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李凝幽居 | 小学生必背诗词No.51

 山乡老人与海 2018-04-01




>>  注释  <>



(1)少(shǎo):不多。

(2)池边:一作“池中”。

(3)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4)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5)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  译文 <>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

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

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

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

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  作者  <>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赏析  <>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描写了幽居的周围环境。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写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作者轻微的敲门声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颈联是写回归路上所见,一切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尾联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故事  <>



一天,他同几位诗友约好到当年居住过的青龙寺游玩。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们到来,贾岛便把随身携带的诗稿拿出来,一边自我欣赏,一边自行作进一步的推敲、修改。


夜色已经毫不犹豫地漫了上来,但诗友们仍还没有到达,贾岛估计他们大约是不会来了。于是他穿上衣服趴在几案上稍微眯一会儿,但很快便睡眼朦胧了。一觉醒来,贾岛发现一个陌生人从他的衫袖底下抽走了诗稿在看——那可是我的心血呀!贾岛心里这样一想,便“呼”的一声站了起来,毫不迟疑地从那人手里一把拽了过来,然后愤愤然说道:“看你穿得衣服这样鲜亮,长得又是如此肥头大耳的,就不是一块懂诗的料!”那人即便想要抢夺诗稿也来不及了,于是不再说什么,冷冷地看了贾岛一眼,顾自下楼去了。


原来,这被贾岛讥嘲的陌生人,可是当朝宣宗皇帝李忱啊!宣宗有微服出行的习惯,这会儿恰逢他改换朝服,出来游览,来到该楼下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吟诗,就登楼上去。而此时的贾岛却因劳累过度而睡着了,于是便出现了上文这一幕。


事后贾岛听人说起那陌生人就是当今皇上时,他吓得两腿颤栗不止,便赶忙跑到宫中去叩头谢罪。据说他后来被贬谪到长江担任主簿一职,就跟这事儿有着很大的关系。


后来有许多诗人为他鸣不平,如唐人安程锜(qí)在一首诗里就有句说贾岛“夺卷忤(wǔ)宣宗”意思是:夺走卷子丝毫没有顺从宣宗皇帝;对此,李克恭也有诗句称“宣宗谪去为闲事”,意思是:宣宗因为一件小事贬谪了一名官员。这说的就是贾岛啊!贾岛胆敢说宣宗皇帝不懂诗的代价,委实是不低的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