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上个月读了21本书,推荐这几本

 牵著我的心 2018-04-03

上月初定了一个计划,说要每天读一本书。

现在可以宣布:计划失败了。(为什么我好像早就知道会这样?)

之前就有人说这样按数量读书,并不科学,也没有意义。我当然知道,读书并不是要按本来计算的。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考验一下自己的意志力。

结果显示,我果然是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啊。主要原因一是中间出门玩了几天;二是最后一两周沉迷《塞尔达》。

书可常读,沉迷游戏的体验不常有,所以,我原谅自己啦。关键是《塞尔达》真的很好玩啊,向大家安利之。

好了,言归正传,总结一下上个月的读书情况。虽然没完成目标,但大体还是读了不少。

之前提到的7本,这里就不重复说了,点击这里可以查看。(它们是《唐诗的读法》西川、《六神磊磊读唐诗》六神磊磊、《驼庵诗话》顾随、《生育制度》费孝通、《愿你慢慢长大》刘瑜等、《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人生五大问题》。)

👇

01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作者:孙隆基

推荐值:★★★★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初版于80年代,作者孙隆基是美国的一位华人学者。一度很流行。

读这本书,颇为分裂。一方面,书中很多观察,敏锐而切中要害,对很多心理的分析,简直句句戳心;另一方面,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并不严谨,书本结构也不清晰,甚至有很多重复、啰嗦的部分。

谈国民性,鲁迅很多年前就谈过了。但孙隆基确实谈出了一些新意,对于缺少反省的中国人来说,读一读,也有不少收获。

我读起来,很反省了一下自己。


02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推荐值:★★★★

波兰当代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小说。

一本和梦关系密切的书。由许多碎片组合而成,但并不连缀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阅读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其中有许多关于波兰历史的隐喻,但是因为文化隔阂,我不能一一辨认。

读它的感觉,有点像夜晚行走在森林,月亮高悬,静谧的蓝色光辉洒满林间。

书中贯穿始终的是一个圣女的故事,写得很有宗教感。另外,我比较喜欢《阿摩斯》《他和她》以及《她和他》。

《阿摩斯》是关于一个寻找不得的故事。银行职员克雷霞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让她倾心的声音,她试图找到他。他果然找到了一个男人,符合她梦里的条件,他们上了床,但是男人说他并认识她,也不相信她说的那一套。

《他和她》以及《她和他》是一组小说,写得是爱情与婚姻,真实、残酷。

03

《书店迷宫》

作者:罗智成

推荐值:★★★

去年去台湾,见到了张大春、蒋勋、阮义忠,还有罗智成。罗智成是诗人,之前并不了解,但听他讲诗,受益良多。

这回发现他的书,便寻来读了。

书很薄,是他“故事云”计划中的一本。所谓“故事云“计划,简单的说,就是用诗来讲故事。

《书店迷宫》的故事很简单。它关于一个书房,在这个书房里,你可以进入书本的世界,和书中的角色互动。

整本书,很像是一次游戏,轻盈、好玩,是作者在重温最初的阅读体验,是一首写给书本的情诗。

诗中谈到的书包括:《魂断威尼斯》《小王子》《孔乙己》《浮士德》《追忆似水年华》等等。

读此书,感觉最深的是语言。细腻、幽微,一次次将我们重新带回阅读现场。

04

《过于喧嚣的孤独》

作者:赫拉巴尔

推荐值:★★★★★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代表作。故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故事,整本书就是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汉嘉对生活的自白和回忆。

赫拉巴尔的文字密度极高,充满象征和隐喻。在读完第二遍之后,一种深刻的溃败感在我心底散开,这本书不只是一个孤独的打包工的故事,而是一段历史,一种“天道不仁慈”的绝望现实。

关于它,我写了书评,点击这里可以查看。

05

《伊索寓言》

作者:伊索

推荐值:★★★

关于伊索寓言,我大概知道“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还有“农夫与蛇”,其他则一概不知了。

这回读的是周作人的译本。发现其实了解一下就好,没必要再作为教育内容,很多故事的价值观都过于老旧。

06

《穷中谈吃》

作者:舒国治

推荐值:★★★

舒国治的文集,如题,谈吃,而且是“穷中谈吃”。不讲高级餐厅、山珍海味,只谈谈平凡的食物,如米饭、如泡菜,如饺子,如炒饭。

文字依然是舒国治式的文字,文白参半。喜欢与不喜欢的都有。

我喜欢舒国治对生活的态度,粗茶淡饭,不改其乐,这一点,难。但又不大喜欢舒先生的姿态,文字与生活上都有一点,显得隔。

书中舒先生谈到一点,年轻人不大谈吃,也不应谈,只管吃就好了,大吃特吃,因为年轻。这倒是真见解。

07

《见识》

作者:吴军

推荐值:★★★

这是一本人生经验之书。谈论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这个商业时代如何成功,二是人生如何幸福。

关于这本书具体讲了什么,我也写了书评,点击这里可以查看。

08

《奇迹集》

作者:黄灿然

推荐值:★★★★

黄灿然的诗集重版。

2013年读过一遍。很喜欢。此番再读这本增订版,仍然喜欢。

黄灿然写的是很多人不写的生活细微之处。他在日常生活的琐碎无聊中发现了一处又一处饱含诗意的情境,并把他们写进了诗里。

裁缝店、少妇、菲佣、高楼大厦、商人、伞、青年、老人、情侣和公园的椅子,所有日常生活所及之处,都成为了他诗中的内容,他的这些小诗像一张张照片,咔嚓咔嚓把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照面记录下来。

这本书提醒我们,不要让生活蒙上我们的眼睛。

09

《活下去的理由》

作者:马特·海格

推荐值:★★★★

马特·海格是一个作家,也曾经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在他24岁那一年,抑郁症差一点击垮了他。这本《活下去的理由》,正是海格的经历与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依然无法真正感受什么是抑郁症,就像你没有牙疼过,就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疼,但这并不妨碍你试图去理解。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完全抵达另一个人的内心,但是我们可以互相靠近。这就是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方式。

10

《猎物人》

作者:新周刊

推荐值:★★★

这是一本《新周刊》的杂志书。关于物质。

其中有一篇关于赫拉利的采访,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记者问赫拉利,对他而言,钱能买到的最好东西是什么?

他答:是时间,是间接地用金钱换取空闲时间。如果你再把它用来赚更多的钱,那你什么都没得到,这是一个死循环,也是消费主义最大的一个弊病。真正要买到时间,你应该在这些时间里做些钱买不来的事,比如意识当下、与当下连接、了解当下。钱只能不断地分散你对当下的注意力,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你都不能用钱买到。

当然,赫拉利不缺钱。一定量的钱,是生活稳定的基础。

但他的提醒也至关重要。与君共勉。

11

《豹变》

作者:木心

推荐值:★★★★

这是木心的书,据童明讲,是木心的短篇循环体小说十六篇,属于汇集而成的长篇作品。

把之前出版的过的作品重新排列再出,有人不喜,认为是出版社谋钱。我无所谓,虽然书中小说大都看过,但再看一遍,也很好。

倒也真看到一些联系,看到作者对时代的回应,从少时,到青年,到壮年,从故乡,至外地,至远洋。

又看到木心的——冷。

《静静下午茶》写的是一对老夫妇的心结,叙事者“我”是老夫妇的继承人,故事很淡,突然抽身,写:“我实际的身份是佣仆、伴侣,未来身份是继承人,初到之际,时时刻刻处于紧张之中,日子长了,一切显得容易对付,虽然他俩未立遗嘱。”

时时刻刻的紧张感。看似和谐的关系中,还潜藏着“有未立遗嘱”的现实。人情中,往里看,是冷。

《芳芳NO.4》也冷。冷在最后对人性的残酷洞悉。

还有《同车人的啜泣》,我原先读起来是个散文小品。这回一读,却是冷眼旁观。

木心写小说,散文化。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对话,写得真精彩。一步步讲不相干的话,等着,不相干成了相干。

12

《如何读懂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