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州市文渠乡老街村的来历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4-03

     邓州市文渠乡老街            村的来历
               文    刘照伟
     邓州市文渠乡老街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西北部15公里处,地处文渠乡东北,被湍河、扒淤河环绕,三面环水,土地肥沃,人杰地灵,是邓州历史上文化名村。
       老街村的兴废与湍河水运息息相关,约在唐朝时叫曲河驿或曲河里,是直达京城的重要驿站,韩愈曾路过食宿于此,作诗一首《食曲河驿》
         食曲河驿
               韩愈
晨及曲河驿,凄然自伤情。
群乌巢庭树,乳燕飞檐楹。
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
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下负明义重,上孤朝命荣。
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老街村现在村中间的一条直往北的南北大道就是古驿道,老街村南头建有曲河桥,古时老街村是古驿站。到宋朝时老街村发展到顶峰,曲河驿发展成为邓州八大重镇之一,当时称曲河镇,方园一二十多里,包括文渠,裴营等都归曲河镇。为什么曲河镇在北宋发展到顶峰呢?
这与邓州的兴废有关。因为三国时,即公元197年,宛城大战,南阳被曹仁屠城,南阳成一片废墟。南北朝时,邓州开始取南阳的地位,唐宋时期,邓州取代南阳,发展成政治文化中心南阳及周围县统属邓州管辖,邓州的文物古迹,也是那时留下的。但到元朝末年,邓州王权起兵抗元,大伤元军,后被元军反扑,邓州被屠城,变成废墟,邓州地位又被南阳取代。
话说北宋时,重视水运,修建的一批由京城向四方辐射的运河,形成新的发达运河体系。京城三十万禁军全靠水运,湍河是重要的水运河。水运繁忙,桅杆林立,帆船织流,拉纤号子震天。而老街的反S河道转弯处,最合适的码头。因此曲河镇发展成邓州八大镇之一。湍河水运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由于兴修水库,地下水开釆,导到湍河平均2米深的河水消逝。加之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的发展,湍河船队渐渐消失。
   明朝洪武二年,因元末邓州被屠城,加上连年战争,中原地区百里无人烟,邓州人口极稀,传说邓州仅有一百多人。洪武二年,朱元璋派广西人孔显带50人(多为广西人),从京城南京剪子巷,移居坐镇开发邓州。其中一刘姓人(广西人)被安居布防到曲河镇。这就是老街村南头和北头刘姓的始祖。
        
    后来湍河发大水,洪水将曲河镇街寺庙及曲河桥冲毁,留下南岗遗迹,现在到老街南岗随便挖下,便能挖出很多古街砖瓦。
     街被冲毁后,街市仍在,人们摆地摊,即把麻袋或麻包铺在地上,上面摆货,称布袋街,但也很繁华。
     到清朝中期,街市慢慢西移,后来移到文渠街。七十年代,文渠街东头,紧挨着扒淤河(俗称小河)还是牛羊牲口交易市场。
由于街的西移,原来的曲河镇、曲河里的历史文化名镇如今便称为老街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