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勇无止境879 2018-04-03

导 语

《药征》为日本汉方医古方派代表人物吉益东洞盛名著作,征药五十三品,以药物为经,伤寒条文为纬,通过考征、互考说明药物主治和旁治,另有辨误、品考辨别方证、品种伪误,对时人及后世影响甚大。

吉益东洞本欲以此方式对《伤寒论》所涉药物逐一考征,但可惜伟业未竟,人遽云亡。后幸有弟子村井椿承其医道,十易寒暑,定正考核,续征十品,附录七十二品,著《药征续编》,补《药征》之未完。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药征续编》分为卷之上、卷之下、附录三部分。卷之上、卷之下考征仲景方常用药物,包括赤石脂、栝楼根、蜀漆、生姜、桃仁、巴豆、蜜、虫、虻虫、阿胶十品;附录则对78种非常用药物做了归纳和整理。是对吉益东洞《药征》一书的补充与完善。

吉益东洞曾对村井椿言,“吾自唱古疾医之道,数十年于今矣,游我门之士,不下数百人,虽然有传方之人,而无传道之人也,吾子其勉”,村井椿续《药征》之篇,不负师之所托矣!故此,书香君今于中医家《每周一缕书香》栏目郑重推荐之。

作者简介

村井椿,字大年,号琴山。生于享保十八年(1733年),卒于文化十二年(1815)。日本肥后(今熊本)人。先后师从古方派医家香川修庵、山胁东洋、吉益东洞,而得吉益氏之学最多,受其影响也越大。忠实继承吉益东洞的学术,著《药征续编》,补《药征》之未完。

孔子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医药之道,苟不精义,致用也难矣。其观象索本,知几通变,非天下至精,孰能与于此哉?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仲景氏出,方法悉备,其书虽存,而知意味者鲜矣。于是治疾之要,唯知随证,而不知观证之有法也。其论药能方验药功,混为一,终不辨本性也。如斯而得入神,孰不为良医耶?

村井大年,肥后人也,笃信吾先考东洞翁。治旧疴,起废疾,名声振四海。顷者集《药征》不载之药品,稽古征今,审其功能,作《药征续编》。大年之精斯道也。读此书而观其所论,则可知焉。

宽政丙辰仲冬平安吉益猷修夫序

附言十七则

──、仲景之方之有征也药亦有征东洞先师尝有《药征》之举,大行于海内,始开天下古今之人之眼目,非如后世诸家本草之书之墨墨也。呜呼!天下古今,何其诸家本草之书之墨墨也,是实耳听之而目不视之者之言也,墨墨亦宜乎哉!故其书之夥多也,虽汗牛充栋,亦何征之有?是其所以为墨墨也。

二、古者,本草之书之出也,阴阳服饵之言也。陶弘景羽之镞之,深入天下古今之医之肺腑,陶实为之矫矢矣。夫晋唐以降之为医也,盖以二家之言,别立医之方法者也。故其为方法也,不之服饵家,则之阴阳家,又何医治之有。仲景之方法,于是乎亡,又何征之为?呜呼!药之有征也,二千年来,始有先师之举。呜呼!天下古今,别有其人乎?

三、晋唐以降之方之存也,有若《肘后方》,有若《千金方》,有若《外台秘要》。其方垂数千,今欲取之,而征之于其法,无一可征之于其法之方。何其无一可征之于其法之方耶?

无药之可征之于其证之方也。无药之可征之于其证之方,则无方之可对之于其证之法也。方之不对于其证也,病何以治哉。苟施其方而谓之治者,非偶中则病自愈之时,与毒自静之时也。医人其着眼于此,则疾医之道,明明察察。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四、王叔和尝撰次仲景之书云∶未知其是否。盖所谓撰也者,撰择仲景之方法,于己之臆度者也。所谓次也者,相次自家之方法于仲景之书者也,是《伤寒杂病论》之所以搀入附会也,隋唐之医之所以不能辨别分析焉也。葛洪之作《肘后方》也,孙思邈之著《千金方》也,王焘之辑《外台秘要》也,皆不知取之于仲景氏,而取之于叔矣氏。《伤寒杂病论》之不显也,职是之由。天下之为医者知视仲景氏之方法于三子者之书,而未尝能知视仲景氏之真面目于《伤寒杂病论》,尚乎哉!

至赵宋之时,藏一本于御府,天下之为医者,未尝能知有仲景氏之方法矣,故未尝能知仲景氏之为何等者。当此时天下之为医者,知仲景氏之言之一二有存焉,而未尝能知仲景氏之方法之全然有存焉,又未尝能知仲景氏之医之为古之疾医之遗矣。又当此时天下之为医者,别立医道于己之臆度,是汗牛充栋之书之所以起也。呜呼!当仲景氏之书之不显之时,而别立医道云者,则不得不取之于己之臆度矣。至开宝治平之际,而仲景氏之书之再出也,摹印雕版,颁行天下。于是天下之为医者,虽知有仲景氏之方法,视仲景氏之书,亦犹己之臆度之医道矣。我今于林之校正,成之注解乎见之,于是仲景氏之方法之与赵宋氏之医道者,混淆焉,泾渭不分,淄渑不辨,遂至今之医流矣。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五、圣人既没,大道乖矣。七十子已死,大道裂矣。当春秋战国之际,圣人之大道,与天下国家,共分崩离析矣,岂得不命与数矣乎。呜呼!圣人之大道犹且然,况于小道医之为术乎。世之无圣人也久矣,我无所取于正矣。呜呼!我不能取正于圣人之道,则我其不可不取征于圣人之言。苟不取征于圣人之言,则言皆不得不取之于己之臆度。不取之于己之臆度。事亦然,于是乎圣人之道将坠于地矣。医之为道亦然,苟不取征于仲景氏之言,则言皆不得

事亦然,夫言也者法也事也者方也《素问》、《九灵》之说,医也理也本草之说,治也妄也。妄之与理,君子不根据,故彼书之说医也,其谓之存炎黄氏之遗于十之一二则可也,谓之炎黄氏之道则惑也。故如彼书,又无有方法之可言,则后世之有方法也,苟不取之于妄之与惑,则不得不取之于己之臆度矣。仲景氏没后,天下古今之为医者,滔滔皆是。所谓晋后之医者,伪统乎哉?故先师独取征于仲景氏之方法,以开二千年来眼目者也。呜呼!《药征》之为书,不亦伟乎。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六、先师者,非文儒之徒也。故其着书也,不为修辞,不为文章,其意唯在于辨古人之妄,释今人之惑而已,故言皆系于事实。先师尝谓参互而考之次之,以古今误其药功者,引古训而辨之,是以先师之为《药征》也。仲景之方,取征于仲景之法,仲景之法,取征于仲景之药,方法之与药,无一所违戾者。余故曰言皆系于事实,何其修辞文章之为。世医之诋斥先师也,以文章修辞者抑末。今余之于此编亦然,余也性实,拙于文辞,取笑于大方,亦所不辞也。

七、余之为医也,陋且拙也,岂足奉东洞先师之教,以修仲景氏之术乎?虽然,余也从事斯方三十有余年于兹矣。余之为医也陋且拙,亦岂无所不熟十之一二乎哉。余也自尝修仲景氏之术,不加减于方,不出入于药,唯随其证而治之耳。呜呼!余之为医也,陋且拙,亦岂无所不愈十之一二乎哉。如余但奉先师之教,以建方之极,取药之征者也。故今所征于此之药者,是皆所征于日用之病者也。夫今之为医者不然,不自惮之甚,妄意加减于方,出入于药,宁知方法之有规则乎哉?是余之所畏也。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八、东洞先师,常用所征本编之药,凡五十有三品,余亦于此品,而所以征之,得其征者也,无复异论矣。先师之言,至矣尽矣,吾岂有所容喙哉。今此编所载十品,附录七十有八品,十品者常用之物,而本编所不载也。是乃余之常用所征,而所得其功效者也,是所以私窃补先师之遗也。又未尝取之于己之臆度,而所以征之于日用之事实,试之于日用之证候者也。呜呼!如此数品,先师岂有所不征乎,盖未终之而没者也。噫,可惜乎哉!余之补之,有所大惮于先师者,世之君子,其谓之何哉。虽然,余也其不言之,孰又言之?余也死矣,此言已矣。呜呼,余之补之,唯不免狗尾续貂之诮是惧。

九、续编十品,先师日用所施之物也。本编不载其功之与征者,何也?是前所谓盖未终之而没者也。惟蜀漆之助牡蛎龙骨而治动之剧也,蜜之缓诸病之急而助诸药之毒也,是余之所常试,而古今医人所未尝言及者也。余之执斯方,三十年之尚矣,岂无一二之所得矣乎?明者其试诸。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十、虻之为虫,我邦未产此物。二十年前,余再游于先师之门,先师出一头示余。余又得一二于直海元周之所,余遂赠之先师,先师喜而藏之。然则先师未尝得试虻虫之功效矣。

尔后余多得之,于是余先试之内人之病,而有效焉,后又试之于他人之病,而有效焉,此时先师既没。噫,我邦试虻虫之功者,余于先师之门,为之先登,故今著之。

十一、粉之为物,赵宋以来,未尝得其的实之品,故医者误治甘草粉蜜汤证者,不为不少。余今订之诸书,而始得其真物,又始得治其证矣。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十二、白酒之治胸痹之病也,唐宋以后,诸书所不载也。余又订之,而得其造酿之法矣,胸痹之病。其自此有治乎哉。

十三、先师尝谓余曰∶吾自唱古疾医之道,数十年于今矣,游我门之士,不下数百人,虽然有传方之人,而无传道之人也,吾子其勉余自辞先师,二十年于兹矣。余尝知受业于东洞之塾者,亦不下数十人,余又见其人,无一人不口先师之医者,然未尝闻有得先师本旨者。若有其人,亦或有专长于下剂者;或有纯执家塾方者;或有二三执仲景之方,七八取唐宋之方者,或有取己之臆,负东洞之教者;或有学无其力,业无其术,称古今并执者;其次者,或有一端,称奉东洞之教,终行后世之方者;或有谓东洞之教,偏于古而不知今者;或有谓东洞之术,便于痼疾,而不宜于平病者。如此抑末,不足以挂以齿牙矣。夫以我藩推之海内皆是矣乎。以余之所见推之,余之所未见亦然矣乎,是余之所长大息也。要之是皆虽曰奉东洞之教,亦不能实读仲景之书者也,可胜叹哉。呜呼,仲景之方法者,执之知之,则不能不为之。不能不为之者,知之者也。不能为之者,不知之者也。先师没后,仲景氏之方法熄矣。是余之所以勤勉劳劬者也。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十四、仲景之书者,古之疾医之遗也,天下古今,知之者鲜矣。其不知之,故人人有异说,或有以《素》、《灵》解仲景之书者,或有以晋唐医学,说仲景之书者,近世或有以名与数,解仲景之书者,或有取己之臆,辨仲景之书者,要之是又不知仲景真面目者也。苟欲知仲景真面目,请在达于仲景方法,而后施之于今日日用事实而已矣。

十五、余尝为门徒讲《伤寒论》,听者百余人。余之讲《伤寒论》也,一一取征于仲景之规则,一一取征于仲景之方,一一取征于仲景之法,一一取征于六经史子,一一取征于两汉以上之书,一一取征于某书某篇某人某言以示其事实。余于是谓门徒曰∶仲景氏方法者,古之疾医之遗也。苟不经圣人制作之手,安能有此方法乎哉?故其道也正,其方也正,其法也正,其术也正。无所不正者,其不正者有之,此为后人搀入。今之为医者不然,不知执仲景氏之方法之正,不知学仲景氏之治术不正,此反正之徒也。今其取反正之方法治术,以奉此于君之与亲者,不忠之臣也,不孝之子也。噫!己不啻不忠不孝,而使人之臣子不忠不孝者,其谓之何哉,医者其思诸。

不负师托,《药征》再续新篇

十六、先师之作《药征》也,改稿凡七,余尝得宝历之本是也。二十年前斋游于京师,因请正于先师。先师谓余曰∶此本实属草稿,为门人所窃去者也,正本今在于纪州,虽然是亦余之所草也,吾子宜见大体,岂在于文本章句之间乎哉。携而西归,后又得安永之本修夫氏定正之本也。余又别有定本,以余之所闻于先师订之。天明五年乙巳之夏,京师有上木之役,余之定本,不敢出之。

十七、续编及附录、定正考索、十易裘葛,安永戊戌初夏,始脱其稿。虽不能得先师订正,亦因剞劂氏之请,遂谋上梓之事,刻成其后也悔矣。

天明七年丁未初冬十二日

村井椿大年识

“中医悦读会”会员招募

《礼记·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同携共进增广识闻。应中医家平台数万中医同道渐起之呼声,于深圳滨海湾畔沙河之堤,聚千册中医经典书籍,'中医悦读会'遂立。

'中医悦读会'肩负传承传播中医之使命,笃行“学习·分享·成就未来”之门径。

其一,为中医同道开一扇善读之门,千册中医古籍,自由借阅;

其二,为中医同道置一处交流之所,陋室常备香茗,畅所欲言;

其三,或迎或请,举办中医书籍作者见面会若干场,从书本到现实,近距离灵魂交流;

其四,深圳卧虎藏龙之地,探寻明师或适逢明师泰斗,必牵手而至,亲授'明师公开课',引读经典之学。

其五,深圳处岭南福地,依山傍海,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携同道与老药工登梧桐,攀罗浮,辨草药,近自然,格物而致知;

其六,程门易立,明师难寻,深知医路问道之苦,特准备若干宝贵跟诊名额赠与勤学之同道……

诸多事项,未能尽述,一言蔽之,为中医创造联结,尽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