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正的标准是什么?

 方远图书馆 2018-04-03

    “心正”这个词,原本的出处是讲圣人、圣王的。

      一、“心正”的出处。

      心正,一词的出处,大致是在: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按此段文字,格物、致知、诚意之后,才能“正心”。

      二、什么是格物。

      物,其实是外部世界,三千大千,无所不包。

     格物是有讲究的。那就是要有“中”的态度和身份。《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就是要在外部世界面前,毫不带着个人思想感情,个人偏私、个人爱恶情仇,去考察、研究它们,这相才能获得对它们最详尽和真实的真知,才能真正地理解它们。

     格物,才能知至。知至,才会对外部世界有真诚和虔诚的态度。这样才会“心正”。

     但是,圣人圣王也是人,可能也会打愰眼,有其心不正的时候。所以,《中庸》作者也认识到这一点。又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也就是说,在考察研究外部世界时,如果要动心思,那也要“中节”。节,节度,礼仪,法律,法治,等等。当然,这里似乎更应该理解为“规律”,即大道、道。

     中节,为“和”。

      三、天地人,不是“天”“地”和凡人,是“天地王”。“天地”和圣人、圣王。

      与天道、地道匹配的,是“王道”,当然,王道符合天地之大道而生仁生人,那也就是“人道”。但历史告诉人们,那似乎未必如此。为什么那么多王朝,像季节一样在不断变换,因为没有不是以“家天下”以一已之私经营其族群之利的。

     因此,圣人才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须如上文如何如何。

     承接上文,《中庸》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是“知”天下的最大的最根本的方法;和,是天下最能通达万物、生发万物的大道。

      将“中”“和”理解和运用到极致,这样,才算是与天地的性质和功能相匹配了,才能像天地一样生养万物。如此世界就生动而丰满,是万物的世界,不是一个族群的天下。

     四、“心正”是何意?判断标准是什么?

     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是为仁。这个在儒家的思想中是很突出的一个概念。

     心正,就是拥有天地一样一情怀,生它、养它、利它,虽变易而生生不息,生生不息而终无利已之私的心态。

      与天道、地道,是否匹配,是判断“其心是不是正”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