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运廷:“回”字有七种写法。

 把吴钩看了 2018-03-31

揭秘《山海经》【37】云台山前说昆吾(三)


    一、什么是《老子》

 

    《山海经·海内经》载:“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传统的解释是帝颛顼的父亲韩流的相貌十分奇特,有着长脖子,小耳朵,猪嘴巴,麒麟躯干,两腿勾连,猪蹄子,一副猪模样。郭璞引《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乾荒即韩流也,生帝颛顼。“毕沅云:“韩、乾声相近,流即流(去水)字之误也。”我倒认为,“乾荒”、“韩流”与“老童”、“卷章”一类,都是字形近似所误,是画面线条转化成文字笔画之初,笔画对于画面线条的两种摹写。郭璞云:“擢首,长咽;谨耳,未闻。”郝懿行云:“《说文》云:‘擢,引也。'方言云:‘擢,拔也。'拔引之则长,故郭训擢为长。”郭璞云:“渠,车辋,言跰脚也。大传曰:‘大如車渠。’”郝懿行云:「跰当为胼,依字当为骿,见《说文》。尚书大传云:“取大贝如大车之渠。”郑康成注云:‘渠,车罔也。’是郭注所本。”把颛顼的父亲韩流说成是猪还不算,还要把颛顼也说成是有着猪的遗传基因。郝懿行云:“《说文》云:‘颛,头颛颛谨貌;顼,头顼顼谨貌。’即谨耳之义。然则颛顼命名,岂以头似其父故欤?”颛顼的长相和他父亲差不多,也有点猪头猪脑的猪模样。我们的文化传统,实在是恶搞。

 

    “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这是原始图书《山海经》中的又一幅画面,这幅画面转化为文字,是一个“遁”字的繁体写法“遯”字。《易经》中有一篇《遁卦》,讲的就是颛顼的父亲韩流的故事。为了方便,我们在下面的爻辞中特意使用“遁”字的繁体写法“遯”字。

 

    《兑易》第58卦:遯,天山遯。乾上艮下。

  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嘉遯,贞吉。
    上九:肥遯,无不利。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讲“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又讲“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又讲“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又讲“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又讲“老子,隐君子也”。司马迁反复讲老子是一位隐士。”,《文言》载:“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宋代程颐注:“龙德之潜隐,乃圣贤之在侧陋也。守其道,不随世而变;晦其行,不求知于时;自信自乐,见可而动,知难而避,其守坚不可夺,潜龙之德也。”《序卦传》载:“遁者,退也。”又载:“天地闭,贤人隐,遁世无闷。”《易经》中真正讲隐士文化的,是《遯卦》,不是《乾卦》。《遯卦》甚至阐述隐士的退避方法:要选择好的时机,要带足资粮,还要带一些臣妾美女,还要锣鼓喧天地去欢送,不要被逼无奈地去隐遁,被逼无奈的隐遁方式,不是远行之道。有这样的隐遁场面,当然是高昂着头颅的擢首,对世事无所听闻的谨耳。“人面、豕喙”是出土文物“玉猪龙”文化的出处,隐藏有一个民族文化的秘密。“麟身、渠股、豚止”,当然不是一头猪迷途在山路上。“麟身”为“遯”字中的“月”字;“渠股”为“豕”字,与“豕喙”相连环,因此被郭璞解释为圆形的车辋;“豚止”为“之”字。“遯”字画面,表达的是韩流对于“猪嘴”文化密码、更准确地讲是中国龙文化中龙具有的“猪鼻子”文化密码的发现;画面表达韩流隐遁之地是在一座叫作“猪首峰”的地方,这座山是河南云台山风景区百家岩后面的一座山峰。

 

    隐遁,是黄帝文化中一大显著特色。黄帝本人晚年踏遍名山访道问道。《山海经·海内经》载:“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郭璞云:“柏子高,仙者也。”庄子《天地篇》载:“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禹时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史记·封禅书》说神仙之属有羨门子高。《管子·地数篇》有黄帝问于伯高。黄帝求道柏子高,求道广成子。黄帝第一代后人昌意未称王,第二代后人韩流未称王,直接做了隐士,第三代后人颛顼为王,第四代后人即《尚书》中记载的尧让天下于舜。在黄帝文化中,天下不重要,政治不重要,权力不重要,道重要,隐遁求道重要,人民需要的不是统治者,而是发现道的真义、得道、传播道的人。韩流要为求道牺牲个人利益,包括登上王位的无上权力,因此才有《易经·遯卦》中韩流隐遁时具有的场景。韩流是中国隐士之祖。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颛顼生老童,老童生伯偁而有偁国。如果有一部偁国国书《偁书》,《偁书》所讲的,就是黄帝部落隐遁求道的文化内容,即后世所看到的被误称为“老聃”实际上应该被称作“老偁”的《道德经》。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学说,又被称作“黄老之学”,实在大有深意。
 
    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区内有一座子房湖水库,水库名字出自张良字子房,张良被称为隐士,“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为报家仇国恨而刺杀秦始皇未果,改名换姓逃到云台山隐居下来,后遇黄石公授《太公兵法》,为刘邦建立汉朝大业作出巨大贡献而封侯。这不叫隐士,或者叫做伪隐士,茅庐中的诸葛亮属于伪隐士,隐逸江浦时的刘伯韫属于伪隐士。黄帝的子孙们是丢开天下为求道去隐居,张良、诸葛亮、刘伯韫皆是为夺天下而隐,这是世事的颠倒,更是对于道的本末颠倒。后世隐逸人物,都是隐逸而求明主,都是审时避世的人生策略,韬光养晦的作为手段,其人生观根源来自孔子对《易经》中隐遁内容的“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无道则隐”曲解。

 

    魏晋时期有过一个隐士文化高潮,焦作云台山百家岩一度成为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隐士集散基地。在同一座山上,“竹林七贤”百家岩隐居,与韩流猪首峰隐居,性质大为不同。

 

    二、“回”字的第七种写法

 

    在鲁迅笔下,有一位与大名鼎鼎的阿Q齐名的人物孔乙己。在鲁镇乡下,孔乙己当年曾经当面这样教育鲁迅:“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那年头鲁迅还小,整年病病歪歪的,又不爱学习,哪里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只好羞愧地钻到了鲁镇酒馆的柜台底下,多少年不敢出来。

 

    不曾想后来鲁迅从海上溜出去,回来时已经带了礼貌,留了东洋胡须,发表了小说,混成了一位文化精英,有了在报刊杂志上任意发表作品的资格,便将当年孔乙己羞辱自己不知道“回”字四种写法的事情,编成一篇小说,讥讽孔乙己一类混迹于“短衣帮”之间的穿长衫的社会最底层知识分子,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还要维持研究文化的身份。

 

    孔乙己的文化身份,离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距离还远得很,对于鲁迅当年颠倒是非、有辱师道的行为,毫无还手之力,之后竟然再无面目到鲁镇的咸亨酒馆买酒,这一隐忍,长得半个多世纪。直到如今,有了网络,精英与民间文人,渐渐混成了一个面目,孔乙己便也溜达进网吧,要再次教育一下那个鲁迅。

 

    “回”字实际上有七种写法。我当年看你年纪小,少说了两三种,是不愿过多地为难你,谁知到你后来做到了文化专家的身份,混上了大学讲坛,领了薪水,终于研究出了四个“回”字,便以为有了底气,古人有一字之师的说法,何况我教了你四个“回”字,你不顾我当年对你的培育之恩,反而把我在群氓场合讲文化的事情,说成是我的迂腐,说成是中国的文化在民间不会有出路。

 

    鲁迅,你真的就以为自己有了文化吗?我告诉你,在孔乙己看来,你鲁迅还根本不知道文化为何物。像你那种宣布要医治民众愚昧病的人,要么是自己有愚昧病,要么是自己有愚昧病还自以为自己是没有病的人。

 

    “回”字有七种写法。《现代汉语辞典》上,“回”字有4种异体字,加上这个“回”字本身,则有5种写法,竟比我这个“回”字专家孔乙己还要多出一两种。即:1、回;2、囘;3、囬;4、迴;5、廻。这多出的一两种,不就是你鲁迅胜利影响下的产物吗?然而,到底哪4种才是我孔乙己当年口中的“四样写法”?在传统认识上,“回”字的写法仅有三种,惟有第四种少为人知。这恐怕你鲁迅是与你的章太炎老先生一起探究过的,你不是亲耳听过章太炎讲解《说文解字》吗,他大约会告诉你,在《康熙字典》和《康熙字典》“备考”中,有着“回”字的四种写法:1、回,大口内加上小口;2、囬,大口中两横加上两竖;3、囘,同字框里一个“巳”字;4、《康熙字典》“备考”中“回”的写法,“口”中一个“目”字。

 

    鲁迅没文化,章太炎没文化。因为,以上关于“回”字的6种写法,还只是属于知识的范围。知识属于文化,属于文化中的准备阶段,文化的高级阶段,是在知识准备基础上对真理的思考与践行。我孔乙己没考出个秀才,堕落在民间,也因此一生求索不止,也因此最终懂得了文化的真谛在乡野,而不在书斋,更不在庙堂。介于学者与民众之间的民间文人,才是承载与整合民族文化的坚强力量。

 

    “回”字的第七种写法,我们讲过,汉字寻根,需要追溯到上古的图画时代,要看一个汉字是怎样从图画画面形式转化成笔画文字形式。只有把汉字复原为图画,才能够真正知道一个汉字的本来意义。比如这个“回”字,就是一幅以实物为对象的图画,这个实物对象,是一只坛子或者一只陶罐。我们今天看这个文字形式的“回”字,是内外结果,当作为实物或图画时,它是上下结构,小口是陶罐上部的罐口,大口是陶罐下部的大肚子。繁体字“囬”字里面的上下不封口的“目”字,是一只带有卷边的陶罐的罐口。由此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回”字的本义,是指陶罐或坛子一类,指向上古时期陶器的制作与使用,指向火的使用,指向缔造中华民族文明的黄帝部落诸多先祖祝融重、黎、吴回,更准确地是指向吴回的“回”字,并由此可以准确地确认陶器发明者是吴回。

 

    半个多世纪之后,网络话语权力平等的形成,使得孔乙己终于有了颠覆鲁迅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精英的话语霸权的可能。而这或许是中国文化新的曙光。

 

    以上谈“回”字,把鲁迅扯进来,鲁迅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我们要追寻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史记·楚世家》载:“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隶释·楚相孙叔敖碑》载:吴回“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继高阳、重蔾、五举、子文之统。”“乘马三年,不别牝牡”,是说吴回的工作精神,专注于火的应用与陶器制作,连自己骑了3年的一匹马是公马还是母马都不知道。云台山下九里山一带,有很多带“马”字的村庄名称,如上马村、中马村、下马村、亮马村、演马村等,后人把这些村民的来历说到武王伐纣身上,结合这一带村庄同时自古是陶器制作场所,我更愿意把它说到吴回身上。

 

    《晋书·帝纪》载:“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章炳麟《答铁铮》:“中国重黎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缘,郊之为祭,大报天而主日,此明以火为最上之神。”司马氏家族是焦作人,晋朝是司马氏家族建立的王朝,其追寻先祖追寻到黄帝部落中的祝融重、黎、吴回一脉,是不是早已经认识到云台山下焦作一带,在上古时期是重、黎、吴回等民族先祖的活动场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