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就是机会。 说话方式好,可以虏获人心,可以受人认同,可以安抚对方情绪,好处多多。 反之,如果话说得不好,或是语气用得不对,无论说什么都毫无帮助。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在推销自己的时候,别人最多也就只听你说一分钟。发问、商量、道歉、教导、指示、初次见面、责骂是最常见的说话情景。许多时候,这些谈话效果不好,是因为说太多了。如果这些情景在 1 分钟内完成,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说话而言,1分钟其实不算太短,而你也会明白,不浪费他人时间就是最好的礼物。
用1分钟发问:一个问题就能探出实力 自我介绍、前情提要之类必须尽量简洁
“发问本身就是一股力量”如何培养发问的能力呢?
① 听人说话的时候要做笔记,并写下问题。 ② 给问题排定优先顺序,缩小范围。如果想了五个问题,至少最优先的两个不会是蠢问题。 ③ 一个问题限制在10秒内。自我介绍、前情提要之类必须尽量简洁。 ④ 实际发问之前,告诉对方你要问几个问题。
用1分钟商量:切忌话题原地绕圈子 找人商量和接受商量的人,都要把谈话内容写在纸上
商量这档事的重点并不在于内容与结论,而在于交谈过程所带来的心灵联系,有效的商量能使彼此关系更亲密、圆融。其秘诀在于:
① 使用方桌的桌角,让两个人的座位呈90°。在桌上放一张纸,让纸张与两个人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1分钟内找出烦恼重点。 ② 把彼此的说话内容写在纸上,话题就不会原地打转,也容易建立架构。 ③ 最后在完成的图表上写上日期和双方姓名,当作礼物。
用1分钟道歉:不恰当的道歉反而让对方更恼火 道歉时,可用小礼物或小行为以示证明 我们常常听说有人去道歉却不被接受,或许原因之一就是说太多了。能否在短时间内结束对话是一个分歧点,它决定你与对方的关系到此结束,或是更加恶化、继续发展、从头开始等。因此道歉时要注意合适的表达及行为。
① “非常抱歉”之类的道歉句。 ● 不过仅限于面对面道歉的情况。若使用电子邮件,要先说明状况。 ② 说明起火点,只针对出错的分歧点说明因果。 ③ 道歉的证明。 ● 送上点心礼盒,提出道歉的物品或服务行为。 ● 在公司里可以主动打杂。之后制作“防止重蹈覆辙卡”,努力避免重蹈覆辙,展现自己的态度。 用1分钟教导:最忌讳空泛的长篇大论 一定要常说有意义的话
身为教导者,当然必须准备一份让学习者精进的法则,就好像运动员的“训练项目”。而且,这法则必须尽量具体才行。
① 让对方认清现状。 ● 确认对方缺少什么,不擅长什么。 ② 提出让对方精进的法则,也就是“训练项目”。 ● 准备“想清楚再跑”这种简短精辟的建议。 ③ 明确提出“终点”。 ● 提出成功案例,告诉对方成功之后有什么好处。 最后再交付一张“课题解决卡”,期望对方达成目标。
用1分钟指示:考验领导者的能力 无论领导或下属,提案做成报告会比较简洁
如果公司干部的指示不明确,下属就无法采取行动。指示的重点就是说明具体行动。
■ 在企划进行过程中,不断思考“接下来要指示什么”。 ■ 要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时候,做成报告提交会比较简洁。 ■ 制作步骤表交给下属。交接的时候尤其重要。在对方能发现的范围内偷偷写上工作默契也很有帮助。
指示:考验领导者的能力
用1分钟搞好关系:初次见面,发掘联系你我的“一条线” 很多人不喜欢聚餐。通常不知道该跟谁搭话,结果只跟原本认识的人交谈。如何突破初次见面的困境呢?最主要的重点就是在第 1 分钟内找出共同话题。
■ 从对方的名片、配件或服装来找出话题起点。 ■ “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视节目?”“您最近看了什么不错的电视节目?”跟电视相关的话题比较保险。 ■ 如果成功建立一定程度的关系,再加上后续联系的电子邮件,就更能加深彼此印象。
用1分钟责骂:时间越长越无效 骂小孩两个小时不会有效果
无论公事或私事,人总有必须责备别人的时候。被骂的人固然难过,骂人的人也不见得舒服,所以责骂才更需要运用 1 分钟来有效解决。
① 单纯针对事实,把不好的地方写在纸上,做一张“警告备忘录”。 ② 依据“警告备忘录”与对方交谈,引导对方说明原因、自我反省,并写在“警告备忘录”中,然后找出改善重点。 ③ 用红笔圈起“警告备忘录”中最重要的重点,用蓝笔圈起避免重蹈覆辙的对策,再写上日期与两人的姓名,交给对方保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