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慢性结肠炎,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对于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注意休息,同时给予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对于重症患者则需给流质或暂时禁食,从静脉滴注入营养和热量,使肠道得以休息。尤其要禁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并禁忌食用牛奶及乳制品。 (2)抗菌药物治疗。采用这一治疗方法时,应首选胃肠道不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例如,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较适用于慢性期、重型患者缓解期以及轻、中度患者。也可以选用偶氮水杨酸二钠或水杨酸偶氮苯甲酸,其疗效显著而不良反应少。其他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咪、酞磺噻唑等也可以应用。如果并发肠穿孔、直肠周围脓肿等化脓性疾病,则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3)免疫抑制剂治疗。此类药物能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毒性症状。如果应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时,或急性发作期或暴发型病例,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口服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强的松龙),也可使用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酰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或灌肠;如果对磺胺类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也可试用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其他免疫抑制药物。 (4)对症治疗。此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解痉。腹痛患者可使用阿托品、普鲁本辛等解痉药。 ◆止泻。腹泻次数较多者,可以使用次碳酸铋、鞣酸蛋白、复方苯乙哌啶和洛哌丁胺等止泻药。 ◆镇静。精神过度紧张者,可使用利眠宁、地西泮(安定)等镇静、安定药。 ◆严重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者,可少量多次输血、血浆或注射白蛋白。 (5)外科手术治疗。如果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肠穿孔或濒临穿孔者。 ◆大量或反复严重出血者。 ◆肠狭窄并发肠梗阻者。 ◆多发性息肉或癌变。 ◆结肠周围脓肿或瘘管形成。 ◆并发关节炎、皮肤及眼部病变,而药物治疗无效者。 ◆长期内科治疗无效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