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方式的演变:股票交易->公募基金->投资顾问

 天承办公室 2018-04-03

很久没有掏心掏肺的写过文章了这就写一篇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之路当然阐述的不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而是美国资产管理行业所有行业的变革都不是原有既得利益者发起的资产管理行业同样如此如果你明白所谓的变革其实就是利益蛋糕的重新划分的话接下来的故事变更容易理解了

最近老郑在组织大家翻译博格和他的先锋集团创业史这本1996年出版的老书以博格与先锋集团为主线介绍了近百年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史书中讲述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以及博弈导致的共同基金结构的变革最终形成了先锋集团独特的公司结构基金份额持有人就是基金公司股东而非传统的基金公司嘴上喊着以持有利益至上其实股东利益才是本质的至高无上截至2017年底先锋集团的管理规模高达5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的资产管理巨无霸

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是一撮而就的吗 当然不是几乎没有什么变革是一撮而就的变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划分必然会遭到原有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在美国1980年代之前的金融市场其实跟中国目前模式差不多我们可以用一个段子来概述

很久以前一个乡下来的观光客去参观纽约金融区的繁华奇观


当他们一行人到达时导游指着停泊在海港的游艇说金融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行业所有人都能靠它赚很多钱Look那些是银行家和股票经纪人的豪华游艇


观光客由衷地赞叹真是狂赚炫酷屌炸天啊随后他又问OK股票经纪人的游艇我看到了但是……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呢


在那个时候金融从业者主要赚取客户交易佣金与客户购买基金提成整个行业的利益与持有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或者说并不完全一致当然无论大多数金融从业者还是大多数投资者都不会在意这个自然而然的行业规则既得利益集团券商银行基金公司更不愿意去做任何没有意义的改变

但是悄无声息地变化仍在进行变革的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变革又是一个系统性的且多维度进行的如果我们无法多维度理解这个变革如何在美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生的我们就无法解释指数基金为何在中国发展如此缓慢的原因在1980年开始变革发生在三个方面

1买方投资顾问商业银行采集产品并非仅从产品未来业绩角度筛选产品因为商业银行也要赚钱它赚取的是代销费用如果一个基金未来业绩可能非常好但是代销费用为零商业银行会向客户推荐这个产品吗 当然不会 银行客户经理的工资是银行给发的不是客户直接给的而且代销不同产品的KPI还不一样导致客户经理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时候并非以100%客户利益为原则的很多资深的理财师心理都备受煎熬开始仅有少数资深理财师离开商业银行开创自己的理财工作室他们不再赚取产品的代销费用而是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直接向客户收取咨询服务费唯有这个商业模式才能保证这些投资顾问在构建投资组合的时候才能以客户利益至上他们简称买方投顾

2嘉信证券公司嘉信理财以低佣金著称的证券公司但是起初它的发展并不顺利你佣金低一定有客户吗 那个时代还没有互联网也没有互联网券商…… 证券公司客户都靠客户经理拉来的如果你的佣金低代表客户经理赚的少传统的客户经理哪有动力给你拉客户啊但是你别忘了那些从客户哪里收取咨询服务费的买方投顾们他们离开之前供职的商业银行急需要一个交易商为他们提供账户管理系统以及低佣金通道因为这些资深的买方投顾都明白为客户赚取跟多收益的前提是低成本投资省到就是赚到嘉信理财是发现这个商业机会全心全力的为投资顾问服务其实也是变向的为更多的投资者服务

3先锋基金公司折扣券商通道有了但是买方投资顾问们还缺少免佣金的并且低管理费的理财产品的供应商或许你会发现历史发展有很多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在这个时候先锋集团成立了并且通过特殊的股权结构基金份额持有人就是基金公司股东极度压缩的基金运营成本这种模式的基金完全满足买方投顾的需求

老话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买方投资顾问折扣券商以及低成本基金公司三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模式下美国共同基金市场引来辉煌的三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在美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中这三者缺一不可……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客户回答几个困惑从业者许久的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美国市场指数基金大发展而中国指数基金发展缓慢而且排名靠前大型指数基金的主要持有人为国家队


在中国销售机构赚取的是基金申购赎回费与管理费尾随佣金例如主动股票型基金申购为1.5%互联网一折赎回费0.5%管理费1.5%/年销售机构可以获取基金申购赎回费之外还可以获取尾随佣金0.75%/年相比较而言指数基金的管理费仅为0.5%销售基金卖指数基金只能活动0.25%/年的尾随佣金如果你是以销售费用为生的客户经理你会销售什么基金

在美国指数基金的成功其实低成本产品的成功如果每年节约1%的费率例如每年15%与每年16%的五年十年二十年复合收入如下

而且巴菲特与对冲基金的赌局也验证了获取长期稳健收益的方法只有资产配置加低成本指数基金的模式更为关键的是美国买方投顾收取客户咨询服务费而非赚取管理费分成为客户长期收益考虑买方投顾通常推荐客户投资指数基金

问题二中国股票型基金风格偏离问题很大例如国泰互联网+买的都是白酒如果解决基金风格偏离问题

在美国市场投资者买基金并非通过中国的基金超市的模式购买而是通过投资顾问推荐的模式购买所以基金必须让投资顾问看的上眼才会推荐给客户在美国市场早先时候其实很多基金也存在风格偏离的问题因为销售机构仅关心赚取销售提成而非客户长期收益但是对于买方投资顾问而言进行资产配置的前提是有风格稳定的基金存在风格偏离的基金投资顾问不喜欢所以更不会推荐给客户购买这种基金在买方投顾模式的基金销售体系中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over

作者郑志勇 集思录副总裁合晶睿智创始人先后就职于中国银河证券银华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从事金融产品研究与设计工作十余年专注于产品设计量化投资资产配置相关领域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