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彦子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03

 “九九”是中国计算冬季一种传统的方法,以九天为一个单元,共有九个单元,总计八十一天。以每年的冬至日为“一九”的第一天,最后一九就是“九九。因为每年的冬至日基本上都是在12月22日,所以“九九”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冬至日北半球黑夜最长,白天最短,从理论上来说,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这一天地面透支的热量也最多。此后虽然白天逐渐变长,黑夜变短,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面温度仍然不断下降,直到太阳的辐射热量与地面所散发的热量达到平衡,并且逐渐变为地面所吸收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冬至之后的“九九八十一天”里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此后逐渐转暖。正如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诗句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起吗?”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意思是说过了“九九”之后,再过九天(这个九天是一个虚指,确切地说应该是九天左右)就可以种地了,日子是在三月中下旬,大概是在3月12日~20日这段时间。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到来了,万物复苏,中国北方的农民开始春耕了。春耕之前,不少的地方都有“试梨”的习俗,拿着牛轭走建牛栏,把牛轭往牛颈上一放,表示耕牛拉着牛轭耕田梨地之状,预示着开春了,新的一年开始播种五谷了,应该做好备耕,抢上季节耕耘播种,千万不要错赴耕种的时机。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所以每到春耕时,农民都要抢农时,把地耕出来,把种子播种下去,这一年的收成就有了初步的保障,因而每到这时,就会出现“耕牛遍地走”春耕大忙的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