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让陌生人第一眼就喜欢上你吗? 过去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又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以为,打交道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技能,有的人天生自来熟,有的人就是不善交际,都是一成不变的。 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英文新书,就是要告诉你社交背后的科学原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与他人交谈甚欢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吸引》的作者瓦妮莎·范·爱德华兹(Vanessa Van Edwards)是一个行为研究者,拥有自己的人类行为研究所,教过数以万计的学生。她的研究成果在 CNN、福布斯、USA Today、NPR等知名媒体刊载,还在伦敦举办过 TED 演讲。
1见面开始后的 5 分钟:第一印象,建立信任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它会为后面的交谈定下基调。 哈佛研究员娜里妮·安得(Nalini Ambday)和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专门研究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他们研究学生对教授的印象,发现学生在第一次见到教授的 2 秒钟内,就已经对教授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在老师都还没有开口的时候,就已经判断出我们是不是喜欢他了。 不仅如此,对教授第一印象较差的学生,在整个学期结束以后,对教授的印象依然很差。这听上去可真是要命——如果不能给别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那么接下来不管你怎么做,可能都是无用功。 然而,作者说这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很多时候只要你将第一印象拿下了,那么后面的交流很有可能就会顺风顺水。 既然第一印象这么重要,又这么短暂,那么在你开口之前,是不是可以抢先一步,用肢体语言与别人建立起信任? 秀出你的手 作者分析了 TED 演讲人的受欢迎程度,邀请志愿者参与实验。她发现,最受欢迎的演讲者在一场 18 分钟的演讲中会做出了 600 次手势,平均每 2 秒就有 1 个手势。 如果你观察热播视频节目《罗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他演讲时的手势也非常丰富。 为什么手势这么重要?因为手势代表了意图。 当你看不到陌生人的手的时候,会下意识地紧张。因为你无法预测他接下来会做出什么动作。为什么大多数人见面的时候会握手?就是为了表明我没有武器,我没有伤害你的意图。 所以,想要让第一印象得到加分,一定要把手从兜里拿出来,大方地与人握手。
像胜利者一样站着 “站有站样”:一个人的站姿最能体现出 TA 是不是非常的自信。 于是,他们研究了获胜和失败的奥林匹克运动员们,将他们赛后的表现进行分析总结。 “胜利者”与“失败者”姿势对比图 更神奇的是,我们有时候甚至不用看比分结果,就能从运动员的站姿中猜到名次。胜利者想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成绩。而失败者则总是想从众人的视野中消失,躲得越远越好。 注视着别人的眼睛 建立信任的最后一步,就是让别人接纳你,让他认可你是他队伍中的一员。 2 见面开始后的 5 小时:认清自己,读懂他人如果你已经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那么接下来你要把握的就是交谈的整个过程。 答案: 你答对了吗?就算没有全对也不要紧,因为通过交谈和肢体语言,你也能够轻易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 1992 年,麻省理工的心理学教授刘易斯·戈德堡(Lewis Goldberg)发明了大五类人格测试(The Big Five)。它们分别是:
大五类人格图 在你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这 5 个维度的特性来分析对方的性格。 开放性高的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而开放性低的人更喜欢按部就班地做事。
2.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责任心强的人生活井井有条,反之,责任心差的人更喜欢走一步看一步。 你可以问TA的问题: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你的新年计划是什么?
3.外向性(Extraversion) 可以问的问题:你的周末怎么计划的?你美好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4.亲和力(Agreeableness) 你可以问 TA 的问题:晚上想吃什么?等下一起出去玩吗?
5.情绪不稳定性(Neuroticism) 你可以问 TA 的问题:最近忙吗?这周过的怎么样?
总而言之,通过你对一个人的直觉、你与 TA 的对话、TA 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出的网络形象,以及有意识的提问和练习,你就可以更快更准地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进一步选取恰当的方式与 TA 沟通。 3 见面开始后的 5 天:搭建联系,讲好故事我们都喜欢和自己想法相似、能产生共鸣的人交往。因为有着类似的思考方式和角度,你们在交流的时候很容易有找到”知音“的感觉。 1.引子(Hook) 一个好的开头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它可以是疑问句,也可以是陈述句,但一定要有亮点。
2.冲突(Conflict) 所有的好故事里都会有一个转折点,也就是所谓的“冲突”——这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故事的前面为冲突做铺垫,后面则围绕着解决冲突。
3.用词(Wording) 西班牙的研究者发现,人的大脑对“自带画面”的词会非常敏感。当我说“丝绸”的时候,你的大脑会立即浮现出丝绸的质地、颜色和触感。这就是能把你的听众进一步带入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法。 所以要尽量多讲细节,这样会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互动(Boomerang) 在故事的结尾,你一定要将对话转到倾听者的身上,让他们对你的故事做出回应。你的故事对他们有什么触动、启发?你怎样能让他们也打开话匣子,分享他们的故事?
这样的一个故事,就要比平铺直叙要生动有趣得多——
这就太平淡了,想要勾起对方的互动和回应,讲好你的故事才有可能抛砖引玉,增进感情。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分享的这些技巧,确实可以在技术层面帮你实现更好的沟通和吸引。但是,无论与什么人交谈,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毕竟,人轻易就能看穿一个虚假的笑容:作者做过一个实验,她给 4361 位志愿者看了 4 个不同的笑容。而在这 4 个笑容中,只有 1 个是真诚的笑脸,志愿者们要把它找出来。结果呢,86.9% 的人都能分辨出哪一个才是真诚的笑容。 最后,来给你敲个小黑板,今天我们讲到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对方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当我们与他人四目相对的时候,大脑会产生后叶催产素(荷尔蒙的一种),它能有效地抑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情绪,这是建立信任、提高你个人吸引力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