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再次谈谈睡眠,我们已经知道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节日一年只有一次,但睡眠确是每天不可少的,上一篇文章《善待自己,从睡眠开始》主要是关于怎样改善睡眠的,接下来我们再从其他角度来进一步了解睡眠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进入了睡眠状态呢,符合以下几点条件,我们就可以说是进入了睡眠状态 1.受到刺激很容易完全恢复的一种生理状态,譬如,声音、强烈光线照射、推醒入睡者等,会使入睡者在短时间内醒来,尤其是成年人或老年人 2.意识相对丧失,没有自主肌肉活动,也就是说,入睡者不可能进行任何的肢体活动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睡眠呢?这是许多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睡眠不好可出现以下症状 1.情绪变化是最早出现的,如烦躁、欣快、犹豫交替出现,对外界环境兴趣减低,有时还出现坐卧不宁的现象,严重缺乏睡眠可能会危及生命,造成猝死 2.痛觉增强,睡眠被剥夺的人,手脚常常有刺痛样感觉。 3.大脑思维混乱,回答问题词不达意,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对最近发生的事容易遗忘 4.敏捷性、注意力明显下降,有的会出现视力模糊和视幻觉。 5.严重的睡眠障碍可造成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人们对睡眠的一些传统认识是不科学的,要树立正确的睡眠观念,走出睡眠误区 1.睡得越多越好 专家认为,睡眠的时间长短跟健康的睡眠关系并不大,每个人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个体差异很大,质量比时间更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相关调查显示,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达8小时以上的人的寿命会明显缩短 2.睡不着的时候数羊 这只对有些人有效,对有的人来讲,他很关注计数,越数越精神数集中注意力,导致大脑持 续处于兴奋状态,其结果是更难入睡,那就麻烦了,有的人在数的过程中可能会忘记自己数到哪了,又从头开始,结果越数越有精神 3.睡不着吃点安眠药 安眠药(即镇静催眠药)不能长期服用,以免成瘾,在洗澡、开车、高空作业等情况下不能吃安眠药,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谨慎服用 4.喝酒催眠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在睡前喝点酒,认为这样能很快人睡,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睡眠中,酒中的有害物质在体内积存,毒害身体,还伤害视网膜,会使身体适应能力下降 5.打鼾对健康无害 专家指出,偶尔打鼾且鼾声均匀,对人体的确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如果在7小时睡眠中,因打鼾引起的呼吸暂停超过30次,每次暂停时间超过10秒,就属于典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疾病,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20多种并发症 6.打盹无益 打盹并非无益,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中,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睡眠透支已成为一种都市流行病,打个盹,无疑是个好办法,国外一些大公司甚至在办公区内专门设有“打盹区”,以帮助员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体力,保持最佳精神状态,白天打盹的最佳时间是下午1至3点之间,但夜间入睡困难的人最好不在白天打盹 7.吃饱就能睡好觉 吃饱后神经和肌肉会处于放松的状态,由于大脑供血减少,人会感觉到倦意,但此时包括消化系统在内的自律神经系统仍处于清醒状态,因此吃饱后睡觉无法进入深度睡眠 8.要在柔软的被褥上睡觉 在硬床板上睡觉,自然会辗转反侧,不同部位轮番接触床板,这时,身体各部位的疲劳依次得到缓解,但在柔软的地方,身体均摊压力,即使换姿势,也不觉得疲劳有所缓解,因此,硬床板反而更好 9.睡不着起来运动一下,累了就能睡着 运动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体温升高,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虽然身体疲惫当大脑却高度活跃,会更难以入睡,所以建议夜晚入睡前2~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这样体温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较放松,就更容易进入梦乡 10.做梦说明没休息好 梦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都会做梦,每晚大约做4次梦,但如 果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就不必担心做梦会影响睡眠 参考书籍 1.杨建峰编写,自然养生百事通,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7. 2.白素素著,治愈心理学,现代出版社,2013.12. 3.李东衍著;千太阳译,幸福睡眠法,印刷工业出版社,2011.11. 4.王玉玲主编,健康全家福 家庭自诊·自疗·自救·自助一本全,青岛出版社,2009.05. 5.《青少年技能培养丛书》编委会编,最应了解的日常生活知识,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2011.04. 注: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