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安净居寺旅游攻略 青原山净居寺好玩吗

 光之殉道者 2018-04-03

青原山净居位于吉安市河东乡南境青原山上。青原山自古寺众多,尤以净居寺最负盛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寺庙之一。

青原山净居寺处于清源山间。青原山海拔320米,峰峦连绵10余公里,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潭、泉、溪、峡共30余处。有喷雪、虎咆、珍珠、百茅溪、小三叠、飞龙潭等泉,攀天岳、芙蓉、翠屏、鹧鸪、西华、华盖等奇峰,挺拔巍然,秀色可悦;还有试剑、石漱、青峡、坠字石、剑台、滴水崖、飞云石等名胜,飞瀑怪岩,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因此净居寺自古便人“天上云居”之说。

南宋诗人杨万里赞它是:“山川江西第一景”。

青原山净居寺

▲图:青原山净居寺

青原山净居寺现有一组富有江南庭院色彩的明代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大雄宝殿和毗卢阁。山口处有一座石雕牌坊作为界碑,立碑者为明代万历年间静居寺住持笑峰大师。

当时静居寺与儒家的“五贤祠馆”混在一起。笑峰认为儒佛不可共一祖庭。为将二者彻底分开,在静居寺前立“祖关”石牌为标志,五贤祠馆前则立“圣域”石牌。“祖关”题额二字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

青原山净居寺山门

▲图:青原山净居寺山门

青原山净居寺寺门横额“青原山”三字为宋末文天祥手书。大雄宝殿和毗卢阁,大雄宝殿四面为池,以拱桥相联。大雄宝殿两侧有八通石碑,分刻着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长诗《游青原次韵周元翁》。

为毗卢阁为明代嘉靖年间僧寂创始,至万历年间笑峰大师建成,前后三十多年,在当时“岿然为寺冠”。大雄宝殿两边厢房为念佛堂、药树堂和僧房;还有地藏殿、藏经楼等。后面山上有纪念行恩禅师的七祖塔。

青原山净居寺

▲图:青原山净居寺

据《青原山志》:清代寺院的规模是:“入寺门,九楹两廊二十四楹池,中为大雄殿,三桥拱之。后为毗庐阁,藏亲王赐经。又后为七祖归真塔,唐开元勅建,明王守仁手书“曹溪宗派”额之。

塔旁有荆树,即行思倒插黄荆。黄辉题曰:“法荫人天”,旁基为元宋长者荣甫祠,法荫堂在毗庐阁右,归云阁左,药地愚者建方丈在殿左。寺基左山脊为五笑亭,亭稍下一坡临龙潭为钓台寺,南数十式为凝翠亭,守道赵进美新之。

青原山净居寺

▲图:青原山净居寺:颜真卿手书的“祖关” 题额,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重立

翠亭上有晚对轩,知县于藻建,今废。临涧阁,唐刺史韩衢建。曼殊阁、雷泉亭、洗耳亭,唐刺史李彤建。印水矶茅亭,唐刺史张勉建。水阁,刺史韦悦建。徘徊亭、百花亭,刺史谢良弼建。寝堂,元僧定休建。善法堂、传心堂,元元监建。蒙堂,元师巩建。归云阁、詹卜轩,胡瑜书额,今皆废”。

青原山净居寺山门

▲图:青原山净居寺山门,“青原山”三字为文天祥手书

青原山净居寺作为禅宗七祖行思禅师道场,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自不必说。但更吸引人的还是他的文化底蕴和山寺风光。吉安最早的书院青原书院(后改名阳明书院),也设在青原山上。

历代文人学士多慕名而来,游山礼佛,讲学授徒,吟诗作赋,留下许多珍贵墨迹,仅《青原山志》就收集诗文500多篇。颜真卿、黄庭坚、李纲、王守仁和文天祥等人的手迹石刻更为山中之墨宝。

青原山净居寺祖关牌坊

▲图:青原山净居寺山门前待月桥及祖关牌坊,“祖关”二字为颜真卿手书

现山中有净居寺、七祖塔、飞来塔、祖关、待月桥、迎风桥、龙潭、虎跑泉、试剑石等名胜古迹供游览,处处留下古人兴吟咏的手笔诗章。

其中颜真卿篆书的“祖关”牌坊,文天祥手书的“青原山”静居寺山门,黄庭坚手书的《游青原次韵周元翁》八通石碑,宋朝抗金名相李纲的《游青原山记》11块石碑,被历代誉为“青原墨迹四宝”。另外还有明代著名理学家王守仁手书的“曹溪宗派”石碑,明末“四公子”之一方以智手书的“天在山中”,都是古迹墨宝。

据《青原山志略》记载,赞咏青原山的诗篇有近500首。除上述诗文外,唐代诗人杜甫,北宋苏东坡,南宋大臣周必大等也为青原山题诗作文。宋代江西派代表人物黄庭坚除《游青原次韵周元翁》外,还有诗作《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

据《青原山志》唐代寺前还有唐代著名学者段成式的“寺记”,“天宝六年碑”,“北宋纪事”中还载有有“蒋之奇碑”,翠屏山之阳有“五贤祠”。寺基左山脊有五笑亭,亭稍下一坡临龙潭为钓台寺,南数十式为凝翠亭,翠亭上有晚对轩;寺外还有临涧阁、曼殊阁、雷泉亭、洗耳亭、印水矶茅亭、水阁、徘徊亭、百花亭等亭阁;寺内还有善法堂、传心堂、蒙堂、归云阁、詹卜轩等等,“今皆废”。

南宋著名学者周必大在《遊记》中记他在孝宗隆兴元年(1162)游清源山的情形,其中写道:隆兴元年十月戊午朔丙寅,遊青原山净居寺七祖大师行思道场也。自永和镇渡江,行六七里,冈峦环拥。

逼山门方见瓦屋,其寺颇迫窄。塔在山之巅,蹑阶上下,塔左有三泉。号:卓锡、虎跑、雷震。颜鲁公题,及元丰六年黄鲁直二诗并刻泉侧。饭罢,南过钓台,面对大山,下临清溪,气象幽深,可以隐居。

溪浅而源远,其支流循寺而出。唐大中五年四月前刺史段成式〈寺记》〉云:景龙三年为蘭若,天宝十载为寺。所载亭台颇多,今皆不可考。可见上面提到的许多文物如段成式的“寺记”,黄庭坚的《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颜真卿题写的“卓锡、虎跑、雷震”三泉刻石仍存,只是庙宇规模很小。

青源山静居寺风光

▲图:青原山净居寺风光

青原山净居寺史料:据《青原山志略》和清代施闰章《毗庐阁记》:净居寺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原名“安隐寺”,为唐代高僧禅宗七祖行思禅师道场。行思,庐陵(今吉安)安福县人,自幼足具慧根,八岁出家,后在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山南华寺受六祖慧能真传,敬奉六祖十五载,四十一岁时回净居寺弘扬禅宗顿悟学说。他恪守六祖惠能大师的“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之说,不立文字,把禅宗从单纯的学问修行,引入道德修行,开创了禅宗青原派系,该系乃南宗两大法系之一。“公既去,命其徒兴树守之。今药地、宏智又同公受学天界者也,总贯会通爰集其成,而青原至是为极盛世”(清施闰章《毗庐阁记》)。后发展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家,成为佛教禅宗一代祖师,世尊七祖。

影响远及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玄宗天宝十年(751)辛卯,正式在行思禅师道场上建寺。武宗“会昌灭佛”时废。代宗大中五年(850)辛未重建。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丙午赐额“安隐寺”,徽宗崇宁四年(1105)改名“净居寺”至今。元末毁于兵燹。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丙辰僧师巩复修。洪武二十四年改为为丛林;嘉靖年间,姚江之门人在创会馆,讲学寺旁。万历年间僧寂为住持,认为儒、佛不可共一祖庭。於是,“邹南阜、郭青螺、刘孝则诸君子议别建五贤祠及会馆,而以寺还僧。恢扩栋宇,崇墉广殿”,并兴建“毗庐佛阁”,中途因会僧寂出世而耽搁下来。三十馀年后,笑峰大然师为住持,乃建成此阁“岿然为寺冠”。并将静居寺与儒家的“五贤祠馆”彻底分开,在静居寺前立颜真卿所书“祖关”石牌为标志,五贤祠馆前则立“圣域”石牌。笑峰是进士出身,“历官曹郎,被谗在狱七年,日端居学易,旁通楞岩、南华诸经,视生死患难如浮云。酉戍间为僧,受具戒於云居顓公,又從天界浪公,受禅定久之,尽得其学。其来青原也”(清施闰章《毗庐阁记》)。看来不仅精通佛学,也很有行政能力。清顺治康熙间,眉庵、笑峰、药地相继住持,寺院复兴。静居寺历代屡经兴废,先後曾遭六次毁灭性的破坏。最严重是在“文革”期间,红卫兵用炸药把七祖塔炸毁,毗庐阁内藏的万卷佛经全部散失,大雄宝殿被农民用做牛栏。近年得以修复。

1、青原山景区等级:AAAA级;

2、青原山净居门票价格:净居寺免费,青原山30元;

3、青原山净居寺开放时间:08:00-17:30(净居寺,春冬季9:00-15:30;夏秋季9:00-16:00);

4、青原山净居寺电话:0796-8120545;

5、青原山净居寺景区地址: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河东街道;

6、青原山净居寺怎么去?

A.乘车路线:

①可乘汽车、火车到达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或青原区,再乘坐208路公交车至青原山,到达净居寺和青原山庄。

吉安火车站位于青原区,在京九线上,具体发车时间可查询火车时刻表。从青原区乘坐208路公交车。

②可乘飞机至井冈山机场,井冈山机场离中心城市吉安市(吉州区)30公里,再乘坐208路公交车到达青原山,徒步行约200米到达净居寺。

B.自驾路线:

自驾车赣粤高速,在吉安(南)高速出口下,直线过赣江大桥,根据指示牌到达青原山目的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