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昕平|当代儿童文学批评的精英情结与儿童本位缺席

 昵称JDTWtBsL 2018-04-04
崔昕平个人专栏



童心平说


导语:儿童文学批评与阅读指导实践中,理论界为抗衡市场带给文学的负效应,频频使用纯文学、俗文学等词汇。“俗”,往往和“畅销书”、商业化关联;“纯”,往往和“经典”、神圣化关联。以精英意识介入儿童文学批评,屏蔽了大众文化的时代背景;“畅销书”与“经典”之间,亦不存在壁垒与等级;儿童个性化的阅读品味,更非单一的拜读经典模式即可培养。失之于简单化的言说方式,造成理论本身的种种不自洽。

当代儿童文学批评趋向描述


在儿童文学界,屡屡看到理论批评家们的忧虑,忧虑于“俗文学”的泛滥,忧虑于通俗文学阅读损害孩子的欣赏水平,忧虑于“纯文学”亟待坚守,等等。其间涉及到一系列名词:俗文学、纯文学、经典,和与出版业紧密联系而诞生的名词:畅销书。


这一系列概念,是不少关注儿童文学理论的人耳熟能详的。它们频频见诸当下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中,指向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与阅读接受;并且,每每是以势不两立之态呈现出来的。批评家们,阅读推广人们面对市场时代的儿童文学忧心忡忡,感叹现在的时代难以诞生像某作品一样的经典,呼吁要对文学胸怀神圣之感;呼吁作家不要沉迷于通俗的、类型化的“商业”写作,奉劝作家要写经典的东西;奉劝孩子们读经典的纯文学,不要沉溺于通俗文学、尤其是畅销书阅读之中。


呼吁学习经典文学


在这些论述中,“俗”,往往和粗浅、市场利益相关联;而“纯”,往往和神圣、经典相关联。这样的现象,令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们对儿童的挚爱与呵护,对“未来一代”人生塑造的理念坚守与实践努力。但这样的言说方式,仍呈现出一种精英情结作用下的文学观,和对阅读活动中“儿童”这个阅读互动主体的本位观的缺席,存在着理论本身的不能自洽。


精英情结作用下的文学观


神圣情结

在市场化大潮中,儿童文学理论界提到了文学的坚守,学者们提出了对文学要怀有“神圣”的情结,要仰视之,敬畏之。这不由先让人产生了疑虑。


文学的神圣情结缘何产生?追本溯源,文学是为了让人膜拜而产生的吗?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诞生,是源自创作者对文学的“神圣”的情结吗?显然不是。文学艺术的起源,有游戏说、镜子说、巫术说、情感说、劳动说等等观点,都谈到了其与人类的生活劳作、精力释放、情感宣泄等密切相关。无论我们认可文学艺术起源观中的何种观点,可以明确的是,文学创作的源头动力,显然不是源于一种神圣化的追求。文学之所以上升为艺术,是因为它是人类一种自由的、个性化、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文学上升为艺术


回顾创作史上许多经典之作的诞生:有如埃·德·阿米琪斯著历经八年呕心沥血那样的缜密构思下诞生的《爱的教育》,也有如林格伦完全出于因女儿肺炎生病住院陪伴床边时,应女儿要求讲一个关于“皮皮”的故事而展开创作的《长袜子皮皮》;还有如卡罗尔闲暇时兴之所致给友人罗宾逊的女儿们讲的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这些经典的诞生,无论快慢,都不是出于对文学顶礼膜拜之后“慎写经典”而成的,而是源自个体一种自然本真的创作状态——适宜的创作动机,飞扬的创作姿态,激发了潜在的生活素材,达到了情思与物象的完美结合,进而拥有了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史中的扛鼎之作。


文学创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决非可以刻意操控的活动。尤其在当今网络带来的人人皆可为文学的“全民写作”时代,期待一种对文学顶礼膜拜的神圣态度,似乎并不是提升儿童文学创作品质的良药。是否从深入儿童生活、调适儿童观、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多做切实的思考和引导,会更有效一些呢?


以儿童为本位思考儿童文学相关问题

高雅情结

接着,来审视文学的纯与俗这个老问题。当下,儿童文学作品批评再次有了“纯”与“俗”两个阵营,代表了两种品质高下差异的文学。


何谓“俗文学”?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解释:“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这个称谓,是典型的阶级社会的产物,“换一句话说,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1]1回顾中国文学发展史,汉代的乐府、唐五代的词、元明的曲、宋金的诸宫调,唐传奇、宋元话本而至明清小说,“俗文学”出身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在被视为经典的四大名著在当时也被视为俗文学


进入当代,这个带有阶级色彩的文学划分已不适应时代发展。早在1993年,胡平的《19911992年通俗文学创作概述》中也做出描述:“19911992年是纯文学节节退却、通俗文学顺利进展的两年,旷日持久的纯文学与通俗文学论争终于告一段落,现在人们不再计较两种文学的孰优孰劣、孰为正宗了……中国的通俗文学正逐步由传统俗文学向现代通俗文学转化。”[2]268赵勇教授在《透视大众文化》中描述了进入90年代后文化空间被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分为三:并且,“在后现代文化的语境中,当大众社会和消费主义成为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时,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线已经模糊”,“所有的文化都成了大众文化”。[3]21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已经模糊


当下,在大众文化、通俗文学的背景下,再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所谓的“纯”与“俗”的定性划分,是存在理论术语上的混乱的。

小众情结

上述“纯文学”词汇的使用,是基于市场经济、大众传播时代到来,为对抗商品化大潮、对抗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冲击,再次复苏的。使用状况是,一提到文学经典,就为纯文学;一提到畅销书,基本被划归俗文学。这就转而形成另一对名词的对立:“畅销”和“经典”。


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畅销书


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和热销形成的、学界称为的“表面繁荣”,引发学者们的许多担忧。当下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类型化模式写作的童年文学作品,儿童争相传阅的儿童文学作品,理论界多投以审慎的、漠视的、或否定的评价;并指出,大量此类的畅销书阅读不利于儿童的阅读品味的养成。这种担忧里,存在一个潜在的命题:畅销书不会成为经典,当下的热闹必然伴随时代发展而淘洗殆尽。


当下的热闹必然伴随时代发展而淘洗殆尽


这个命题颇使人生疑。畅销书和经典之间真的那么对立吗?首先我们无法否认,当下的儿童小说创作量是惊人的,创作水平是良莠不齐的。大量作品诞生,蜂拥上市,时隔不久,许多作品就会销声匿迹。但是,是否就可以因此界定畅销书不会成为经典呢?或者,只获得“小众”阅读和喜爱的作品才会成为经典呢?


现实的文学史展现给我们这样一些实例:有些经典,在作家所处的时代,曾遭冷遇,但在他之后的某个时代畅销了;也有些经典,在作家所处的时代大卖,但当时仅被视为“畅销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终显其独具的艺术价值,逐渐成为“经典”。


翻开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主编的丛书之一《畅销书风貌》,我们可以籍编写者们整理编写的资料,透视近百年来中国的畅销书。在以“选介的畅销书多考虑其销量及社会影响方面,并不以其价值高低作为取舍的标准”[4]3的编写思想下,我们得以一睹“当时”畅销书的风貌:20世纪初的畅销书有《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啼笑因缘》等社会言情小说;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新文学畅销书有《尝试集》《呐喊》《女神》《沉沦》《寄小读者》《子夜》《家》《骆驼祥子》《传奇》等。其中,被我们文学理论界“日后”奉为“经典”的身影比比皆是。回到儿童文学领域,以前面所提到的作品为例:1886年,德·阿米琪斯《爱的教育》一经发表即轰动意大利,仅在当年出版的头两个多月,就再版40余次;1945年,林格林的《长袜子皮皮》出版,引起持不同观点的正反两方的强烈争论,在只有830万人口的瑞典,这本书竟然售出了100多万册,后来陆续被译成50多种语言流传世界……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大多首先是畅销的、受到儿童喜欢的作品。


《畅销书风貌》书影


通过这样的回顾可以明确,“畅销”与“经典”之间,并无壁垒与等级,只是角度不同的两个词汇。二者之间,时有交叉。“畅销书”一词,是伴随近现代出版业发展而出现的新词汇。这个在我国仅有百年历史的新词汇,在我们的批评领域里变成一个贬义词,实为不妥。王泉根教授曾敏锐地指出:“优秀和畅销虽不能划等号,但是畅销与庸俗也不能划等号。托尔斯泰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是畅销书,影响了多少代人,这说明畅销必定有受读者欢迎的深层次原因。儿童文学自然也有畅销书,如安徒生童话。”[5]面对畅销书,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理性而客观的态度。况且,经典作品是具有历时性的,经典作品的阅读接受又是具有共时性的,它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的。不经过时间的检验,不经过历代审美主体的检验,我们又怎么能断言当下有无经典呢?这种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基于“当下”的经典界定,势必越来越走向边界的模糊和区分的艰难。


通俗文学经过时间检验方能成为经典

基于以上情结的剖析,我们可以归因于一点,即批评者的精英情结;我们还必须正视一点:生活方式变化了,文化也必然变化。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有它主导的东西(简姆逊语)。我们身处在一个大众文化时代,这个“大众”,不是阶级社会里的劳动人民、下层百姓,我们每个人都是“大众”,是对现代大众传媒的“受众”。用李春青教授的话来讲,不应该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传统文化看成共时性的二元结构。从历史眼光看,它实际上是“历时性”的接续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将精英文化化为“自有”,并逐渐成为文化的基本形态。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知识分子一方面被“大众化”,另一方面保留自己的独立思考,但又必须是以大众的身份进入研究,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的态度。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


从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对儿童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推荐,是必要的,但屏蔽掉“儿童”读者,圈定提升所谓“纯文学”,贬低所谓“俗文学”;指认当下的“经典”,简单否定“畅销书”,是概念的混用。吴其南教授在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的发言颇有意义:“将文学区分为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快感和美感,可能仍是从现代性、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出发的,是以精英文学为主要评价尺度的。”[6]


儿童本位缺席的阅读引导


面对评论界这种精英情结,我想说,“阳春白雪”本是好事;但若伴随而来“曲高和寡”,虽是一种境界,却未见得是好事了。尤其是对儿童文学这个拥有特殊接受对象的文学,既不能撇清大众文化背景,更不能不顾儿童个体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当我们以成人意志评价儿童文学作品并介入儿童阅读引导时,这种精英情结与儿童本位之间必然形成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


不应漠视的“个性化”与“娱乐性”


曾经见到这样的比喻,畅销书好比是糖块,经典则是营养丰富的蛋白片,并奉劝孩子阅读经典,远离畅销书。这里首先存在一个潜在命题,即:阅读接受行为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一个既定的阅读品味。

但是,阅读品味是可以既定的东西吗?显然不是。阅读,是人的一种个性化的接受行为。Ken Goodman在《谈阅读》(On Reading)中谈到:“读同一篇文章的两个读者永远不会建构出相同的意义”,“你从文章里读懂的意义取决于你带到文章里来的意义”。[7]3这里强调了阅读是阅读主体自身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是充满个体性的。具体到文学作品的阅读,则更是一种取舍好恶从心所欲的个体审美行为。试想,成人读者的好、恶、取、舍,是可以硬性规定的吗?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审美接受活动,成人面对小说阅读时,经常可以对某类自己不喜欢的作品、甚至对某些经典说“不”。那么,我们是否考虑过,儿童也有权利说“不”?


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儿童也有其好恶


畅销书如同糖块,言下之意吃多了有害;经典如同蛋白片,言下之意食之无味但营养丰富。问题便出现了:好作品、经典作品,它们的阅读感受应该是甘之如饴的,应该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从阅读感受的角度解释经典:“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8]1如此美妙的经典阅读,怎么在面对儿童时变成食之无味但营养丰富的蛋白片了呢?孩子们快乐的文学阅读活动,何以搞得如同吃药了呢?如果一本小说的阅读功效仅等同为吃蛋白片,那这本小说应该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科普读物或是教科书。


读书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


儿童阅读活动本身的个性化和娱乐化特性不容忽视。如果长期用这样的“蛋白片”引导孩子的阅读活动,我恐怕,在当今丰富多彩的全媒体时代,阅读更要惨败了。请记住美国马里兰大学Linda Baker 的发现:“那些认为阅读是娱乐活动的父母比那些强调阅读是一种发展技能的父母更有助于提高儿童对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与儿童发展中》,学者同时指出,那些为了兴趣而阅读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长远的发展。[9]108


不可忽略的“儿童本位”

由此让我们产生另一个疑问:是经典本身出了问题吗?堪称经典的作品就都是营养丰富而口感欠佳的吗?显然不是,这里浮现出的,是我们选什么样的书推荐给孩子去读的问题。如果这本经典远非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理解能力能够接受的,即使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儿童也无法产生共鸣。用这样的“蛋白片”代替“糖块”,对儿童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养成,显然是个致命的“打击”。


应该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经典来读


我曾亲临并参与建构儿童阅读的现场,并挑起一场成人意志与儿童意志之间的“战争”:上三年级的孩子成天捧着马小跳、米老鼠一本接一本地看,身为“业内人士”的我以成人的权威和苦心,要求他去读《苦儿流浪记》。孩子以孩子的小聪明3天后告诉我读完了,我以成人的大智慧提出几个关于内容的问题,孩子无以对答。在我抨击孩子说谎的时候,孩子委屈地哭诉:“没意思,我读不下去。”“非业内人士”的祖辈们不可理喻地看着我:“孩子有孩子的兴趣,干嘛逼他看这个呢?”


显然,不是经典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我们以成人意志屏蔽了儿童本位,以成人的高瞻远瞩的功利期待遮蔽了儿童主体的阶段性成长。当我们以成人主体的意志区分什么是通俗的、只能浅阅读的作品,和什么是艺术的、有深度、有意义的作品时,这个区分标准中,是否有儿童主体在场?是否明确自己在针对哪个年龄段的儿童?


父母不应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再深究一步,如果一部艺术的、深刻的文学作品不为儿童所喜爱、所接受,那么,我们将它从文学的大圈子里拽进儿童文学的小圈子里称之为“儿童文学”的评判标准又是来源于哪里呢?记得赵景深曾经不无感慨地与周作人探讨:“文学的童话现在变迁得愈加厉害,安徒生以后有王尔德,王尔德以后又有爱罗先珂,就文学的眼光看来,艺术是渐渐地进步,思想也渐渐进步了!但就儿童的眼光去看,总要觉得一个不如一个。”[10]24


这就是问题所在。不少学者提出,“童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基于成人意志的“发明”。成人通过他者形象的儿童的建构以确定自身。与其说儿童本来是这样,不如说成人希望儿童是这样。当我们在塑造“理想态”的“儿童”时,“儿童本位”已然悄然缺席。当年张天翼朴实的话语:“和孩子们交朋友”,“孩子们的反应是检验作品的标准”,如今竟显得有些遥远。如果仅以文学的维度展开儿童文学批评,以成人的审美阅读经验、评价标准、评判能力,挑选出经典的、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强势介入儿童阅读并实施干预,以培养儿童形成成人所期待的、理想状态中的阅读品味,这是何等风险性的“事业”啊!忽视儿童的审美接受心态,忽视儿童的个体兴趣差异,忽视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状态,以成人姿态全权代言儿童文学评论;不信任儿童的自然成长,不信任儿童伴随成长和阅读而逐步提高的阅读品鉴能力,甚至不肯给儿童试错、摸索、比对的机会,这样尽心尽力的“搀扶式”行为,对处于阅读成长期的儿童来讲,未见得是有效的。


“搀扶式”的成长


结语

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裹挟着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产生强大的冲击,主流与精英文化一步步走下神坛,向大众文化妥协、靠拢。而儿童文学场域中,精英的意识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儿童的弱势地位,儿童文学的话语权集中体现为精英和主流说了算。但是当下,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信息传递功能,市场经济强大的助推力度,都使儿童能够参与评判。毕竟,读者是儿童自己,儿童可以不买账。于是,部分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出现“小众化”接受情况,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不断撕扯着精英文学的评价尺度。在事实面前,我们往往看到了成人儿童文学界的精英情结的坚守,并艰难地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日益交好的时代,费力地划界:哪些是追求畅销的俗文学,哪些是坚守经典信念的纯文学。

我无意为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儿童小说创作辩护,更不是为所有畅销的儿童小说助阵,而是为我们失之于简单化并逐渐形成惯性的言说方式担忧。我想,儿童小说,不应再用“纯”或“俗”做划分比照;而“畅销书”受众之多或“经典”受众之少,更不应该成为一个衡量作品高下的标准;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也不会是只要选择了具有普世价值的“经典”作品就是最有效的。简单定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应保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我极度赞成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与品味,但精英本位的立场,忽视了儿童本位的基准,忽视了儿童个体真切的接受能力与接受兴趣,使得批评日益高高在上。在我们时刻疾呼“儿童本位”的时代,请在儿童文学阅读培养中,也蹲下身来,感受一下孩子的感受吧。同时,正像我们不应低估成人大众的审美水平一样,不是庸俗取悦小读者的作品就一定成功,而是有特色的作品、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才会拥有畅销的生命力。


在《2010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中这样描述儿童文学:“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关于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讨论依然持续。如何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到寓教于乐,开发儿童的想象力,仍是儿童文学面临的重要课题。”[11]“如何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始终是培养儿童、促其发展的基点。



[参 考 文 献] 

[1]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1

[2]  平.1991—1992年通俗文学创作概述[A].中国出版年鉴社.中国出版年鉴 1993[Z].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1994268

[3]   勇.透视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21

[4] 陈幼华.畅销书风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

[5] 王泉根.儿童文学:写给有童心的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访谈[J].语文建设.2010, 2):45

[6] 吴其南.大众传媒和儿童文学存在论上的危机[C].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发言稿,2010-10-16

[7] (美)Ken Goodman著;洪月女译.谈阅读[M].台北:心里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53

[8] (意)伊塔洛·卡维诺著;黄灿然,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2

[9] 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8

[10] 王泉根.中国安徒生研究一百年[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24

[11] 2010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 [N].人民日报,2011-04-21(11).


原载《昆明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