子、

坚贞不屈的江姐、

乐于助人的牛百岁、

身手敏捷的红牡丹……

  许多的电影演员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吴海燕、

郭凯敏、张瑜

龚雪……

  这些电影演员当时可谓红极一时,他们的肖像也被印到了年画上,被许多老百姓张贴在家中,他们已成为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偶像,引领了那个时代的风尚。

  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去影剧院看电影是在小学二年级,那是1986年的春天,当时通往镇驻地的中心公路刚被整修加宽。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这新公路步行来到昌城影剧院。老师要求我们入场后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到处乱跑,不准乱扔果皮纸屑……每个班级都被要求坐在规定的区域。

  那次观看的影片是《少年犯》。影片用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一批少年犯劳动教养的故事。

  这些问题孩子,入狱前身上存的问题都不少,最终都因为触犯法律而锒铛入狱,入狱后他们长期不服从管教,有的打架斗殴,有的想自杀,有的想越狱逃跑,后来经过教育改造,都改邪归正了,有的提前释放,有的考上了大学。

  影片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青少年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误入了歧途、走上了犯罪的社会现象,也反映了这样一种教育信息:问题少年并非无药可救,只要社会、家庭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他们也能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时,我们还小,看这部影片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不能做坏孩子的观念开始深入我们的心灵了。

  还有一部印象很深的影片叫《少林寺》,由李连杰、丁岚、于承惠主演,这是我在影剧院观看的第一部宽银幕武打片。

  这部影片是中国内陆与香港合作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武打片,都是实景拍摄,所以场场爆满,

  后来听说这是李连杰获得全国武术比赛冠军之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初中以后,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昌城影剧院看电影,这期间观看的多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

有《闪闪的红星》、

《在烈火中永生》、

《渡江侦察记》、

《洪湖赤卫队》、

《开国大典》、

《雷锋之歌》。

  通过观看这些影片,我们这些少年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上初中二年级时还看过一部台湾影片,题目是《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就像现在流行的催泪大戏,情节异常感人,记得电影播放时,整个观众席上都哭得稀里哗啦,尤其是女同学。电影中的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作为音乐中的经典曲目久唱不衰。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象块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妈的孩子象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去昌城影剧院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这里逐渐冷清了。当时,电视机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异彩纷呈的电视节目,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录像厅、游戏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尤其是录像厅,类似小型电影院,给影剧院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以致昌城影剧院最终被迫关门停业。

  后来,影剧院进行了装修,屋檐上贴上了仿古的琉璃瓦,大厅的顶棚装上了天花板,正中央砌上了一个很大的鲜艳的红五角星,这里遂变成了昌城镇党委政府、企业学校的集会场所。

  2004年年底,诸城市泸河集团有限公司曾在昌城影剧院举行了隆重的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当时我在泸河集团下属的热电公司工作)。那是2004年腊月27上午,公司全体员工穿着崭新的工作服有秩序地步入会场,会场上播放着雄壮的《欢迎进行曲》,主席台上坐着诸城市和昌城镇政府的有关领导,主席台的正前方摆满了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场面甚为喜庆隆重。


  那次大会,我以公司先进工作者的身份,第一次登上如此隆重的领奖台,也是第一次登上昌城影剧院的舞台,心情异常激动,当我和其他获奖的同事们一起手捧光荣的获奖证书时,观众席上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密不可分,昌城影剧院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却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退出历史舞台,这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有位伟人说得好:“我们要打破一个旧世界,同时也要建设一个新世界。”昌城影剧院的消失,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我和像我这样过去深受昌城影剧影响的人而言,昌城影剧院的高大形象、曾经带给我们的欢乐却是永远的记忆!


作者简介:

王术平,男,汉族,1977年生于中国龙城——舜帝故里——山东诸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诸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诸城市民俗协会会员,养德堂周易取名工作室首席取名师。现供职于得利斯集团同路热电有限公司。
自幼酷爱文学和书法。文学作品多以歌颂民俗风物为主要题材,语言朴实,乡土气息浓厚。作品曾多次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书法上追秦汉,后随魏晋二王,风格高古苍劲,飘逸洒脱。作品早在1993年首次发表于《烟台晚报》,还发表于《潍坊广播电视报》,《诸城日报》等多种刊物,作品还被山东电视台《说闻解字》栏目多次采用,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并获奖。
2017年成立养德堂周易取名工作室,任首席取名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