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图卷

 金秋藏馆 2018-04-03
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临清流而赋诗
     明·李在·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7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在,字以政,福建莆田人,曾居云南。宣德年间进画院,与戴进、谢环、等同为待诏,善山水人物,山水细润处宗郭熙,豪放处取法马远、夏圭。李在在此画中画陶渊明《归去来兮图》“临清流而赋诗”诗意,为画卷中的第九幅。在此画中,画家在技法上采用梁楷简笔画法,描写诗人席地而坐,古松为屏,溪水三面萦绕,缓缓流去,似闻水流之声。诗人凝视远方,深思冥想,面对残秋的肃杀,展卷命笔,以入情景交融境界。



云无心以出岫
 
  李在,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83厘米
  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四段,取《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诗意,描绘诗人归隐后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景。诗人独坐在山峰上,仰望归鸿和远山秀色,似有所思,一侍童携杖侍立其后。画面构图疏朗开阔,极好地烘托了诗人的胸襟,也更加创造性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境。



问征夫以前路
马轼,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60厘米,钤“练川马轼”印款
  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二段,取《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诗意,描绘陶渊明弃官归里,以驴代步,二稚童担书剑随行,歧途中问路,征夫为之指点。马轼能深刻领会原作意境,故能营造出一种深幽清雅的画面意境。


农人告余以春及

 
  马轼,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64厘米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
  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六段,取《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诗意,描绘的是诗人通过农人耕种,得知春天到来时的欣喜心情。画面以左右对称的朴实构图,将诗人观耕和农人劳作组合在一起,通过诗人与牵牛农人的呼应来传达“农人告余以春及”这一主题。



或棹孤舟
   夏芷,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79厘米
  夏芷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七段,取《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诗意,表现诗人乘舟而去的情景。诗人独坐舟中凝视着前方,小船慢慢地驶离岸边。岸边岩石后一仆正在收拾帐车,看来诗人是乘车而来,弃车登舟载书远游而去。景物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



何澄《归庄图》
 
元何澄纸本水墨纵41厘米横723.8厘米吉林省博物馆藏
  何澄(1223-?),燕(今河北省)人。元世祖时被召待诏内廷。山水人物画有南宋院体遗规,鞍马师法北宋李公麟。其作品曾得到赵孟頫、虞集、柯九思等人的称誉。《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本画无款印,又名《归去来兮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