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描述江晓燕(丁壶居士),出生制壶世家 得一代紫砂大师徐汉棠指点 作品个人风格强烈,受市场高度认可 精选珍藏原矿朱泥,成色喜庆,养成娇艳 描金福,寓意好,非常讨喜,此壶值得收藏和玩味 此壶造型大方美观,寓意吉祥喜庆。 此款作品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作品被打造得典雅而大方,圆润饱满的壶身展现其丰满与华贵,倒把设计精准,执握有力,短小壶嘴如樱桃小口,整器更为的精巧。
泥料特性
简介: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朱泥原矿,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之佳,与清中期顶级朱泥无异;大器无法烧成,小品烧成后穀皱纹隐现,颇具古代朱泥风华。赵庄的朱泥原矿灰、白、带黄棕色,呈片状结构;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故较不易成砂,需採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 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豔,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複全手工的练製程序后,始能成陶!
作者简介江晓燕,助理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紫砂行业协会会员。字晓燕,号丁壶居士,1979年生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世家,从小受紫砂的耳濡目染,得到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一代紫砂俊才徐汉棠先生指点。其不仅仅擅长紫砂壶造型设计和创作。且十几年来刻苦钻研,潜心实践,形成了传统和现实相结合的风格,并在其作品中融入了新的创作理念,使其所创作的作品更富有哲理和内涵。她的作品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所设计的紫砂壶无论钮、盖、腹、把、嘴、足、气孔等,从设计到制作皆精致细腻,用料考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尤其擅长平足、桥钮、圈把的设计再造,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深得业界认同,在市场上拥有较高声誉。作品事事如意壶、子冶石瓢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4年11月,在第五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景舟石瓢》荣获优秀奖。 2004年6月,在中国苏州首届茶博会上《茄段壶》荣获一等奖。 2005年9月,入编《宜兴优秀工艺师名家》 2005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陶瓷展中《将军壶》获优秀奖。 2006年11月,在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京韵壶》荣获国家级工艺美术传统艺术金奖。 2006年6月,入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紫砂五色土》。 2008年9月,《牛盖莲子》北京紫砂艺术博览会一等奖。 2009年3月,作品,《京韵》获福建国际茶文化节特等奖。 2010年1月,作品《事事如意》《子冶石瓢》获得中国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紫砂之家评析:
1.天赋异禀,圆梦紫砂: 1979年生于江苏宜兴陶瓷世家。1996年跨入紫艺大门,在紫砂工艺二厂学艺。先后在陶瓷研究所、中央工艺美院深造。1998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研究所深造,专业从事创作设计,期间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的指导,而获益匪浅。
2.在传统中与时俱进 江晓燕在领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求变,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都有独特风貌,端遍地开庄、典雅而风华朴茂;将紫砂材质的凝重、深沉、素朴,发挥得淋漓尽致,既保持了传统,又注入新的源头活水,扩充了紫砂风格表现力,成为年轻一代紫砂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
3.爱我所爱,随物赋情 江老师创作时并不刻意迎合市场,而是痛快淋漓地释放天性,爱我所爱,随物赋情,以生活的积淀,真情的流露,反而赢得了市场的尊重。这和一些在当今经济大潮冲击下,为金钱丧失本真的从业者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