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大辽构 | 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小木作天宫

 无为zy7ny7trqk 2018-04-03

下华严寺山门外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

下华严寺一进区域

下寺大殿为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柱显著升起 。

薄伽教藏殿内右侧椽底题有“维重熙七年(1038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字样,表明这是一座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

薄伽教藏殿立面图

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分3组:北部一组以过去佛燃灯佛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中部一组以现在佛释迦牟尼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南部一组以未来佛弥勒为本尊,无弟子,有胁侍六菩萨。三尊佛像前端坐四大菩萨,由北而南依次为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愿地藏。此外,过去、未来二佛像前各有两尊供养童子像,佛坛四角各有一尊护法天王像。殿内诸多塑像呈“品”字形排列,在组合布局上突破了佛坛面积的限制,并利用造像的不同仪态,使群像结构紧凑、密集而不重叠。

整个色调以墨绿、红、金为主。在佛坛上的诸菩萨像中,以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堪称“神品”。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体态丰盈、上身薄袒、衣饰贴体、肘悬飘带、发束高冠、身姿略侧、颈项微斜、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被赋予“东方维纳斯”之雅号。 

“薄伽”为“薄伽梵”之略,是世尊释迦牟尼梵名,薄伽教藏意为储藏之所。

薄伽教藏的建筑、塑像及壁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享誉海内外,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辽代艺术珍品。

殿坐西朝东,殿面阔五间(25.6米),进深四间(18.4米),殿顶为单檐九脊歇山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木骨与斗栱相结合的手法,具有简洁,疏朗的特色,整体外观稳固,轻巧,是国内现存辽代小型殿阁式建筑的典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减柱法”较早的实例。

薄伽教藏殿至今已有972年的历史,金、元、明、清各代都曾修葺,1987年—1990年大同文物部门曾对此殿落架大修。

在这座大殿,除了精致的辽塑外,在殿内塑像后面建有双层楼阁式藏经柜,也是海内之孤品。

殿内四周依墙而建排列藏经柜共有38间,上层是供设佛像和功德主像的佛龛,下层是存存放经书的壁藏。双层楼阁,全木构件,共使用斗拱17种,其中柱头辅作为双超双下昂七辅作,是目前已知辽代斗拱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环绕大殿一周的勾栏栏板,37种图案各不相同,全部以镂空雕刻,玲珑剔透,在各壁藏间还设计有六组对称式的升起大屋顶,曲线优美的飞檐被低矮的重檐拥簇成一体,极大地增强了壁藏的造型艺术。

由于殿后壁当心间为了通风和光照开有明窗,致使两边的壁藏断开。聪明的古代工匠充分地运用了力学的原理,在其间搭建了一座圆弧拱桥,并在桥上建有“天宫楼阁”五间,不仅将经橱和佛龛结合为一体,在保留其使用性的同时,更增显其美,而且还烘托出了“天宫楼阁”的凌空高悬气势。

据佛教传说,佛灭度后将法藏隐于二处,一为龙宫海藏,一为天宫宝藏。而华严寺天宫楼阁位于西向,恰又与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之意冥冥契合。

环境空间与心灵空间的重叠,追求天人合一的至善至圣境界,在这里,科学与审美、宗教与实用达到了高度统一。

对于这罕见的辽代小木作,我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看后惊叹不已,赞誉其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国宝”。

1937年9月17日周总理来到华严寺参观后赞叹不已,并翻阅了藏经柜内的所藏经书,给予了华严寺高度的评价。

大同有这样的国宝,是大同之幸!中国有这样的国宝是中国之幸!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能够荣幸地看到这些国宝,是时代之幸!

小木作天宫图文来源:大同华严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